刍议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问题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_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水利工程建设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重大影响因素之一,其在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调节上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当中主要就水利工程主要内容以及相关作用进行分析和介绍,探讨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各方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确保水利工程自身建设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工程建设 水利项目 生态环境 科学发展
  随着当下人们在建设生态文明上的意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各个领域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水利工程的建设自然也不例外。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当中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的设施建设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给经济发展带来无限动力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益处。然而,与此同时,水利工程也将产生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带来相应的不良影响,其主要体现于生态环境被破坏上。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有效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发展。
  一、水利工程主要内容与作用
  所谓的水利工程指的是通过调配与控制自然界地表水与地下水来达到自然河流运行方式改造目的,以便除害兴利,方面人们生活生产而修建的一项基础工程,属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水资源合理利用率的有效提高上,以此来满足人类在防洪、供水、灌溉以及发电等各层面上的需求,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二、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地区生態环境影响的分析
  (一)有利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对水量配置进行有效调节,防止出现江河流域的断流现象,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水污染发生概率。另外,水利工程所具备的蓄滞洪水所用能够在汛期对洪峰进行消减,使得洪峰的破坏性影响得到一定限度的降低,同时,为枯水期增加水量,确保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水利工程当中开发的水电,是一种低成本、清结的新能源,其优势在于不对环境形成污染的同时,还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将兴建起大量水库,提升水体自净的能力,对水质与供水条件进行改善。因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各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为科学发展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生态环境良性的循环。
  (二)有害影响
  基于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理念等方面的各项限制影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关于生态环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水库会导致河流流域上游的淹没现象,使得大量居民被迫转移,甚至造成泥沙淤积,对周边地区水体以及生物多样性形成严重的危害,与此同时,工程的建设必须大动水草,也会对上游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等周边环境带来相应的影响与破坏。另外,水利工程是建筑行业当中的一种,具备高危险性的特征,其施工过程当中影响安全的因素也较多,极容易危及到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水体大量聚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周边地区地壳的结构,为地震的发生埋下隐患。工程建设实际过程中需要跨地域跨流域的施工现象比较普遍,由建设施工引发地下水位的提高也较为常见,极容易导致土壤沼泽化和土壤盐碱化。
  三、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探讨
  近些年来,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至于当前的生态环境形势并不乐观。因而,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工程项目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研究分析主要从下面五个方面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环境科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设计之前,需要勘察施工地点的周边环境,对水利工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合理的评估,在设计环节,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理念,进一步拟定相应的防治手段来减少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不良后果,制定科学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实现施工前的有效预防。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对经济和生态环境两者的评估结果,实现水利建设、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三者的共同协调发展。在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要对生态环境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完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二)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强化
  水土流失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土流失问题,尽可能的遏制水土的流失。对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已经处于比较脆弱的状况,更加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水土的保持,增加土地的生产力,减少水土流失,实现水资源的效益最大化。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更加广泛的节约用水政策,建设节水型水利工程建设。
  (三)江河流域的发展规划需制定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流域整治工作,使得江河流域发展取得很好的成效。然而,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大幅度增加,造成江河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水利工程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对原来的江河流域的分析及评估基础上,能够掌握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的影响规律,制定新的江河流域发展规划,实现江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交叉学科与技术相互结合支撑体系的建立
  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需将河流演化的过程、泥沙运移的规律、气候环境变化以及动植物的繁衍迁徙习性等各方面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充分顾全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各因素对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起有效的交叉学科与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支撑体系,合理制定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水利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与意识,通过生态环境相关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健全补偿体系,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水利管理的体制化,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完成江河流域的发展规划的制定,建立相应的支撑体系有效措施,进而使得水利工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得以加强,实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田丰.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2]李宏伟,尹明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东北水利水电,2010.
  [3]梁波.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
其他文献
期刊
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模型的声辐射系统音质评价方法.采用此模型可应用Moore提出的参数以测试其是否适用于间接辐射扬声器的音质评价.对3种压缩式驱动器进行了测试,并且记录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成为各个领域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在具有信息传播时速快、便捷、高效、开放共享等特点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胁,通过恶意
石油化工行业中许多在用设备从安全角度出发,按国家规定实行定期现场检测。由于在用设备内部件都已就位,受条件的影响,使用X射线机照相难度很大。使用γ源现场能在狭窄的空间
期刊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高度发展的时代,知识成为市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在新的时期,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应用,逐渐影响到整个经济市场的变化,为
目的了解上海市新泾镇2型糖尿病人群白内障的患病率、分型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对上海新泾镇88 864名常驻人口中的7 756名2型糖尿病居民随机整群抽样,抽取20个基本抽样单位,于2016年4至6月进行视力及眼部检查,按晶状体混浊分类系统Ⅱ(LOCSⅡ)评估晶状体混浊程度以及分型,以LOCS≥2作为白内障的诊断和分型标准。计算糖尿病人群的白内障患病率和白内障分型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
期刊
1Q-LAN是什么?以太网和更高速率的万兆以太网。作为QSC公司最“Q-LAN”是第三层网络音频传输技术,基于千兆新、最强大的“Q-SysTM音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音 What is 1Q-L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汽车中以分布式嵌入式实时系统为主要形态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在整车价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汽车电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