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会友,德艺双修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cnbb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肩功


  肩功练习主要是提高肩部韧带的柔韧性,增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肩部肌肉的力量,提高上肢运动的伸展、敏捷、转环等能力。主要练习方法有压肩、转肩、绕环等。
  1.压肩。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开步站立,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压肩动作。可以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体前屈振动压肩动作;也可以由他人协助做搬压肩部的练习。动作要点:挺胸、塌腰,两臂、两腿要伸直,振幅逐步加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增加外力时应由小到大。
  2.握棍转肩。两脚开立,两手相距一定距离,正握木棍于体前。以肩关节为轴,两臂由体前经头顶绕至背后,然后再由背后经头顶绕至体前。动作要点:转肩时,两臂始终伸直,两手握棍的距离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由宽到窄。
  3.臂绕环。臂绕环分为单臂绕环、双臂前后绕环、双臂交叉绕环、仆步抡拍等。以单臂绕环为例:身体呈左弓步姿势,左手按于左大腿上(也可两脚开立,左手叉腰),右臂上举。由上向后、向下、向前绕环一周为后绕环。右臂由上向前、向下、向后绕环一周为前绕环。练习时左右臂交替进行。动作要点:臂伸直、肩放松、贴身画立圆,逐渐加速。

二、腿功


  腿功练习主要是提升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练习方法有压腿、搬腿、劈腿和控腿等。
  1.压腿。压腿分为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仆步压腿等。以仆步压腿为例,进行仆步压腿练习时,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左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两脚全脚掌着地,两手分别抓握两脚外侧。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动作要点:挺胸、塌腰、沉髋,臀部尽量贴近地面。
  2.搬腿。(1) 正搬腿。右腿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右手托握左脚,左手抱膝,然后左腿向前上方举起,挺膝,脚尖勾紧,也可由同伴托住脚跟上搬。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动作要点:挺胸、立腰、收髋。上搬高度依训练水平逐渐提高。(2)侧搬腿。右腿屈膝提起,右手经小腿内侧托住脚跟,然后将右腿向右上方搬起,左臂上举两掌,也可由同伴托住脚跟向侧搬腿。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动作要点:两腿伸直,挺胸、立腰、开髋。(3)后搬腿。手扶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腿支撑,由同伴托起右腿从身后向上举,挺膝,脚尖绷直。当同伴向后上方振腿时,上体后屈,也可由同伴用肩扛大腿做后搬动作。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动作要点:挺胸、塌腰、展髋、腰后屈。
  3.劈腿。(1)竖叉。两手左右扶地或两臂侧平举,两腿前后分开成直线。左腿后侧着地,脚尖勾起;右腿内侧或前侧着地。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动作要点:挺胸、立腰、沉髋、挺膝。(2)横叉。两手在体前扶地或两臂侧平举,两腿左右分开成直线,两腿内侧着地。动作要点:挺胸、立腰、展髋、挺膝。
  4.控腿。(1)前控腿。右手扶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侧向肋木并步站立,左手叉腰或侧平举。左腿屈膝前提,脚尖绷直或勾紧,慢慢向前上伸出,停留片刻再还原。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动作要点:挺胸、直背、挺膝。(2)侧控腿。右手扶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左手叉腰,侧向并步站立。左腿屈膝侧提,脚尖绷直或勾紧,向外侧前上伸出,停留片刻再还原。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动作要点:挺胸、直背、开髋、挺膝。(3)后控腿。右手扶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左手叉腰,侧向并步站立。左腿屈膝前提,脚尖绷直,向后上方伸出,停留片刻再还原。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动作要点:挺胸、展髋、挺膝、腰后屈。控腿的高度可随练习水平逐步提高。
  5.踢腿。(1)正踢。右手扶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左手叉腰,并步侧向站立。右腿支撑,左脚勾起,挺膝上踢,然后下落还原。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动作要点:挺胸、立腰、收腹、沉髋。踢腿过腰后加速。(2)侧踢。双手扶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丁字步站立。动作同正踢,唯向侧踢。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动作要点同正踢。(3)后踢。双手扶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右腿支撑,左腿伸直,脚尖绷直,挺膝向后上踢起,也可大腿后踢过腰后,松膝,用脚掌触头部。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动作要点:挺胸、抬头、腰后屈。

三、腰功


  腰功练习主要是发展脊椎和腰部各肌肉群的柔韧性与弹性,增大腰部的活动范围。腰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俯腰、甩腰、涮腰和下腰4种。以俯腰为例,俯腰分为前俯腰和后俯腰。(1)前俯腰:并步站立,两手手指交叉,直臂上举,掌心朝上。上体前俯,两掌心尽量贴地,也可两手松开,分别抱住两腿跟腱处,胸部尽量贴近腿部,持续一定时间后再站立。动作要点:兩腿挺膝伸直,挺胸塌腰、收髋、前折体。(2)侧俯腰:并步站立,两手手指交叉,直臂上举,掌心朝上。上体左转向左侧下屈,两手掌心触地。持续一定时间后,再起身做另一侧。动作要点:两腿挺膝伸直,两脚不能移动,上体尽量下屈。

四、桩功


  桩功是武术基本功中一种独特的锻炼方式,它以静站的方式养练气息,增强力量,形成动作动力定型的锻炼方法。桩功的练习方法很多,主要有马步桩、虚步桩、浑元桩等。桩功练习可使下肢力量增加以稳固身体、周身内劲饱满、气血畅活,长期练习,可使身体达到壮内强外的目的。以马步桩为例:进行马步桩练习时,两脚平行开立,约为脚长的3倍,脚尖朝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臂微屈平举于胸前,掌心向下,目视前方,也可两手抱拳于腰间。动作要点:挺胸、直背、塌腰,做深呼吸。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静站时间逐渐增加。
  (编辑 遐飞)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大力弘扬师德,广泛树立师表,充分展示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现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重庆课堂内外杂志有限责任公司将联合举办“我身边的好老师大型征文活动”,通过讲述来发现和传播教师的先进事迹,同时激励广大教师学经验、赶先进,做教书育人的楷模。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重庆课堂内外杂志有限责任公司  承办
【摘 要】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已然成为了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辅助形式。以“角的度量”一课为例,教师应把握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时机、应用的方法与价值等问题,以期能探索出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并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中,真正使微课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服务。  【关键词】微课 有效应用 角的度量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
“学为中心”的课堂,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特征,促进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特级教师朱德江及其团队一直致力于“学导课堂·深度学习”的研究,本期特刊发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基于学生研究的学习方式与过程”的相关文章,以供大家讨论。  【摘 要】概念的深刻理解需要经历“有过程的学习”。“百分数意义”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和已有经验,用多种表征方
男人的身体和气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人类审美的重点,尽管如此往往也是取英武第一,都跟武侠片里的男主角似的。更极端点的人所欣赏的男性美都不太像人了,更像头石狮子:“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四方阔口,豹眼圆睁,鼻如悬胆,目似朗星。”  直到汉末三国时期,人们推崇的还是那些身高、髯长、声音大的阳刚美,但世风却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大变。魏晋肇始,人们欣赏的已经是那些“肤如凝脂,唇赛点朱,面似月下白玉,腰如风中杨柳
爱抚为何使人愉悦?  最新研究表明,人被抚摸时能感受到愉悦,是因为皮肤下的神经纤维——C纤维会对抚摸做出反应。研究还发现,抚摸的力度、温度和速度都会影响被抚摸者的感受。当抚摸接触的温度为体温、速度为每秒1~10厘米时,C纤维的反应最强烈,此时被抚摸者也感觉最舒服。研究人员指出,人和人之间的皮肤接触能够带给人愉悦感和安全感,因此人和人之间的皮肤接触能增进感情。父母对新生儿的抚摸更能刺激婴儿神经系统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宠物已脱离了动物属性。
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任期届满即将卸任,美国媒体盘点奥巴马作为 军队总司令所留下的众多遗产之一,就是美军史无前例地使用了大量私人承包商来支持其在境外的军事行动,从中可以看出,许 多地区局部争议的背后,其实活跃着“雇佣兵”的身影。  从古罗马军队中的野蛮人到后殖民主义时期被流放到非洲的欧洲囚 犯,雇佣兵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群“要钱不要命”的乌合之众。在很多人的理解中,雇佣兵给其他人带来的只有死亡和痛苦,
儿子刚刚上小学,参加期末考试之前每天都是一副高高兴兴的模样去上学。但是期末考试之后,儿子却变了一个样子。  那天去考试之前,儿子还挺高兴,说要好好考。考试结束了,儿子还是挺高兴,我还问,考得累不累,儿子说不累。看来考试过程对儿子没构成压力,儿子仍旧是个快乐的小男孩。  放假那天,儿子去他学校取试卷看分数。中午,我去接儿子回家,远远见儿子随放学的队伍走出校门。我忽然发现队伍中的儿子没有了往日那般活泼
1999年生,平日喜欢打篮球、听音乐、绘画,写字和文学。曾获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决赛一等奖,新概念作文二等奖,语文报杯国家一等奖,小猿之星优秀作品奖。他写了很多个点子,但写成篇的却很少。就像做了很多个梦,回头记得的却不多。他在南方沿海的一个小镇居住,那里落后却很伟大,在小镇上的他从不向命运屈服。  当一个人没有穿着华丽的衣裳,当她的脸蒙上了灰,当那个女人的视线没有落在你身上,那么你只能观察她的
作 者:应星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校的建立,不仅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巨变,而且直接牵动着政与学的关系在中国现代社会的重构。本书通过三个不同类型的个案考察,展示了从1895年到1926年的三十年间,新教育场域逐渐兴起的艰难历程。  书中所说的“新教育场域”,其实是“五四运动”时代老师辈和学生辈的两代人,从三个个案可见,当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