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礼仪先行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79085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的道德水准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及文化教养的重要标志。本文对技工院校礼仪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即技工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谦让、诚实的优良品质以及优雅得体的文明举止。
  关键词:技工院校 德育教育 礼仪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德育教育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以礼节、礼貌、风俗、习惯和惯例等方式固定下来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作为长期从事德育教育工作的技工院校教师,我们发现,学生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部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道德观、是非观模糊,不知礼、不懂礼、知礼不讲礼、学礼不行礼的不良现象比比皆是。
  一、技工院校学生礼仪现状调查
  1.制作、发放并回收问卷调查表
  准确把握我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发展现状,尤其是技工院校的礼仪教育现状,是建构当代技工院校礼仪教育的现实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技校生的礼仪现状,我们制作了技校生礼仪情况问卷调查表,向学院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制的学生发放了300份问卷调查表,并回收有效问卷298份。
  2.完成问卷调查表的数据统计
  此次问卷调查涉及20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重要的几方面统计数字如下。
  针对“捡校园垃圾”,调查中,只有9位同学表示会主动去捡,有89位同学表示偶尔会做,大部分同学明确表示不会做;针对“同学之间的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有27%的同学认为是违纪行为,有24%的同学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有49%的同学表示如果被人欺负,肯定还手;针对“考试作弊”,有13%的同学表示从未有过,有39%的同学表示偶尔有过,还有48%的同学表示经常考试作弊;针对“闯红灯、跨越隔离栏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有14%的同学表示从不违规,有42%的同学表示偶尔违规,还有44%的同学表示经常违规;针对“主动向老师问好”,有9%的同学表示会问好,有40%的同学表示有选择地问好,还有51%的同学表示基本不和老师打招呼;针对“乘车让座”,有28%的同学表示经常让座,有36%的同学表示偶尔让座,还有36%的同学表示从不让座;针对旅游中“刻写某某到此一游行为”,有12%的同学认为这种做法不文明,有40%的同学认为无所谓,还有48%的同学偶尔也有这种不良行为。
  3.总结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
  从298份有效问卷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技校学生对礼仪规范是基本了解的,做得也比较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明礼仪需要改进和加强。学生中主要存在的不良现象有:不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对校园中的垃圾视而不见;对打架斗殴等现象认识不足;考试中有作弊行为;违反交通规则;见到师长不主动问好;公交车上不主动让座;旅游时有不文明行为。
  二、技工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1.家庭教育是礼仪教育的发源地
  加强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首先要从家庭开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让孩子诚实善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要教育孩子有良心、有爱心、有责任感;要引导孩子走正路、扬正气、树新风;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早早播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种子,让孩子早早学会知礼、懂礼、学礼、讲礼。
  2.学校教育是礼仪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园地,技工院校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分清善恶是非,自觉遵守社会公约。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重视舆论宣传,表彰学生中的先进事迹,创造干净、和谐的校园环境,制定并完善校纪校规。
  3.社会教育是礼仪教育的深化地
  良好的社会礼仪教育对学生影响深远。政府在礼仪文化的传播普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要为礼仪文化提供正确的导向。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应刊发或播出有关礼仪教育的公益节目,使礼仪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单位和社区应组织职工或居民进行礼仪文化学习,并开展丰富多样的礼仪活动,将礼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4.个人学习是礼仪教育的践行地
  技校学生必须学会遵守规范、尊重他人、自尊自爱、践行礼仪、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能把礼仪学习停留在书本和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从一声问好、一次握手,到拒绝作弊、远离斗殴,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谱写出属于技校学生独特的个性之美。
  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直接体现。技工院校教师有理由也有义务把礼仪教育工作做好,让礼仪之花开满校园,开遍社会。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同时体现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也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但职业教育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如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校模板式教学的矛盾,学院培养出的人才和社会人才需求的矛盾等。  关键词:新时期人才培养市场需求和谐
职业教育,经历国家和地方的强势推进,以及通过其本身教学教育成果的展现,在不少地方越来越得到家长和学生的正确理解和基本认可。如果说,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别的存在而取得了较高的地位,那么,各学校内部的教学环节和个别科目尚未收到“令人满意”的成效。  基础文化课,作为技工学校的基础课程,常常遭到学生们的冷遇而成为职业学校教学的软肋。正如记者走访技工学校时,校长们津津乐道的总是该校学生技能比武中的佳绩、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长期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各方也越来越重视职校。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职业学校重视专业技术课,忽视文化基础课的现状。如何提高职校教学效果,特别是提高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基础的语文课教学效果,已成为亟须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教学效果 语文教法探索 应用  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课的教学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
摘 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当代高职大学生成为中国“迷惘的一代”,本文经分析发现,心理问题是影响学生积极学习、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确保学生成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现状 建议  课 题:本文系潍坊市软科学2014-2015年度研究计划项目《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如何借风筝文化提升潍坊城市品牌竞争力》子课题——“发展心理健康城市,提升潍坊城
一、职业中专英语教学中的“三角关系”概念  由于专业学习的层次性和专业的差异性,职业中专英语教育教学面对着特殊的教材和特殊的学生,和教师构成较为稳定的三角关系。教师对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和不同专业的教材,要施以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专业化处理,如文秘班的英语要有文秘的内容,工业班的英语要有工业的内容。教师要研究专业、研究大纲、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展开教育教学。  职业中
摘 要:项目教学是将一个完整的“项目”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学活动。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指导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职业能力。笔者结合当地餐饮特色需求,就中式烹调技艺课程中“宴席知识”部分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 中式烹调技艺 宴席制作  在中等职业学校烹饪教学中,如何根据职校生的特点,对接行业需求,实施“以综合职
目前,国家级创业城市的创建工作正在全国85个城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为推动创业工作,营造创业氛围,很多城市都举办了各类创业大赛。在实地考察兄弟城市关于创业大赛的经验和做法后,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镇江市创新了创业大赛的组织形式和比赛方式,开展了以“创新创业、网聚财富”为主题的电子商务创业技能大赛,激励全民创业,浓厚创业氛围。通过电子商务创业技能大赛,为有志创业者在提供虚拟创业平台的同时,给予参赛选手免费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获全省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近日,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被授予全省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自2008年江苏省首次开展退役士兵技能培训以来,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科学设置培训专业,积极扩大招生规模,严密组织施训,狠抓培训质量,积极推荐就业。五年来,学院先后设立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电子电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管理、数控加工技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其先导性和引领性,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课堂教学若能积极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构建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培养学生顺利实现择业和就业需要的职业素养为主线的内容来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会取得积极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就业 满足需要 职业素质  自“05方案”(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摘 要: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已经成为各个地区、学校检验职业教育水平的标准之一。竞赛像一面“旗帜”,引领职业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专业建设。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单片机课程教学为例,就技能竞赛如何促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能竞赛 单片机 专业教学 教学模式  课 题:本文系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A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