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的数字北京大厦

来源 :楼市·商务房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t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建筑,但很具有艺术装置特征。”——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和奥运会视觉特效总设计蔡国强
  
  朱锫个人简介:
  上世纪90年代初,取得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获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及蒋南翔奖学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多年后赴美就读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UC, Berkeley),获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学位及欧洲旅行奖学金。
  现任朱锫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朱培建筑事务所曾在美国《建筑实录》杂志评选的全球设计先锋奖(design vanguard,即对全球最前卫的建筑设计师作出的评价)10个获奖建筑事务所中,名列第一。
  
  吴桐个人简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德国多特蒙德应用技术学院国际交换学生,2003年至今任《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艺术指导,2005年开始任朱锫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师。
  从2001年至今参加过10余届国内外展览,如2005年巴西圣保罗双年展、2006年中国第二届建筑艺术双年展、2007年西班牙的1st卡那里双年展、今年在德国、英国、巴黎、纽约也都有参展。曾获美国“全球设计先锋”、中国建筑奖、香港设计师协会SHOW双年展优秀奖等奖项。
  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北辰西路东侧,“鸟巢”和“水立方”的西北方,四排深灰色建筑像刀切出来的长方块。楼梯上布满一条条的透光窗,远看就像楼身上布满了条形缝隙一样。外墙上的一条条“沟壑”像极了集成电路板或电脑芯片。这栋有着“电脑芯片”模样的建筑足以吸引人们的视线,这就是数字北京大厦。
  奥运会期间,它将提供通信、信息服务和信息安全保障。奥运会后,将作为市政府信息资源、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和信息服务的信息化中心及奥林匹克中心区与周边地区的通信枢纽。
  作为较早交付使用的奥运建筑,相比声名显赫的“水立方”、“鸟巢”,“数字北京大厦”似乎更游离于人们视线之外。与它们不同的是,这是一座智能化、高科技的电信通讯机房及办公大楼, 是政府数据与奥运技术支持中心,朱锫说这是一座给“机器住的房子”,有人则评价朱锫和吴桐是为北京奥运会设计“大脑”的建筑师。
  
  展现“信息时代”新概念
  
  “数字北京大厦”在视觉上的确像一块电子芯片。芯片是数字北京大厦的壳。但是在它的内里,朱锫和吴桐想表达的是:现代主义建筑是基于工业革命诞生的,在信息革命出现的时候,信息社会的力量已经影响到人的生活和居住,建筑也应该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设计“数字北京大厦”最初的想法是基于一个场景的构思。朱锫和吴桐借助于拓扑学的方法,将“数字北京大厦”的形式从这些新的美学图像中概括出来,它的形象就像一片集成电路板或微芯片放大了的一部分,从静静的水面中生长出来,水像瀑布般地从顶部宣泄下来,它们逐渐演变成一场流星雨——但是以何种形式进行表达?朱培和吴桐极力寻求或塑造一种物化形式,向人们展示一个放大了的数字微观世界,揭示信息时代源于古老和原始的物质世界。
  按照朱锫和吴桐最直接的总结,就是“如果说上个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使现代主义建筑孕育而生,那么,信息时代又会给建筑带来怎样的变革?‘数字北京大厦’给了我们一个探索信息时代建筑的机会,整个设计过程也是我们重新思考和理解信息建筑的过程。”。
  沿着此思路,“数字北京大厦”的形体切割为4个板块,东侧为办公区,采用玻璃幕墙和能够提供奥运信息的大型LED显示屏,能够自然采光。办公区面向奥林匹克中心区,“鸟巢”、“水立方”尽收眼底,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
  中间和西侧为数字机房,不需要自然采光,所以采用大面积实墙。4个信息块通过入口首层的网络桥塔进而被激活。公共空间内部中庭有承担着展示功能的“数字地毯”,从地下一层渐渐升起变为墙面,再不断延伸和卷起,构成了空中的“e”字卷,即奥运数字虚拟博物馆,水平流动的“数字地毯”,快捷有效的网络桥,悬浮在空中的波无干,各自之间的透明介质形成了层次多样的平面叠加关系。人们通过东侧自然水面上的浮桥,进入建筑内部中庭,通过动态的网络桥,穿过水帘般的数字流星雨,将进入一个属于公众的数字化空间,获得自然与科技的对话。
  “数字北京大厦”东侧玻璃幕墙上安装有LED显示屏,赛时,不但能即时提供奥运信息,在夜间更能进行景观照明。西侧绿地结合路面铺设成几何形状延伸至实墙面上形成“印刷电路”几何形冷阴极灯带,富有现代感。
  
  永远都在“建筑中”的建筑
  
  谈起信息时代,“印刷线路”、“芯片”、“数字流星雨”、“网络桥”、“数字地毯”等概念在当前的技术知识背景下极易被认同、理解。作为极力表现信息时代建筑的“数字北京大厦”,朱培和吴桐是如何使用这些概念使其成功?“将有选择的概念组织到一个连续的网络中,使之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系统。”朱培介绍道。
  这个系统的CPU是中间的虚拟数字博物馆,因是整个项目中唯一向市民开放的部分而成为建筑中重要的部分。为了突出这个建筑的市民性,并实现它能够从视觉、触觉上醒示数字时代,唤起大众对新技术的热情。朱培和他的团队把短向的南、北面作为具有安防要求的办公入口,而将建筑最长的东、西面敞开向城市,使一般市民能够通过动态的网络桥,穿过水帘般的数字流星雨,进入一个属于城市的数字化殿堂。人们在这里能直接购买到最前沿的数码产品,知晓数字技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参观世界顶级的信息技术展示和演示,体验虚拟的数字空间。人们在这里感知数字时代,享受数字时代,崇拜数字时代!这种情感的升华,推动了这座建筑的精神内涵
  对于信息时代的理解,朱培和吴桐认为,信息时代趋于简化的方法,以增加效率及揭开奇迹发生的过程,那正是现代美学上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一片片薄薄的电视机屏幕可以让人们看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只展现影响并不将其背后的诀窍表达出来。正如0与1最简单元素的重复,却可以构成如此复杂的计算机语言,整个世界正向着形式上简化物体的方向前进。
  朱培和他的设计团队,希望“数字北京大厦”就像奥林匹克公园客厅中巨大的电视机屏幕,向人们传达着奥运的信息,呈现出奥运的场景,同时也向人们揭示出信息时代的透视法则。“数字北京大厦”的建设也仅仅是这栋建筑最漫长历史中的一个时间点,因为它将不断地被创造和更新,它将永远都在“建设中”。 它是这个时代的见证和记录,是对人们开始迷惑数字时代技术的这一历史阶段的纪念。
  《楼市》:您现在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当代艺术。您的合作者之中不乏像蔡国强、谭盾、岳敏君、王明贤和吕彭、皮力等艺术家。您曾说建筑需要往前走,今天的建筑应融入当代艺术。作为建筑师,您是如何评价中国的当代艺术与建筑?
  朱锫:中国的当代艺术有它自己的特征,但毕竟较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最终都会纳入到世界当代艺术的循环里面去。
  建筑需要有观念,充满对当代批判的同时又提出对未来的理解,这才是今天的中国建筑需要做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倡导建筑要学习当代艺术,要从当代艺术中吸收灵感的原因。
  建筑师的灵感应来自其他领域,而非建筑学领域,重要的还是需要他们自己所认同的哲学的观念。要在对自然、人、建筑及今天所发生的事如何看待上,有自己的观点、判断,才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才能正确表述自己,否则都是在做别人做过的事。
  
  《楼市》:中标数字北京大厦,对您和您的设计团队而言,是一次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挑战。回想设计初期,您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朱培:离截稿的日子只有短短3个星期,我和我的团队还在努力研究设计方案,时间非常紧。我们广泛地找人聊天,做通讯技术的、艺术家、策展人、艺术评论人??比如搞微芯片的人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而建筑师生活在一个手工工业社会里。你以为你很酷地生活在一个艺术的世界里,但是他们认知的那个世界、脑袋里想的、做研究的那些事比我们要自由多了。
  最后到中关村把所有能买到的不同芯片买回来,贴了整整一面墙,钻进微芯片的世界研究。我想起过去在纽约的一个展览“微芯片图解”,策展人针对促进美学信息化说的那番话。我很欣赏芯片各自的形态,生活在这样的虚拟世界里,充满了幻想和无限的可能性。
  
  《楼市》:与您一同设计的合伙人吴桐的背景是艺术与平面设计领域,这种跨界的合作,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创新。您觉得这种跨界的合作带给建筑怎样的优势?
  朱培:与吴桐的合作,打破了建筑世界的规律。单独从个人讲,这是两个人的融合,但从建筑事务所看,是很多人实现跨界合作的平台,表现的也是一种融合。由此也可见,建筑本身就是交融的。
  
  《楼市》: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中的岳敏君美术馆、数字北京大厦等都是您非常成功的作品。事务所最近还有哪些新的动向?
  朱锫:北京古根汉姆博物馆、和之前接下来的在阿布扎比的艺术馆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给北京古根汉姆博物馆的设计是应古根汉姆基金会的邀请,中国建筑师之前从未有过,全世界也仅仅只有4个,第一个是从赖特开始。而阿布扎比艺术馆的设计更充满挑战,因为这是跟世界顶尖建筑人物站在一个舞台上。
  除此之外,我们也在给一些艺术家如蔡国强的房子做改造,为北京出版集团的新楼设计,在北京着手做一些艺术中心的项目,给宁波做了一个全新的城市设计。当然,也包括给我们事务自己在景山边上的一处四合院进行改造。
  所以整个事务所同时在做着很多极具挑战性的项目,不管是大到一个城市的设计,还是小到对一个四合院局部的改造,我们都希望今天所做的事,能成为几年之后大家讨论的重点。
其他文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2007年转瞬即逝。  自2007年3月开始的火热行情,让许多中介公司喜上眉梢,然而在2007年的最后一个月,却有一些声音纷至沓来:二手房火爆行情不再,成交量开始连续两个月下滑,二手房进入了调整期……年底国家宏观政策频出,将会对2008年二手房楼市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各中介公司又将如何应对明年的局面,一切还是未知数,本期焦点关注就带领各位看看引领杭州二手中介市场的掌舵者们
期刊
2008年4月4日~6日,首届北京旅居人士服务展览会(EXPAT SHOWBEIJING)在北京国贸展览大厅召开。展会致力于为在中国生活工作的外国人提供优质与便捷的服务,该活动2007年9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外国人士前往,北京同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也同样得到了众多外国人士的关注。  因此,“外国人评楼暨外国人最喜爱的北京社区评选活动”主办方楼市传媒联合《北京月讯》杂志社在展厅主入口处显要位
期刊
“现在已经很难在网上预定到北京高星级酒店,即使在网上预定成功,也要求预付全款,且取消订单一律不退还定金。很多酒店还有其他限制,如规定最短住宿时间,每天饮料消费不得低于250美元。”  奥运临近,奥运商机正在迅速升温,酒店业作为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重要配套产业,正在迎来疯狂的“实战阶段”。2005年到2006年,北京酒店业进入大步增长阶段,距离奥运会百天的时间里,北京顶级酒店版图上还将至少诞生出10余家
期刊
以崭新形象迎接奥运、服务奥运的号召正促使CBD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今年CBD规划实施即将完成80%,这等于宣告核心区建设接近尾声。规划面积3.99平方公里,以东三环为南北轴线,建国门外大街为东西轴线的CBD,其南北轴线正加速向西大望路东移。  预计今年五、六月份,北京CBD内部三条环线的其中之一即将开通。  奥运的步伐越来越近,在CBD区域内,银泰中心一航华大厦、财源中心一中环广场等路段施工正热
期刊
王府井,北京的百年名街悄悄地在改变。没有意外的话,乐天银泰百货、澳门中心两个项目即将在2008年内开门营业。长期以旅游人群为消费群体的王府井,正试图以新项目的亮相和对老项目原业态的调整来吸引本地消费人群。在此番转型过程中,加大时尚因素的引入拉开了王府井商业结构调整的序幕。  自构建王府井“第二商业集群”计划透露以来,关于王府井商业将集中放量的消息便不绝于耳。不出意外的话,乐天银泰百货商场将于今年6
期刊
几年前,人们还在为到底是往城外走还是留在城里居住争得面红耳赤,如今金融街、国贸的白领讨论最多的是,走出北京城,城外的房子不但实惠而且环境宜人。于是,购房置业大军浩浩荡荡地涌向北京城外。如此形成的“新都市主义风潮”不知不觉席卷北京城。  随着政策收紧别墅项目的供应,配合都市精英的崛起,城外别墅正在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坐落在永定河畔的别墅项目——孔雀城,依托成熟的小镇发展模式,以现代化
期刊
2月28日,顺义首都机场T3号航站楼通航,外形宛似一条巨龙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率先拉开了东方古都的奥运序幕,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国门”形象。  3月28日,新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并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客人——2008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4月20日,2008年国际汽车展览会移师新国展。  8月,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在顺义举办水上公园和赛马场比赛。  事件蕴藏的商机没有被任何一个开发商忽略,一座座
期刊
4月9日,东南欧规模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特克莫公司(Turk Mall)高调宣布,其在中国投资的首个项目——沈阳星摩尔购物广场破土动工。此举正式吹响了特克莫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  总建筑面积近32.6万平方米的沈阳星摩尔购物广场投资额约2亿美元,预计于2010年开业。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项目的背后隐藏着特克莫公司在中国更为庞大的扩张计划。  “未来5年内,特克莫与菲巴集团的合资公司拟在华投入
期刊
4月11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以下称: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首次筹备会在北京华贸中心如期举行。作为已经被建设部批准,并报民政部审批的非盈利性专业社会团体,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此次筹备会的召开备受商业地产各方精英的关注。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肖晓俭、北京国华置业董事长房超、合生创展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赵海、亿城集团总裁鄂俊宇、远洋地产副总经理陈雷等
期刊
两周前去上海参加上海交大商学院举办的卓越商业地产高峰论坛。其间我表述了一个观点,我认为如果将住宅的开发商比做是养一头猪,之后杀了卖掉,那么商业地产开发商就相当于要研究、生产一辆汽车,之后把它卖掉。卖猪肉和卖车都是挣钱,只是生产和销售过程的技术含量有天壤之别。内地以商品住宅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开放后,吸纳了港台的期房预售制度,但相应的法律制度却不够键全,银行借钱和收受购房者的预购款使得开发商成为敛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