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Des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性质
  从文化性质看,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法理型”文化。中国人的伦理文化是从“性善”的角度出发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即“人之初,性本善”。主张建立良好的伦理道德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西方人的法理文化是从“性恶”的角度出发的,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原罪说”,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罪。主张通过建立严密的法律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抑制个人动物性本能,通过建立各种制度和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
  (一)培养人的标准不同。中国文化以培养善良、本分的人为目的。注重用教化、修养,把人塑造成父慈、子孝、长惠、幼顺的传统中国人。西方文化以培养一个遵规守法的公民为基本目的。重视法律建设,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意识,它是在制度约束下形成的自律,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一个守法的人。
  (二)对自然的态度不同。中国文化是“成人之性”,重人文、人生、人道、人伦、人格、人情、人性。儒家一切意识形态皆以人为出发点,又以人为归宿点,l强调与自然为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西方文化是“成物之性”,以自然为恶,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主张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
  (三)对隐私权的态度不同。中国人的个人隐私观念比较淡薄。特别是在亲朋好友之间,大家喜欢不分你我,共同分享对方的私人生活。长者可以随意问及晚辈的私人生活,以显示关心。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权。在日常交谈中,大家一般不会涉及对方的私人问题,包括年龄、婚姻、收入、工作、住所、经历、宗教信仰等。
  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性格
  从文化性格看,中国文化属于“内在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外在型”文化。中国人的内在倾向是远古的农耕生活影响而形成的。农耕必须居住而作,世世代代通过长期的耕作,安土乐天,对自己的土地有深深的眷恋,对外界缺乏兴趣,视野不宽,思维封闭。所以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内向自求,提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方人的外在倾向是远古的边疆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西方国家大多数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那里山风海啸、动荡不安,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带开放环境下的人们,由于经常与外界交流和竞争,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思维视野不受地域限制,偏向于重视空间,他们认为,要想得到稳定的生活,必须消除外部不稳定的因素。盯住别人,就成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一)对外关系的态度不同。中国人爱好和平,不喜欢战争。军事战略是以防守为主,主张后发制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西方文化的进取性和扩张性很强,重视外部环境对自身安全的影响,通过扩张来保障国家的安全。主张先发制人,事事争取主动,强调把对手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求发展的方式不同。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崇尚稳定,善于忍耐。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强调稳定,祈求平安,在稳定中求发展,知足常乐,追求社会的均衡与和谐。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崇尚变化,不断进取,追求社会的变革与动态,在变动中求发展。
  (三)评价自身方式不同。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提倡谦虚谨慎。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不论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成绩,总是喜欢自谦,如果不这样可能会被指责为“不谦虚”“狂妄自大”。西方文化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必须自我肯定。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总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时候,他们会感谢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西方人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三、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
  从思维方式看,中国文化属于“整体型”思维文化,西方文化属于“个体型”思维文化。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是受远古的狩猎生活影响而形成的,因为狩猎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只能通过合作才能完成。西方人的个体倾向是受殖民生活影响而形成的。拓荒者为了挣脱社会桎梏,他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这种自立的精神延续至今,成为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信奉的精神之一。
  (一)思维的方向不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宏观到微观,考虑问题的方向总是由大到小、由上至下。例如,中国人计时顺序是年-月-日,写地址时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撰写履历一般是由过去到现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微观到宏观,考虑问题的方向总是由小到大、由下至上。例如,西方人计时顺序是日-月-年,写地址时从小到大的顺序写,撰写履历一般是由现在到过去。
  (二)思维的精度不同。中国文化喜欢模糊。在生活中,当无法具体确定或精确确定思维对象范围的大小时,语言就带有模糊色彩。例如:表示时间用早一点去、晚一些来等,表示数量用几十、上下、左右、大约等,表示年龄时用儿童、青年、老年等,表示颜色时用深黄、浅绿等,表示人的体型时用偏高、微胖等,菜谱中常用盐少许,味精微量等模糊词语。西方文化喜欢精确。在生活中,尽量使各种数据精确化。例如,在西方的菜谱中,各种调料都精确到具体重量单位,不仅有精确的数据量化,还有对应的量化器具,应有尽有。
  (三)思维的重点不同。中国文化属于技术型文化,中国古代有辉煌的技术,如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但这些技术都是经验技术。西方文化属于科学型文化,大多数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及影响世界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都是西方人发现或创立的,西方现代技术都是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四、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取向
  从文化取向看,中国是“家族本位型”文化,西方是“个人本位型”文化。中国人的家庭倾向是儒家孝道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讲究孝道的观念实际上就是强调家庭的观念,儒家把家的观念推广到国家,家就成了中国社会组织中的一环,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构成。西方人的个人倾向是受启蒙时代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的。对个人的关注和重视,深深浸润在他们的立国思想和对新的政体的设计中,而民主选举等制度从体制和机制上强化了个人主义的原则。   (一)对家庭的观念不同。中国文化倾向“家族本位”,以家庭、家族、宗族为基本取向单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稳定、持久的家庭、家族和宗族为纽带,因此,中国人姓名的写法是象征家族的姓在前,而表示个人的名在后。西方文化倾向“个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自我依赖”为主要特征,近亲者之间的血缘纽带是暂时性的,没有永久的家庭和宗族基础,因此,西方人姓名的写法是表示个人的名在前,象征家族的姓在后。
  (二)对待母亲的态度不同。中国社会是以母亲为核心的。女孩出嫁后,自己的家称为娘家而不称爹家,丈夫的家称为婆婆家而不称公公家。热爱母亲,是因为孩子一出生给予他乳汁的是母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凡是有哺育意义的,都可称为母亲,比如把饮水的河叫做母亲河、把自己曾经上过的学校称作母校。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核心,孩子结婚后独立为自己选择的生活负责,父母不再承担责任,孩子对父母也没有赡养义务。夫妻AA制,男女朋友也是AA制。因此,西方人对母亲的态度比较淡漠。
  (三)维系人际关系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重视血缘关系。把不是非血缘关系的要转化为血缘关系。如把县长称为“父母官”,把人民军队称为“子弟兵”,把上过的学校称为“母校”。西方人用契约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如结婚时神甫问男女双方是否愿意,无论生老病死、灾难贫穷,答曰“YES”,然后让双方互戴戒指,即是签订一种婚姻的契约。
  五、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认知
  从文化认知看,中国文化属于“直觉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理性型”文化。中国人的直觉思维是受儒家的“豁然贯通”、佛教的“顿悟”和道家的“悟道”影响而形成的。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感性的现象世界,不可分析,只能感觉,不可通过推理来把握,只能通过直觉来领悟。西方人的理性思维是受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辨哲学影响形成的。古希腊哲学家在观察自然界时,用理性思辨的力量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推理和解释。影响了近代西方哲学家用自然科学的成果、理性的力量和思辨思维来回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一)饮食的观念不同。中国人饮食观念比较注重“味”,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在品尝菜肴时,用“色、香、味”作评价菜肴的依据。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讲究营养,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不讲究菜肴的“色、香、味”。
  (二)对吃的看法不同。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的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中国人重视吃的表现随处可见。例如:谋生叫糊口,工作叫饭碗,入不敷出叫寅吃卯粮,只消费而不生产叫坐吃山空,不能胜任叫干什么吃的,多管闲事叫吃饱了撑的,拒绝别人叫不吃这一套,负不起责任叫吃不了兜着走,在挫折中增长见识叫吃一堑长一智。西方人见面聊天一般不涉及吃、收入等私人问题,否则,别人会敏感地认为你要刺探其隐私,容易发生文化冲突,造成误解。
  (三)劝告人的方式不同。中国人向人劝告的时候都非常直接,常用“应该”“不应该”“要”“不要”这些带有命令口气的词。比如,“天气很冷,要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你要多注意身体!”“你该刮胡子了!”“你该去上班了!”等。西方人在向亲朋好友提劝告的时候,措词非常婉转,比如,“今天天气很冷,我要是你的话,我会加件毛衣。”“你最好还是把胡子刮了吧!”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之间,也不会使用像我们那样的命令语气。否则,会被认为不够尊重自己独立的人格。
  (第一作者系自治区公共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李海波
其他文献
“母亲”永远是最动人的一个词。她有“女娲补天,抟土作人”的伟大,她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温暖,她有岳母刺字的无私,她有孟母三迁的睿智……当我们在温馨的家庭里感念母亲的恩情或履行母亲的职责时,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少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她们在每天辛勤工作之余,还要独立抚养儿女,赡养老人。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她们之中很多人不愿面对自己的过去,不愿把她们的困难说出口。这样的母亲,你是否关注过?  201
期刊
在彭阳县不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每每提及讲诚信、守诺言,大家都会述讲出一串串身边的感人故事,让你真切感受到“诚信彭阳”的味道。  诚信是快乐之源  中华民族向来推崇“诚外无物”,视诚信为千金不易的可贵品质。对诚信的执着与坚守,已深深地熔铸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之中。  2014年在彭阳县第四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表彰会上,40岁的古城镇杨坊村残疾人妥应平走上了领奖台。  2010年,妥应平30岁的弟弟因患癌
期刊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法治中国的新蓝图。依法治国,基层干部群众怎么看;建设法治中国,如何担当使命尽好职责;建设法治中国,干部群众还有哪些期盼和心愿?围绕这些话题,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基层干部群众。  “法治社会企业要讲诚信守规则”  依法治国,将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2008年,来自宁夏西吉县的小伙子伏国军创办了宁夏艾依斯数据统计调研有限公司,成为宁夏乃至西北
期刊
2014年又逢甲午年。展开历史画卷,120年前那场侵略反侵略的战争,带给后人的不仅只是惜败,更是警醒。汲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开拓发展未来,这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尤其是失败历史的正确态度。此时此刻,为避免甲午历史的悲剧重新上演,我们更应以史为鉴、启迪心智,做出最主动、最明智的选择,才能不走被动挨打的老路,走出自强不息的新路。  “国富”并不等于“军强”,只有坚持综合国力与军事实力对称统一,才能
期刊
日前,记者到永宁县闽宁镇生态移民区采风了解到,在中银绒业闽宁针织厂工作的纺织女工大多数是由干旱缺水、缺医少药、交通不便的南部山区搬迁出来的回族妇女。她们走出大山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饮用的是自来水,移民区里有学校、卫生院、药店、商店,购物也方便了。婆姨们经过劳动技能培训,学会使用具有国际先进生产水平的电脑横机,以及羊绒衫加工设备,为就业、增收、致富找到了门路,摆脱了依赖
期刊
今年以来,警察训练总队坚持以“贴近实战、注重实效”为原则,以提高能力素质为核心,以打造“教、学、战、练”一体化模式为目标,紧跟公安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发展变化,沉着应对教育训练面临的新挑战,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教官赴基层参加调研实践活动,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发展路子。  一、总体情况  新时期公安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反恐斗争、推进平安建设等重要任务。公安民警面临的日益复杂的警情舆情
期刊
李勇先生书法,直入二王法帖,俾得书圣王義之真传。从他用笔到结体可以看出集王圣教序书体的影子,又兼得魏碑之笔法,点画自然、秀美与清淡和空的境界。唐代诗人王维曾曰“审像于净心”,从空灵到静寂,要用心去感悟、去提升,李勇先生亦得此法,使其作品不断净化与升华。  李勇先生书法的独到之处,给人以阳刚之美,且注重章法与留白的艺术效果,使其作品质朴天然,具有深刻内涵。他的行草参与碑刻之形态,古朴苍劲、凝重典雅、
期刊
近年来,宁夏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逐步完善规划体系,优化城市功能,增强了沿黄城市带引领能力,发挥大县城集聚辐射功能,提升中心集镇纽带作用,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山川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13年底,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2.6%。  一、宁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思路  (一)完善规划体系。银川市坚持“全域银川、城乡统筹”的理念,完成城市发展战略策划等编制工作,严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应该认识到,新时期的人才工作必须敢于打破陈规旧习的束缚,树立“不拘一格”的用人导向,确保真才实学之士人尽其才,最大程度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纵观历史,无论是政权的更替,抑或是时代的变迁,人才始终都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曹孟德礼贤下士、不论门第,终成一
期刊
西夏区高度重视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工作,把整改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今年,在西夏区273个党组织中,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共有5个,其中农村2个,城市社区3个,主要表现是:党组织书记缺位、换届选举拉票贿票、班子不团结等7个方面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西夏区党委着重在“改”字上下工夫,在“实”字上见成效,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一支部一对策”的方略,落实“五项措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