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应对气候变化峰会”在悉尼举行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联合举办的“中澳应对气候变化峰会”于2008年11月20日在悉尼举行。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小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州长李斯、新南威尔士州第一产业部部长麦克唐纳以及来自中澳双方有关研究单位和企业代表共约100人参加了峰会。峰会为中澳两国代表之间在节能减排、清洁发展机制等领域的探讨和交流提供了平台,获得成功。
  2008年11月,中澳两国应对气候变化部长级磋商在澳大利亚举行。“中澳应对气候变化峰会”随即召开。在出席此次峰会的代表中,有来自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清华大学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及相关研究机构和包括中国华能、大唐集团在内的企业界中方代表约30人;来自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新南威尔士州环境和气候变化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以及普华永道公司、力能公司等环保企业的澳方代表约70人。
  


  峰会由新南威尔士州首席科学家欧凯恩教授主持。解振华副主任在李小林副会长、李斯州长致欢迎词后作主旨发言。解主任在发言中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政府在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绩,指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在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上一直保持着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李小林副会长在致词中简要介绍了对外友协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她强调,对外友协非常愿意开拓与澳各界在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希望中澳各界朋友能继续关注和支持由对外友协主办的“中澳友好关系促进行动”的其他活动。
  李斯州长表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新南威尔士州与广东省于1979年建立友好省州关系,双方交往频繁,友好关系不断发展。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新南威尔士州热切希望加强与中国在包括环境保护在内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李斯强调,中国是新南威尔士州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新南威尔士州政府重视发展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将一如既往地为澳中民间友好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唐纳部长在发言中表示,气候变化已经广泛影响到全球政治和经济各个角落,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积极开展行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他指出,中国与新南威尔士州已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此次峰会也是双方合作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峰会上,中澳双方代表就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减排温室气体技术合作、清洁能源技术研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等议题进行了发言。代表们利用茶歇和午餐时间就各自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交流和探讨。会后,中方代表参观了新南威尔士州光电学及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就能源再生等热点问题与学院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中澳应对气候变化峰会”取得预期效果,各方面反响热烈。参会的国内各部门和单位认为,此次峰会的成功举办,为中澳两国政府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李斯表示,此次峰会加深了澳方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政策和立场的理解,更让他看到了双方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的广阔前景。唐纳曾两次应对外友协邀请访华, 他高度赞扬此次峰会取得的巨大成功,并向对外友协多年来为促进中澳民间交往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
其他文献
“30年后再回首——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图片展” 于1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分别通过电视发表讲话,祝贺中美建交3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胡锦涛主席对图片展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并向长期以来为促进中美关系发展辛勤耕耘的两国各界人士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胡锦涛指出,3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双
期刊
4月2日,对外友协和中俄友协举行中文、俄文双语诗集《俄罗斯抒情诗60首》的首发式。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对外友协和中俄友协会长陈昊苏、外交部副部长李辉、中俄友协顾问朱育理、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建平、中俄友协副会长刘恕、王凤祥,以及外交部代表、中俄友协部分在京理事、学术界及部分高等院校和中学的师生代表、首都新闻单位代表约200人出席。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及使馆部分外交官、留学生代表也应邀出席。   为宣
期刊
由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共同主办的俄罗斯文化节暨纪念普希金诞辰210周年系列活动6月1日下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礼堂隆重拉开序幕。中俄友协常务副会长刘恕代表中俄友协参加了开幕式。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天津外国语学院的俄语专业学生在开幕式上表演了俄罗斯歌曲、诗歌朗诵、芭蕾舞和民族舞等精彩节目。  文化
期刊
能为这个激动人心的图片展揭幕是我莫大的荣幸。  2008年11月15日,我和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先生在亚特兰大共同为秦始皇兵马俑展剪彩。如果说那个展览展示了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和伟大的文明,这个展览记载了当代中美两国人民不断加深和日益重要的友谊。  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是同一天:10月1日。为此,邓小平和很多人常说重建中美之间的友谊对我来说是命中注定。在我担任总统之后,我意识到美国和中国在28年中
期刊
以中日友协副会长王效贤为团长、周恩来邓颖超秘书赵炜为顾问的“周恩来与日本”展代表团应日中友协、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邀请于2009年10月27日至30日访问日本。在东京期间,代表团出席了“周恩来与日本”展开幕式等相关活动。   10月28日下午,“周恩来与日本”展开幕式和研讨会在早稻田大学隆重举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早稻田大学总长白井克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理事长小仓和夫以及日本各界人士200余人出席
期刊
2009年1月21日,“30年后再回首 —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图片展”在美国加州约巴林达市理查德·尼克松图书馆开幕。中美人民友好协会会长徐匡迪,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小林,中国驻美使馆公使刘明远,驻洛杉矶总领事张云,尼克松图书馆执行总监约翰·泰勒,美国飞虎队老兵格伦·本尼达以及两国媒体代表等近百位中美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来宾们首先观看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刚刚卸任的美国总统乔治·
期刊
2008年12月初,陈昊苏会长率对外友协代表团访问了素有“千丘之国”的卢旺达、“鼓舞之国”的布隆迪和景色变幻万千的坦桑尼亚。代表团同三国的有关组织在友好而热烈的气氛中,探讨了工作,增进了友谊,展望了2009年的合作。此次东非之行处处洋溢着友好之情,可谓硕果累累。     重返卢旺达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地势高耸,丘陵起伏,既有风光绮丽的湖泊和青翠幽邃的峡谷,也有“风吹草  低见牛羊”的茫茫
期刊
今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今晚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晚宴。刚才,卡特前总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美国各界有识之士对发展中美关系的热情支持和热切期望。   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远道而来的卡特前总统和夫人及各位美国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对你们长期以来为促进中美两个伟大国家友好合作关系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也要向长期从事对美工作的中方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诚
期刊
由对外友协接待的苏格兰首席部长亚历克斯·萨蒙德于4月7日至12日访问北京和上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外交部副部长李辉,陈昊苏会长,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等会见了代表团;陈昊苏会长出席苏格兰首席部长访华招待会并讲话。    巩固中英良好关系,推进多领域合作       4月10日晚,外交部副部长李辉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宴请了萨蒙德首席部长一行,英国驻华大使欧威
期刊
应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邀请,中国印度友好协会会长、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率中印友协代表团于2008年12月2日至8日访问印度,对外友协副会长井顿泉,中印友协副会长、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程宏随同前往。    增进中印友谊    出访前夕,孟买发生了严重的恐怖袭击,代表团仍如期访印,得到了印方高度赞赏,所到之处均受到了热烈欢迎。印度文委主席卡兰·辛格博士和卡纳塔克邦议会上院主席维拉纳·马蒂卡提会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