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我眼 即我有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搞些收藏,国庆到一朋友处玩,他珍藏有加,收藏一精美彩绘人物册,但从不轻易示人,经不住我们的软磨硬缠,友人最后还是让我们大饱眼福。只见册页通篇绘就工笔仕女,人物神态优雅自然细腻,线条流暢,几可传神,实乃妙笔天成、难得一见之精品!细细读罢此册,心中感慨万千。如此瑰宝非我所藏,怎不令人心生遗憾?
  收藏很容易使人痴迷,正如俗话说,不痴不迷难以收藏。刚开始收藏的人,都有一种急切的心态,总想赶紧把东西买回来。并且想把天下所有的宝藏都归自己所有,可那是不可能的,为此常常就特别难受。藏家痴迷文玩显示出一种虔诚,这是收藏界的一种敬业精神。古往今来,多少收藏家为此呕心沥血,百计求索。有的神魂颠倒,自拔不能;也有的耗费巨资,甚至倾家荡产用于收藏。这尽管被圈外人笑为迂腐,但都显示了其对藏品的真诚痴爱,这是值得尊重的。但爱好文玩,戒之在得。马未都曾说过,天下宝物买不尽,过我眼者即我有。
  马未都20岁的时候,每天要骑自行车从西郊到东城上班,每天路过一个卖面茶的摊子。摊主是位老头儿,摊子上有一溜的青花大碗,非常漂亮。马先生认为那些碗非常值钱,就向老头讨买。老人说,那是传家宝,不会卖,但可以看。无论马先生如何祈求,老人始终不肯卖给他漂亮的青瓷传家宝。在此后漫长的收藏道路中,马先生将不可到手的宝贝嘲解为“过我眼,即我有”。这个东西我看过了,就拥有过了。
  收藏当中,很多东西不是你必须拥有的,因为你没有可能拥有,终身没有这个机会。世间很多珍贵的东西不一定成为手中的独有,并非归属某个名头。而且,最终,所有珍贵的东西都是属于历史的,并非具体某些个体。人生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是短暂的一瞬。所谓的拥有,不过是一段陪伴的日子而已。
  很欣赏马未都的“过我眼,即我有”的境界,这个东西我看过了,就拥有过了。拥有了什么呢?知识,还有赏心悦目,愉悦了身心、开阔了眼界、获取了知识,眼中的收藏,心中的收藏。
  爱好文玩,戒之在得。人们收藏的最终目的,其实并不是“物质”本身,更不是“物质”衍生的市值。《菜根谭》中语: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这话不无道理,想想吧,物必传世,钱享后人。我们当下能够真正收藏的,不过是“物质”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过我眼,即我有。不过是宁静中的一种状态,忘我时的一种心态,人徜徉在蓝天白云之下,静坐于无异响之处,物我相忘,心无杂念,定会生出世上美好之物即我有的禅意。这世间的好东西那么多,你凭什么“拿”呢?仅是一个“爱”么?在我眼里,很多人实践的是另外一个字——欲。据说,世界上每个人都有12000个人适合成为你的伴侣,何必去趟那个浑水呢?否则,欢喜过后,悲剧必然登场。
  眼中的拥有比手中的拥有更广阔,这也是最广袤隆重的收藏。心中的拥有比手中的拥有更持久。放下短暂的自私,过我眼,即我有,“假的丑的,如过眼烟云,真的美的,留在了我的心中”才是最完美、最彻底、最永久、最不可失去的拥有。
   (编辑子洛)
其他文献
在近期的文学创作中,乡村叙事的繁盛颇令观者侧目,一时间,“新乡土写作”渐成热潮之呼声不绝于耳。①尽管在此,评论者所言之“新”还可具体讨论,但这种捕捉与强调之中的“重新发现”无疑显得意义非凡。这也难怪,从“十七年时期”的“土改”与“农业合作化”,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乡下人进城”,作为总体性中国故事的核心情节,乡村叙事对于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资本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乡村的总体性宣告解体,
单位离家很近,去上班时却要过一个小坡。每天早晨我骑着车子艰难地逆坡而上时看到马路对面的人们正得意地骑着车子顺坡而下。心里难免会有一些醋意和抱怨,为什么如意生活总在别处?有一天下班,骑着车子顺坡而下,看到马路对面的人也正艰难地蹬着车子逆坡而行,心中便滋生几分得意,全然忘记了自己逆坡而上时的醋意和嫉妒。  想一想,人生何尝又不是一次次的顺坡与逆坡?上学、升职、高人相助都是骑着车子顺坡而下的过程,此时的
父亲是家中的“天”。有“天”在,则阖家清风朗月,四海靖宁。每每望着“天”的背影,我都会读出一腔感动和敬畏——不独他是父亲,也是因为那些定格在记忆中的姿势。  ——那是父爱的姿势。  父亲是一位老兵。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人连死都不怕,还能怕什么?他怕,他怕作为他儿子的我有个闪失。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下午,天黑得像锅底,闷雷阵阵,顷刻间硕大的雨点凌空砸下。放学了,我望着天地间无头无尾的雨不知所措。
民国时期,中国围棋大师吴清源到了日本。不久年轻的吴清源运用自己的“新布局”,震动了整个日本棋坛。日本围棋界至尊——本因坊当然不会不闻不问。所谓的本因坊乃是日本棋界的一种制度,与皇帝年号极其相似,以往均是一人过世或退休后,便会由当时另一棋力最高的人担任,可谓名高望重,真是无比的尊荣。当时的本因坊是秀哉,他看过吴清源的布局后,认为过于标新立异而不足取,既然两派因此见解不同,最好的办法就是二者对决,一较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奇特、最具唯一性的主题乐园,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修斯乐园,一直深受世界各地的儿童及其家长们的喜爱,平均每天有上千万人次的游客来到这座11英亩大的乐园。  走进这座乐园,呈现在你眼前的所有景象都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弯”——道路景点指示牌是弯的,向上的台阶是弯的,公园的栅栏是弯的,就连旋转木马的支撑柱和过山车也都是弯的。再看看乐园里的树木,也同样是各种奇形怪状的弯曲型——环状的
大学毕业后,凭着在学校的优异表现,我很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大型公司。我深知这份工作是我人生创业的开始,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因此,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4年后,我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当上了业务主管,事业有了一定的起色。  虽然工作有了起色,但我深深地记得这4年的时光中我经历的酸甜苦辣。前段时间,因为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我与经理发生了严重分岐,我们互不相让,最终争吵
那年初冬,我赋闲在家,整天无所事事,便隔三差五地爬上我居住的那座七层楼去散心。往往一待就是小半天,看云舒云卷,观日出日落。  不知是被人淘汰呢,还是遭人废弃?楼顶平台上横七竖八地杵着10来盆叫不上名字的花木,它们荒芜落寞,无人问津。  原先,我没怎么在意,总是视而不见;后来,随着登楼次数的增多,开始瞅那么几眼;最后,发自内心地关注起来。我知道那些花盆有几个是塑料的,有几个是粗瓷的,还有一个竟是用烂
美国《妇女家庭》杂志的编辑爱德华·包克,从小就沉浸在一种想法中:立志有一天他要创办一种杂志。  由于他树立了自己奋斗的明确目标,所以他时时留心和捕捉着每个机会。有一回,他看见一个人打开一包香烟时,从中抽出一张纸条,随即把它扔掉。包克拾起这张纸条,见那上面印着一个著名女演员的照片,下面有一行字,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幅。包克把照片翻过来,发现它的背面竟然是空白的。  包克立即感到这是个机会。他推断:如果
我们在七月初可以离校,最晚七月二十三日必须全部搬出宿舍,于是我们有二十多天时间安排离开的日子,并且频繁参与到别人的离别中去。普通人的离别总是仓促和草率的,人们一般不会把力气花在如何结束上,不管是结束一次聚会还是结束大学四年,或者结束这一生。人们总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相聚上,张罗一个饭局,组织一次聚会,邀请大人物,操办大事。无数的离别在事后回想起来总是让人觉得遗憾,意犹未尽,仓皇而粗鲁。  或许早早认
公司里新来了一批员工,其中有两个年轻人大毛和小敏,他俩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大学刚毕业,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公司决定先试用三个月,看看他们能否适应工作。  他们开始工作了,每天东奔西跑去联系客户。他们做的是同样的工作,但是两个人的精神面貌却大不相同。  大毛整天乐呵呵的,问他为什么这么开心,他说:这家公司好,员工待遇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进了这家公司,再过几个月我就会成为它的正式员工了……呵呵,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