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外一首)

来源 :厦门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2EE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我家住河北承德,但在南国却有一座城市让我牵肠挂肚.确切地说,是一本杂志让我对这座城市心生眷恋之情.这座城市就是福建的厦门,因为《厦门文学》,我喜欢上了厦门.rn我跟《厦门文学》结缘是在2014年春天.rn那时正是北方春暖花开的日子,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里说他是《厦门文学》的编辑,看了我投给编辑部的一组小小说,想选发两篇.然后,他就小小说里的几个方言土语与我沟通.
期刊
卖贱了rn这是结的哪门子亲?便宜于家那小子了!rn可不嘛.不过既然是交门亲,那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向家的老大,岁数可不小,借这讨一房媳妇,也不算太折本.rn哎,苦了绿嘉那娃,念到高中,半条腿跨进了大学门槛……rn——卖贱了,绝对贱了!rn连日来,绿嘉换亲的消息,如同呼啸的炮弹,疾驰过村庄,喷火、冒烟、轰炸、震荡,迸溅的弹片千千万万,戳中、刺入多少颗不宁的心.rn开始她老子向大元,没想这样,都是她姨妈给的主张.
期刊
一排百年老窑洞,檐圆上的青砖被时光风化得失去了原有的样态,青砖里面的蓝色秘密,也被时光层层剥开,最坚硬的部分就是一百多年院落里这些生死离别草木枯荣的人和事.青的色彩深入到一定的程度就是蓝.青砖里面的蓝是眼睛、是记性、是仓库.窑洞里的事从古至今没有消失,都在青砖里面的蓝中.
期刊
期刊
绘画是对秩序的模仿,秩序是艺术家创作的内在方法,其中包含社会、文化和艺术家本人等大量信息,可以看做是一种符号.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有各自的秩序,但是他们创作行为本身含有打破规则的反叛精神.而规则是其创作的具体办法,打破规则,摆脱既定编码模式,能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生机.
冰雪消融汇成的河水叮叮咚咚,从山上奔涌而来,开始呈现安澜静谧的一面,蜿蜒从容而又不可阻拦地流入小镇.在周围的山脉时不时还会铺上一层薄霜的时候,这里的柳枝已经缀满嫩黄的叶子.人们脱去臃肿的棉衣、手套,将捂了一冬的被褥搬出屋门,晾晒到太阳底下.有个头扎马尾发的小女孩正蹲在河边搓洗一些什么.具体来说应该是几双袜子和一条并不需要清洗的红领巾.小女孩洗得很投入,以至于半天都没有把低低埋着的头抬起来一下.洗衣粉泡沫从晃着人影的青石板上淌下来,浮到河面上,像天边的云一样悠悠地向远处飘去.
期刊
期刊
一rn四月的桂西北依然寒风凛冽.rn长风痛我,伴我百里驱驰回家.rn风吹来父亲即将人死灯灭的干枯面容.rn扑到床前,父亲蜷缩成一团瘦影,脚指头发黑的脚不停踢踏大哥给他盖上的被子.父亲脑壳疼、心口疼、骨骼疼,但已经感觉不到疼痛,踢踏是身体下意识的反应,无力喊叫.rn握紧父亲的手,那手像水分蒸发散尽的干柴火,皮包骨头,指节突出,尚有温热.按下兵荒马乱的心绪,轻声唤着父亲:“爸,你还认出我是哪个吗?”
期刊
我加盟《厦门文学》极偶然.那是2015年末,我在原单位退二线后,随女儿移居厦门.我自己的房子在海沧大道边,车辆很多很吵,低飞来往的飞机通宵达旦,还不时有轮船的汽笛声响起,非常不适应.女儿忽然说:“《厦门文学》在招特约编辑,你去试试.有事干你就不会想回去了!”刚好我有本中国作协的会员证及早年的编辑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顺利应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