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40例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_break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舟山医院收治的ACOS、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肺功能检测指标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后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异率。

结果

哮喘组、ACOS组和COPD组患者的年龄[(45.36±5.27)岁比(54.45±4.69)岁比(67.57±5.18)岁,F=9.334,P=0.004]、吸烟史患者比例(92.50%比75.00%比60.00%,χ2=11.550,P=0.003)以及家族哮喘史比例(7.50%比20.00%比30.00%,χ2=6.562,P=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哮喘组、ACOS组和COPD组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8.46±0.94)%比(6.13±0.78)%比(3.75±0.45)%,F=11.626,P=0.001]和血清IgE水平[(353.41±45.74)IU/mL比(252.65±30.45)IU/mL比(155.26±22.77)IU/mL,F=7.605,P=0.001]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OS组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54.26±6.86)%比(72.43±8.52)%,t=10.506,P=0.001]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50.35±6.22)%比(62.60±7.52)%,t=7.939,P=0.001]低于哮喘组,但与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26±6.86)%比(53.88±7.25)%,t=0.241,P=0.810和(50.35±6.22)%比(50.56±6.46)%,t=0.148,P=0.883];ACOS组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比例高于哮喘组(82.50%比57.50%,χ2=5.952,P=0.015),但与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50%比85.00%,χ2=0.092,P=0.762);ACOS组的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高于哮喘组[(46.71±5.31)%比(32.46±4.52)%,t=12.924,P=0.001],但与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71±5.31)%比(46.92±5.75)%,t=0.170,P=0.866];ACOS组的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气量之比(DLCO%)低于哮喘组[(64.37±4.66)%比(82.62±4.53)%,t=17.760,P=0.001],但高于COPD组[(64.37±4.66)%比(51.25±4.35)%,t=13.017,P=0.001];支气管舒张试验后,ACOS患者的FEV1变异率高于COPD组[(20.86±2.05)%比(6.52±0.55)%,t=42.730,P=0.001],但与哮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6±2.05)%比(21.13±2.14)%,t=0.576,P=0.566]。

结论

相对于哮喘,ACOS患者年龄偏大,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gE水平更低,肺通气功能较低,小气道功能障碍及残气量更显著,肺弥散功能较低,嗜酸性粒细胞气道炎性反应较轻;与COPD患者相比,ACOS患者则年龄偏小,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gE水平更高,肺弥散功能较好,嗜酸性粒细胞气道炎性反应较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及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机械通气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在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早期活动。比较两组急性胃肠损伤(AGI)发生率、AGI持续时间、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天数、2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PCR)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应用及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PCT水平分为A、B、C三组。血清PCT水平<0.10 μg/L为A组(n=17),给予化痰平喘和对症治疗,不进行抗菌药物治疗;血清PCT水平0.10~0.2
目的分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APS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39例,患者入院当天进行APACHE Ⅱ及CAPS评分,按照患者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97例)、死亡组(42例)
目的 探讨胸腺法新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
目的分析胱抑素C水平预测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科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21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分为重症肺炎组95例、非重症肺炎组118例,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意识改变、血尿素氮、呼吸频率、血压、年龄>65岁(CURB-65)评分,比较重症肺炎与非重症肺炎
目的了解护士的疲劳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特质应对方式在职业紧张与疲劳间是否发挥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年4月选取绍兴市立医院167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其疲劳状况采用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评价,职业紧张采用工作紧张测量问卷评价,特质应对方式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评价,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有效问卷164份,调查对象体力疲劳得分(22.9±9.3)分,活动减少
目的比较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慈溪市中医医院结核门诊收治的肺结核患者3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福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利福喷丁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痰液细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比较其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