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案例教学的“五步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821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用好教学案例,是高中地理必修三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本文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案例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案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学会发现地理规律,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地理思维品质。
  【关键词】必修三 案例教学 “五步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47-01
  新课程标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必修三)的“说明”中指出: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本部分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一、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中的案例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教材编写者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来组织教材,以“关注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路来整合教材内容,以案例的展开实现每个主题的教学,案例篇幅较长,以课文形式出现,原理、规律、方法等包含在案例中。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区域差异”以日本和英国为例,进行横向比较,重点是抓住比较的方法;“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以匹兹堡为例,进行纵向比较,重点是抓住同样地理环境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影响的不同;“区域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黄土高原、鲁尔区、南水北调为例,以分析成因为主,引出危害和防治(保护);“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为例,突出“综合”开发利用,突出因地制宜,突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强化协调发展观念,培养反思批判的思维能力。
  用好这些案例是达成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目标的前提。按照精选的地理案例来组织地理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从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来,使学生深入了解地理思想,学会发现地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精选的地理案例使地理教学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地理教学走向开放,很好地贯彻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二、高中地理必修三案例教学的“五步法”
  如何将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使用好?我校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课题研究,把基本流程设定为五个环节,即“五步法”:研读案例——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成果交流——总结归纳。以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来说明教学过程“五步法”基本框架。
  第一步:情景导入,研读案例。
  教师呈现鲁尔区的相关材料(包括补充的音像、文字资料),并指出:“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以钢铁、煤炭、机械、化工为主的工业得以发展。但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资源型地区如何摆脱面临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鲁尔区提供了一个范例”。要求学生仔细研读案例,并且列出鲁尔区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第二步: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问题如下:1.根据鲁尔区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想一想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2.主导产业是什么?产业结构有何特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参与其中,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归纳出“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化工(钢铁、机械、化工)为主”的特点。
  第三步:合作学习,整体提高。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可能带来的弊端和影响有哪些?有何办法摆脱困境?
  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讨论中认识到“煤”“铁”两业一旦不稳可能带来的影响,“以重化工为主”可能带来的环境恶化,然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此间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讨论。
  第四步:成果交流,取长补短。
  采取自由发言和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简要评价、补充。
  第五步:疑难梳理,总结归纳。
  归纳本节内容,结合疑点和难点精讲梳理。指出鲁尔区出现的问题在绝大多数传统工业区或多或少存在着,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借鉴鲁尔区的成功经验。
  三、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的作用是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备课时目的要明确。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重点不是“区域”,而是思维方法。通过案例学习,利用之前所学的地理知识,学会分析某一区域——不只是案例所说的区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影响及解决途径。
  其次,设置问题针对性要强,带入性要强,要注重学科逻辑和认知逻辑。例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设置问题的思路是:列举开发条件——分析工业部门——归纳结构特点——找到弊端(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再如“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设置问题的思路是:找出环境条件及资源——如何开发利用——怎样治理和保护。
  第三,学生在分析案例,討论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教师此时的角色定位类似于“导演”,要让学生依照“剧本”去发挥,去表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相信学生通过争论、辨识比从教师那里直接得到答案要好得多。教师以鼓励的形式对学生的各种结论加以点评,找出教材结论和同学结论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地理思维品质。
  第四,“进得去,跳得出”。案例材料只为分析问题,案例分析的着眼点不在案例本身,而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迁移、扩展运用到其他区域,避免陷入教案例的境地。案例教学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进去,体验案例角色。
其他文献
Android平板电脑从未放弃过对手机领域的跨界追求,带通话功能的平板电脑在市场上几经沉浮后逐渐趋于成熟,虽然鉴于规定不可能将这类平板定义为手机,但通信模块的加入的确让其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感染的病原菌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行TKA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60例,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共检出47
曾经陈光标卖洁净空气还惹人发笑,而现在面对连日的雾霾天,也许你只能默默地戴上口罩。对于饱受雾霾困扰地区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来说,能从多方面检测房间的舒适度,而且这个小硬件
介绍樱桃西红柿的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栽培季节、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为樱桃西红柿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在3D电视的风头过去之后,4K电视的概念再次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作为家电中必不可少的组成之一,电视通常来说都是消费者多年不换的电器,虽然4K电视现在看来并不算成熟,但是消费者依然为未来做准备,将4K电视作为首选的目标。那么在选购4K电视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呢?  在意假4K 不如在意真画质  过去的2014年,假4K成为4K电视的一个热点话题。所谓的假4K,是指采用WRGB屏和RGBW屏的4K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