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长兴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来源 :海洋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ix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是解决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关键.本研究引入边际报酬递减理论和短板理论,从广义的社会发展需求和狭义的资源环境底线约束两方面来构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并以大连长兴岛近岸海域为研究区开展实证研究.基于边际报酬递减理论,以资源环境开发的社会边际报酬为零作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阈值,开展广义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基于短板理论,以海域空间资源、海洋生态环境和无居民海岛资源环境三项要素作为基础指标,开展狭义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评价结果,开展综合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大连长兴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处于超载状态.短期来看,长兴岛近岸海域填海已超过最佳规模,因此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此外,人类开发利用活动已导致长兴岛近岸海域出现自然岸线严重丧失、海域过度开发和渔业资源难以持续等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设计不同的分子内酸醚比值(A/E值)、分子量和聚合物分子量组成方式制备了系列聚羧酸减水剂。采用GPC方法监测了样品的分子量、聚醚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增长历程。采用净浆流动度测试方法表征了不同搅拌时间条件下聚合物的分散性能。用TOC方法测试了聚合物掺量与吸附量的关系,并监测了180min内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提高聚合物中酸醚比值或者分子量能小幅加快聚合物的分散速度,但会劣化分散性能。适当提高前期聚合物分子量能有效加快其相对吸附速度和分散速度,满足快分散或低温施工需求;降低前期聚合物
基于2016年1月3日至18日的珠江口盐度分层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伶仃洋与磨刀门盐淡水混合特征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伶仃洋及磨刀门水域口门处盐度分层最明显,小潮阶段分层特征最显著;(2)磨刀门分层较伶仃洋更为显著,主要原因在于上游流量的差异;(3)大潮转小潮过程中,伶仃洋上游盐度虽向口门下落,但下落速度较慢,分层逐渐明显,而磨刀门水道中盐淡水却混合充分,这是由于盐度在河道中剧烈震荡并快速退出河口所致;(4)在伶仃洋及磨刀门口门附近,重力环流与潮汐剪切产生的抑制混合作用大于潮流紊动促进混合的作用,因此分层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必然选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基
基于L-半胱氨酸(L-Cys)和三磷酸腺苷(ATP)功能化的纳米银(AgNPs)建立了一种检测环境水样中Hg2+的比色方法。L-Cys和ATP共同修饰的AgNPs(ATP-L-Cys-AgNPs),在水溶液中分散性良好,经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显示在386 nm处有强吸收峰。在pH 9.5条件下,Hg2+可与ATP-L-Cys-AgNPs发生配位反应,导致功能化AgNPs聚集,溶液由亮黄色转变为紫色,在554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同时伴随着386 nm处吸收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