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工程项目开发设计、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以及運营维护阶段的成本控制三个方面探讨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策略,为工程项目利益最大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全周期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
一、引言
施工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就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以及费用开支等,通过指导、监督、调节与控制等方式,将要发生、已经发生的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达到将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中的一种有效方式,最终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其最终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工程项目开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注重工程项目开发阶段的设计工作能够使得工程项目设计者系统而全面的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将与工程项目成本相关的项目进行集成化处理。尤其是在多阶段秉性控制的过程中,涉及到开发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以及报废处理等多个环节,各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项目寿命周期的开发设计费用、施工成本、运营维护成本以及报废开销等。基于施工、业主以及管理的实际需要,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最终达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最小、效益最大的目的。
以建筑主体工程建设为例,主体工作通常分两个标段,一般在工程主体建设设计、招标过程中都是采用两个标段予以考虑的。但是,应施工方的要求,其认为该工程是“家门口”的工程,若愿意让其独自承担,单价能够进一步下浮。但是,这种承包方式比较特殊,具体的分包模式细节还需进一步探讨。因此,公司项目管理成员在听取了相关意见之后,组织讨论研究,同时实地考察了该公司在其他项目的施工业绩。认为该公司具备独立承担施工任务的能力,最终通过慎重考虑,采用了两标段合二为一的施工分包方式,只选定该施工队伍。
与传统的多标段分包模式相比,这种方式选择了一家施工队伍,不存在多家施工队伍交叉施工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更加容易协调。同时,由于是本地施工队伍,其在劳动力、材料选择以及与当地建立关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该公司也希望通过本次项目建设在当地打下名声,能够很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公司项目管理部门在得知施工方愿意将总体单价下浮2%时,并没有马上同意,而是认为这个数字还有潜力可挖。部门领导在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后,亲自参与到合同谈判工作中。经过积极争取,双方最终达成了在预先的综合单价基础上再下浮0.5%的协议,仅该项工作就为工程建设节省了数十万元。
三、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前期的开发设计阶段所形成的成本规划,从“人”、“机”、“料”的成本、质量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如何更好的完成既定工程项目质量与成本目标,同时综合安排工程施工管理方式,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确保工期如期建设完成。而在该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主要是通过合理的组织管理方式,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以施工过程中的钢筋管理工作为例,可以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让外协队伍参与管理,不但省心,而且节省了大量管理成本。通常,钢筋管理从制定计划到废料回收由项目部全权负责,耗费多个部门的大量人力和精力。不但要负责看管,还要在施工过程中防止外协队伍偷工减料,钢筋下料也未能做到科学合理,管理到位。项目部创新管理,将钢筋管理的权力交给外协队伍,只需提供采购服务,保证产品质量,而其他具体的日常管理,全部由对方负责。
目前实行的这种钢筋管理模式,由施工队伍提计划,项目部负责审核、购买,钢筋到场直接由施工人员接收,钢筋废料由施工队伍自行处理,钢筋的施工图预算量与队伍的实际领用量进行对比,差额按实际采购价格100%兑现(即队伍实际领用量与施工图预算量之差按照实际采购价格100%从队伍结算中扣除或100%奖励给队伍)。施工图预算量不计算措施性钢筋,措施钢筋由施工队伍自行解决,节约的措施性钢筋,按节约费用(作业指导书中总用量-实际施工用量)的70%奖励给队伍。
通过采用这种施工管理模式,首先可以让项目部不必设置钢筋场,不必安排人员验收入库,也不必安排专人看护钢筋,节省了管理成本;其次,钢筋台账等由队伍建立,项目部只需安排人进行指导,钢筋到场后的风险全部转移到队伍,风险成本下降;再次,因钢筋全由外协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外协队伍的积极性及主动性,现在钢筋一到现场,外协队伍非常重视,立即安排人员接收、卸车,拿尺子丈量,拿粉笔一根根做记号,登记造册,管理有序。
四、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传统的造价管理控制模式下,因为各个行业部门在管理控制过程中存在着条块分割的问题,造成了设计部门、承包企业与业主之间存在着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从而使得开发设计施工建设的维护成本、施工建设过程中不顾及设计、后期运营维护方不参与施工设计的局面。而现代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理念要求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部门、项目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通过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协调沟通各方信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创新,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施工质量,而且能够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基于施工全周期理念的成本控制工作,还意识到运营维护阶段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带来的巨大影响问题,通过在前期积极介入,参与到项目开发设计中的方式,试图在开发设计、施工建设过程中解决运营维护潜在的问题。这种方式有效地控制了运营维护过程中的返工工作量,不但节约了返工过程中造成的成本浪费,而且保证了工期进度,有利于工程项目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罗克梅.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
[2]黄志敏.项目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的一些问题[J].价值工程,2011,30(6).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全周期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
一、引言
施工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就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以及费用开支等,通过指导、监督、调节与控制等方式,将要发生、已经发生的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达到将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中的一种有效方式,最终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其最终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工程项目开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注重工程项目开发阶段的设计工作能够使得工程项目设计者系统而全面的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将与工程项目成本相关的项目进行集成化处理。尤其是在多阶段秉性控制的过程中,涉及到开发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以及报废处理等多个环节,各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项目寿命周期的开发设计费用、施工成本、运营维护成本以及报废开销等。基于施工、业主以及管理的实际需要,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最终达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最小、效益最大的目的。
以建筑主体工程建设为例,主体工作通常分两个标段,一般在工程主体建设设计、招标过程中都是采用两个标段予以考虑的。但是,应施工方的要求,其认为该工程是“家门口”的工程,若愿意让其独自承担,单价能够进一步下浮。但是,这种承包方式比较特殊,具体的分包模式细节还需进一步探讨。因此,公司项目管理成员在听取了相关意见之后,组织讨论研究,同时实地考察了该公司在其他项目的施工业绩。认为该公司具备独立承担施工任务的能力,最终通过慎重考虑,采用了两标段合二为一的施工分包方式,只选定该施工队伍。
与传统的多标段分包模式相比,这种方式选择了一家施工队伍,不存在多家施工队伍交叉施工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更加容易协调。同时,由于是本地施工队伍,其在劳动力、材料选择以及与当地建立关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该公司也希望通过本次项目建设在当地打下名声,能够很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公司项目管理部门在得知施工方愿意将总体单价下浮2%时,并没有马上同意,而是认为这个数字还有潜力可挖。部门领导在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后,亲自参与到合同谈判工作中。经过积极争取,双方最终达成了在预先的综合单价基础上再下浮0.5%的协议,仅该项工作就为工程建设节省了数十万元。
三、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前期的开发设计阶段所形成的成本规划,从“人”、“机”、“料”的成本、质量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如何更好的完成既定工程项目质量与成本目标,同时综合安排工程施工管理方式,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确保工期如期建设完成。而在该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主要是通过合理的组织管理方式,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以施工过程中的钢筋管理工作为例,可以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让外协队伍参与管理,不但省心,而且节省了大量管理成本。通常,钢筋管理从制定计划到废料回收由项目部全权负责,耗费多个部门的大量人力和精力。不但要负责看管,还要在施工过程中防止外协队伍偷工减料,钢筋下料也未能做到科学合理,管理到位。项目部创新管理,将钢筋管理的权力交给外协队伍,只需提供采购服务,保证产品质量,而其他具体的日常管理,全部由对方负责。
目前实行的这种钢筋管理模式,由施工队伍提计划,项目部负责审核、购买,钢筋到场直接由施工人员接收,钢筋废料由施工队伍自行处理,钢筋的施工图预算量与队伍的实际领用量进行对比,差额按实际采购价格100%兑现(即队伍实际领用量与施工图预算量之差按照实际采购价格100%从队伍结算中扣除或100%奖励给队伍)。施工图预算量不计算措施性钢筋,措施钢筋由施工队伍自行解决,节约的措施性钢筋,按节约费用(作业指导书中总用量-实际施工用量)的70%奖励给队伍。
通过采用这种施工管理模式,首先可以让项目部不必设置钢筋场,不必安排人员验收入库,也不必安排专人看护钢筋,节省了管理成本;其次,钢筋台账等由队伍建立,项目部只需安排人进行指导,钢筋到场后的风险全部转移到队伍,风险成本下降;再次,因钢筋全由外协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外协队伍的积极性及主动性,现在钢筋一到现场,外协队伍非常重视,立即安排人员接收、卸车,拿尺子丈量,拿粉笔一根根做记号,登记造册,管理有序。
四、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传统的造价管理控制模式下,因为各个行业部门在管理控制过程中存在着条块分割的问题,造成了设计部门、承包企业与业主之间存在着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从而使得开发设计施工建设的维护成本、施工建设过程中不顾及设计、后期运营维护方不参与施工设计的局面。而现代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理念要求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部门、项目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通过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协调沟通各方信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创新,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施工质量,而且能够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基于施工全周期理念的成本控制工作,还意识到运营维护阶段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带来的巨大影响问题,通过在前期积极介入,参与到项目开发设计中的方式,试图在开发设计、施工建设过程中解决运营维护潜在的问题。这种方式有效地控制了运营维护过程中的返工工作量,不但节约了返工过程中造成的成本浪费,而且保证了工期进度,有利于工程项目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罗克梅.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
[2]黄志敏.项目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的一些问题[J].价值工程,201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