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病房的急救护理管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j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病房的急救护理管理。方法:对收治的60例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管理。结果:护理后痊愈55例,良好5例,治愈率100%。结论:对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病房的急救护理管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多发性骨折 休克 急救护理管理
  多发性骨折时急诊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具有创伤多样性、失血量较大的特点,同时多发骨折常伴随休克,会引起器官生理功能紊乱[1]。为此本文将探究60例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的病房急救护理,制定病房急救管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收治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7~62岁,平均45.3±2.3岁。引起骨折因素包括车祸伤22例,坠落伤15例,挤压伤17例,砸伤胫腓骨骨折21例,其他部位骨折25例。60例患者骨折93处,合并血管损伤17例,神经损伤20例,胸部损伤6例,神经损伤8例,腹部损伤7例,肾衰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对所有患者建立输液通道,固定骨折处,氧气支持。护理后痊愈55例,良好5例,治愈率为100%。
  护理管理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将急救车备有的药品标名,检查急救药品的储备量,按类比顺序排列好,掌握各种药品的用途、疗效、应用剂量、注意事项等信息。并熟练使用急救器材,强化护理人员操作能力,掌握仪器性能,掌握操作步骤[2]
  急救人员管理:合理配置急救人员,白天工作日配置3名护理人员,1名监测患者体征,记录医嘱;1名负责执行护理工作;1名负责取药、取血,协调医护工作。夜间护理工作配置1名护理人员,负责监测患者体征,记录医嘱,行护理工作及负责取药、取血等后勤工作。
  患者家属管理:由于患者突发病危,且处于休克状态,家属会因此过度担心,会恐惧失去亲人,而痛苦不已,分散抢救患者的医护人员注意力,或埋怨医护人员抢救不及时,而大吵大闹,做出危及医护人员的肢体动作,干扰正常抢救工作。因此护理人员应安抚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排1名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劝道,疏散人员。
  抢救操作管理:护理人员应迅速完成医生要求取出的药品及医疗器械,并与医生核实后方可使用。在抢救过程中,医生常用简短的语言,透漏出较多的信息量,为此护理人员应提高护理经验,根据患者具体生命体征结合医生指令,完成护理任务。如医生告知补液,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情况,建立静脉通道,选择肘正中静脉和颈外静脉,对破损部位不能进行静脉输液,也不可在骨折伤肢给予远端输液。在急救车中准备治疗盘,内置注射器、医用液体等无菌物品,及液体袋、记录本、记录笔等物品[3]
  急救护理文书管理:抢救中,由于情况较为危及,为此常常忽略记录护理工作程序,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此应专设一个护理人员,专门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医护人员的处理操作过程、给药、给药时间、给药后病情变化,同时记录给药剂量,抢救后电脑记录在册,以备用,防止记录后记录本丢失。
  急救人员与患者心理管理:浅度昏迷的患者会有一段时间意识清醒,会对自己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慌,护理人员应以肯定的语言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抢救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言内容,不可谈论与急救无关的话题,护理人员应感患者之所痛,亲患者之所难,维护患者的心理向阳光心理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医护人员常处于抢救的第一线上,常感受到生命与死亡的紧张感,为此会对医护人员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工作之后,要培养医护人员的情趣,舒展情怀,预防因过度紧张而影响工作,同时培养医护人员沉着、稳重、冷静的心理,提高医护人员的心理适应能力。
  讨 论
  科学管理,提高急救水准:临床病房急救护理管理,应体现出一种急迫感,急救过程中,医生下达的简短指令,护理人员应迅速明白医生的意识,给予准确的护理措施。同时为了保障急救工作质量和急救临床效果,应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确定工作责任,加强工作科学性,争取抢救时间[4]
  急救理论、训练、考核的重要性:为保障护理效果,应加强急救理论、训练、考核,注重平时护理知识的学习,采用模拟训练增强护理人员的实践护理能力,同时给予护理考核,检查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实际能力。通过急救理论、训练、考核,为真正抢救工作打好基础。
  加强心理素质: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提高急救心理适应能力,保障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萍.1例多发性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12(4):205.
  2 徐爱香,陈哲,李竹,等.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的急诊室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15(16):361.
  3 刘社霞.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的抢救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0(5):147.
  4 宋爱云.Orem自护模式在多发性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0(2):254.
其他文献
建立了考虑表皮效应的层状越流油藏定井底流压生产的数学模型,求得拉氏空间下无因次流量和累积流量的解析解;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绘制了实空间下的无因次流量及累积流量与
目的:对不同年龄、性别、手术级别、文化程度的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焦虑评估,了解不同的心理需求,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使之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方法:随机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
从油藏类型、油气层储渗空间、敏感性矿物、岩石的润湿性、油气层及外界流体性质和工程因素如钻井、完井、试油、射孔、压裂等方面,具体分析油气层损害原因、损害类型及存在现
针对不稳定试井中多解性问题,采用排除法对江苏油田试井测试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实例分析说明,正确选择试井解释模型,并在解释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确定试井解释的惟
病历资料   例1:患者,男,60岁。腹痛伴发热5天,2小时前腹痛加重,轻度腹胀,未排气、排便。查体:T 38℃,P 90次/分,BP 160/80mmHg周身皮肤无黄染,腹平坦,右侧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右上腹明显,肝区叩痛,肠音尚可。腹穿未抽出液体。CT提示肝右下叶占位性病变,腹腔积液,彩超示肝右叶不均质实性包块,胆囊壁毛糙。血规:WBC 10.5×109/L,N 0.73,HB 141
在气井测试作业过程中,ESD系统可以迅速、准确的实现紧急情况的非自然关井。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ESD系统在气井测试过程中的重要性。与人工手动关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省时高效
针对压裂前测试不产水、压裂后地层产水;由于产水量过大,产油量比压裂前还低的井进行压后产水层的压前预测十分必要。对以往压裂前后试油资料统计分析,把压前测试曲线分为四类,可
针对吉林油田第一口深层水平气井中途测试的工艺特点,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对测试过程的技术难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测试作业的基本原则;对相关技术问题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为小儿常见的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发生于1~3岁小儿,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其特点是起病较急,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