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laob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评价;过程;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12(A)—0059—01
  
  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判断出课堂教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利用评价促进教师的发展。通过教师自评和他人评价,特别是有经验的教师和专家评价,使教师能够及时认识教学中的优点,积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下面是笔者主持的一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实例,从中可以了解到教师通过评价改进自己的教学,实现专业发展的过程。
  活动主题:多彩的图形
  活动目标:①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②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体验调查的方法和过程;③学会对物体的形状进行描述、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物品;④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①老师让同学们先回顾调查的过程,展示调查的成果(分小组调查了家具、玩具、文具和灯具的形状)。②请各小组汇报调查到的各种物体的形状及特点,并说一说喜欢某种形状物体的理由(调查报告分四个部分,由四名同学分别汇报)。老师出示自己调查到的建筑物的图片,并让学生在这些物体上寻找图形。③通过“点的舞蹈”演示,归纳出点—线—面—体的关系。④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以下是评课实录:
  主持者:请高老师先说说你对本节课的整体感觉。
  执教者:主题的选择在考虑孩子的兴趣方面欠考虑;让学生汇报各自的调查报告的时候时间把握不好;有些环节的处理比较仓促。
  参与者1:本节课的选题将学生的学习环境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是比较好的,但在让学生交流调查的过程方面有所不足,特别是对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说明不够。 可以考虑让学生先感受身边的建筑物,再过渡到学生调查的其他物体。
  参与者2:在第三个环节中,可以按体—面—线—点的方式进行,可在演示的建筑物的外围轮廓用线条勾画出图形,再逐步引向深入。
  主持者:从教学设计的整个流程来看,主要分为四个板块,是比较成功的。第一板块在展示—反馈中渗透“做数学”的理念;第二板块是让学生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认识,建构认知结构;第三板块是知识的延伸,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取新知;第四板块的展示不同于第一板块,让学生把自己的创造展示给大家,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但在各板块的呈现中出现了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 第一板块展示孩子的过程性、体验性的交流时间和深度不够, 可在小组内先交流,由小组的代表汇报是怎么做的,獲取了哪些材料,再配合图片说明,以此来引起共鸣,形成情感交流;在第二板块,建筑物的图片出现后,课堂才显现出生命的活力,但老师却把看似熟悉的情境生硬地加给了学生,老师把许多知识的发生过程省略了;第三是“点的舞蹈”设计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还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其间的运动变化过程?因此,可以先就某一个问题(如家具类)进行深入的研究,再延伸到其他的物体。
  参与者3:从活动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情况看,有这样一些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一是对学生开展活动的方法指导的问题。从学生提交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方法的指导上有些失范,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方法与技能的培养。二是本课是一节成果展示型的课,作为成果展示课堂,组织形式可多样一些,如参观、展览、介绍、教师作听众等,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必要的评介。三是在活动目标的设定中可设置活动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做到活动有计划,内容有安排,在一定的目标导向下开展活动和展示。
  执教者:的确,在活动的准备和组织中,我也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的组织能力、知识面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评价者与执教者一起提出改进意见,大家提出了如下的改进建议:
  (1)展示型课应从教师展示为主变为学生展示为主。
  (2)应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
  (3)活动的目标确定应有活动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实施计划。
  (4)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上述案例中,采用平等参与式的方法,让执教者自己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和说明,然后引导其他教师讨论。在交流与分享中把执教者当初没有考虑到的、经验性的东西进行梳理,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
其他文献
〔关键词〕 阅读教学;自主实践;   科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2(B)—0060—01    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学生严重缺乏阅读实践,阅读效果不佳等问题。问题的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学校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进行大量和有效的阅读,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次,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为
期刊
〔关键词〕 阅读教学;导读;诵读;   巧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1(A)—0016—01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徘徊于诸多误区之中,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期刊
〔关键词〕 意境;情感共鸣;赏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2(B)—0061—01    在浩瀚如烟的中国古代诗词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那优美凝炼的诗句,那深邃广袤的意境,那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呢?下面笔者以教学《枫桥夜泊》为例,谈一下古
期刊
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座谈会在甘南州夏河县召开,来自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民委”系统的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交流经验,参观学习,畅谈发展思路,共谋民族教育的美好明天……    〔关键词〕 民族教育;经验交流;教育行政;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65〔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A)—0004—02    “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既要靠政策支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学校;职业教育;市场  〔中图分类号〕 G719.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A)—0007—01    随着市场对文化艺术人才需求的增长和文化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发展,艺术职业教育呈现出从精英化到大众化转变的趋向。如何在大众化教育中培养出职业综合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富有实践和创新精神以及文化市场流向多元化的艺术人才,已成为艺术职业教
期刊
〔关键词〕 小学生;作文;指导;读法;说法;练法;评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4〔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A)—0042—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师历来最为棘手的问题。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体现,是学生表情达意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学生只有切实掌握好了语言文字,才能正确叙述自己的所说所想。小学作文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工具
期刊
〔关键词〕 点拨;操作;自主;发现;推导;   归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1(A)—0045—0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实践证明,教师只有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实践操作、自主归纳、自悟自得、自主推导,
期刊
〔关键词〕 青年教师;职业道德;   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2(A)—0010—01    一、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教师的劳动特点是长期性、复杂性,它不是单凭经济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规范的,教师为认识自己的劳动对象并能掌握和改变他们所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无法估量的,工作量往往
期刊
〔关键词〕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   基础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2(A)—0038—01    书面表达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英语试卷(NMET)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英语试题的书面表达在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用词的得体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词和基本句型的运
期刊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演绎无数感天动地的故事,一次引人注目的讨论,引来一个重要文件的修订。在2008年教师节之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颁布,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特别是“保护学生安全”成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让人生发出许多感慨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出台于1997年,共有八条内容,应该讲,有关师德方面的要求基本上都涵盖了。之所以要修改,一个直接的诱因,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