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守护者林农贴心人

来源 :浙江林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he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军,1961年出生,长期在余杭一线林业科技推广和产业、行业发展方面工作,现任中国竹产业协会理事、浙江省竹产业协会理事,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理事、浙江省林学会竹类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径竹笋产业服务站秘书长,余杭区竹业协会会长、余杭区花卉协会执行监事、余杭区生态文化协会执行监事。担任区科协常委、区政协联谊会农业与科技组副组长,荣获浙江省首届林业科技标兵、省林业科技推广突出贡献奖。近五年来,刘军主持或主要参与科研课题、科技项目7个,获得梁希林业科技奖二等奖3项,杭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一等奖2项,主持、主要参加编制地方技术标准5项,授权发明专利2件。其主持完成的《衰退及冰雪灾害生产恢复关键研究与应用》获第十九届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一等奖、第十届梁希林业科技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该成果在2016年至2018年,建立示范林3800亩,示范与推广面积达7.05万亩,累计新增产值2.18亿元,累计新增利税6594万元。
  行走在山间地头,服务于乡村百姓。刘军2005年担任余杭区首轮科技特派员(驻百丈镇),二年一轮,迄今依然承担着這一任务,朴素、朴实,与基层干部群众和农民朋友打成一片,不管风霜雨雪,他始终守候大山,穿梭于竹林之间,将科研做在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田野沃土,将农民之需运送到基地农家。他创新技术推广新模式,针对从业人员能力与素质,设计主题,紧跟农时,贴近需求,只求实效,以“余杭区科普惠农兴村”竹业科技科普推广活动为旗帜,整合开展竹业的专题科技科普推广活动。他引导农民科学经营,科技兴农,生产经营和能力素质实现了双增长,培育了一支行走在乡村的竹笋业乡土专家团队,带领了一批经营好、科技精的乡村土专家,服务于各地的中小径竹笋产业的发展。余杭技术、余杭经验,受到林农欢迎,获得同业的好评与肯定。
  探索农业新科技,带领农户齐致富。自2006年,刘军承担市、区两级农业科技创新课题《早竹林冰雪灾害应对与生产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早竹林覆盖出笋种竹留养技术推广示范》等,经过十余年间不懈钻研,完成一系列农业科研攻关专项课题,为竹农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开发了“先删竹、施石灰,后留种笋、培育种竹”为核心的反式留笋养竹法。他不仅知竹,也知花,关注“产业与科技”问题,他主导筹备并设立了“余杭区木业协会”“兰花协会”“生态文化协会”,并担任区竹业协会会长、区花卉协会执行监事、区生态文化协会监事,推动了民间科技机构——杭州北美冬青发展中心、区名卉花艺发展中心、区湿地生态研究所、区中泰竹笛研究所、区花木研究所、区竹笋研究所的成立,内聚合力,外引智力,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余杭区林业产业“产学研”深化,尤其在余杭区花卉苗木发展方面颇有贡献。
  构建农技创新服务网,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在刘军的牵头下,研制了适用当地土壤的早竹笋专用配方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为纽带,一头连着产学研,一头连着基地农户”,建立“配方肥、生石灰和生物菌肥”等产品与技术直供网络组织,设立8处直供服务处,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扩大研发成果影响力,在他的带领下,余杭区竹业协会主导发起并成立“苏浙皖毗邻地区中小径竹笋产业服务站”“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中小径竹笋产业服务站”,承担起每年一届的“全国中小径竹笋产业发展论坛”任务,他坚持特色、特点,坚持创新,从全产业链、供应链的角度思考,认知产业发展、区域产业发展,针对性地细化技术。
  如今,他积极进取,作为余杭区科技人才服务队竹笋业团队的队长,作为余杭区竹业协会负责人,正带领广大会员、竹笋业从业人员,发挥竹业乡土专家的生力军作用,投身余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发展浪潮中。那些在他指导下的农户、村庄,实现从“盆景”到“风景”的美丽蜕变,变得宜居宜游,打造了无数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为余杭实现“三个全域”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广阔的余杭热土上化为生动现实。
  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孔强一直秉承着将科技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理念,长期扎根于林业一线,扎扎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无私奉献,甘当排头兵,为林业技术推广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获梁希林业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1),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省科技兴林一、二、三等奖5项,温州市科技进步奖1项,浙江省森林资源管理先进个人,温州市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温州市创建森林城市先进个人,温州市民革党员先进个人,乐清市先进工作者,乐清市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等荣誉。
  “学于林则用于林”,他经常进村入企,组织实施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为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目标,组织实施了铁皮石斛中央财政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示范基地4个,建成了一大批林下经济示范点,在乐清市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由他担任技术指导的乐清市大荆铁皮石斛林下经济示范区和龙西林业特色小镇引进了晶品1号等铁皮石斛优良品种,推广铁皮石斛栽培模式,成为乐清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如今,铁皮石斛从农田走向森林、从大棚回归到自然在乐清已成为常态,铁皮石斛林下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他主持的“雁荡山铁皮石斛产业化研究与应用”项目也获得了梁希林业科技奖二等奖、省科技兴林一等奖。此外,他还积极开展甜柿、山稻、高山蓝莓等示范推广,建立示范基地2200亩,推动林业增效林农增收。
  作为乐清市林业首席专家、推广站站长,孔强意识到更多林农对林业技术的渴望,他制定林业技术服务体系,组织雁荡山铁皮石斛标准化技术培训和林业实用技术培训,邀请专家服务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培训和技术服务,近几年来,组织林农参加专题培训、行业交流、技术研讨等达30多次。“乐清还没有他没去过的山头”是他服务于山区的真实写照,林农一旦遇上技术难题,他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为林农提供技术指导,赢得了当地林业部门和农民群众普遍认可。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践行“两山”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骄人的业绩,为乐清的林技推广和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柳丽娜先后到安吉县山川乡林业工作站和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从事林技推广工作近10年。柳丽娜学以致用,积极参与安吉县竹产业发展工作在基层林业站期间,她负责毛竹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建设完成毛竹林业园区26个,其中万亩以上园区9个、500亩以上园区17个,并依托园区集成优势参与开展毛竹笋用林高效培育、毛竹配方施肥及水分管理、毛竹覆盖技术等技术推广,协助培训林农500余人次。
  进行高温灾害调查,开展技术推广。2013年7月,安吉县经历了气象站建立以来最为严重的高温,竹林灾害严重,柳丽娜在10余天时间内每天冒着40℃高温对13个乡镇进行灾害调查,撰写《安吉县毛竹林高温干旱灾害调研报告》,并以此为基础申报省级推广项目《毛竹林高温干旱灾后恢复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培训林农300余人次,带动21.7万亩受灾竹林进行灾后恢复。
  致力于“一亩山万元钱”模式,推广林下经济种植。2016年,柳丽娜负责“一亩山万元钱”工作,推广林下珍贵中草药、食用菌等种植2000余亩。2018年主动联系省林业推广站联合申报中央推广项目《毛竹林高效复合经营技术示范与推广》并负责安吉项目区70亩七叶一枝花基地建设。负责完成余村毛竹林产业融合发展基地、安吉县林下经济等项目方案编制及基地建设工作,建设毛竹林下套种三叶青、多花黄精等示范基地400余亩,培训林农200多人次,在2018年成功申报余村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实施、省级标准制定。参与浙江省林科院森林食品研究所主持的林下七叶一枝花、三叶青栽培技术地方标准制定。2018年,配合浙江省林科院完成《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浙江浙西北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前期申报选区确定、资料收集等工作,并协助其通过评审工作。至今,共参与完成《毛竹林高效复合经营技术示范与推广》《毛竹林配方施肥及水分管理技术研究与推广》等各类推广项目10多项;参与完成论文7篇,入选了2016年度湖州市“1112人才工程”后备人选和2017年度安吉县第六批学术技术培养人选。
  张荣锋曾任绍兴市环境绿化工作站(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生导师、绍兴市政协委员、市科协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专家、市政协智库成员,兼任绍兴市国土绿化专家服务团团长、市农村绿化养护专家服务团团长、市科技特派员林业团团长等职。
  张荣锋自浙江林学院毕业35年来,一直工作在林业第一线,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专注于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获得过“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等全国、省、市、局各种荣誉40多个。主持或参加的科研成果“板栗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等获得过省、市、县科技进步奖、科技兴林奖30多项。出版《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等专著6部,发表论文《全面启动申遗工作让会稽山香榧香飘世界》等30多篇(其中优秀论文5篇),曾参加第十九届国际昆虫学大会。
  他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思想,在工作中积极肯干,在业务上刻苦钻研。作为林业技术带头人,在“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成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绍兴市树香榧评选及宣传推广、编制《绍兴市深化实施“一亩山万元钱”林技推广三年行动(2015年—2017年)》及实施、编制《紹兴市深化“一亩山万元钱”兴林富民五年行动(2018年—2022年)》及实施、《绍兴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及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绍兴市“十二五”“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编制及实施、《绍兴市会稽山森林健身游步道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及实施、《绍兴市本级平原绿化总体规划》及重点防护林国债项目实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正与省林科院一起承担中央财政林技推广项目“毛竹笋用林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在嵊州市参与举办了全国前三届“冬季毛笋王”擂台赛,在越城区富盛镇首次推广毛竹砻糠覆盖。2019年绍兴市完成“一亩山万元钱”示范推广面积14.66万亩,其中新建培育1.49万亩、辐射推广4.77万亩、巩固深化8.4万亩、新增产值17.6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了一定贡献。
  胡文翠,2004年7月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同年入职东阳市香榧研究所,加入到韩宁林研究员带领的香榧科研团队。2007年以来逐步承担东阳市香榧研究所的科技推广工作,兼任东阳市香榧产业协会副秘书长,负责全市香榧生产科研工作。2009年调入东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2010年更名为东阳市林业种苗管理站,2018年东阳市香榧研究所并入东阳市林业种苗管理站),继续负责全市的香榧科研与推广工作。她爱岗敬业、科学态度端正、求真务实。14年来,坚守在香榧科研生产第一线,坚持在香榧良种选育、提高香榧造林成活率和产量、提升香榧品质等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等方面为林农服务,为促进香榧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坚持良种选育为己任,为产业发展打实基础。良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她充分认识到良种对于一个产业的重要性,主持参与了香榧良种的选育工作,跑遍了东阳、磐安、绍兴、安徽、江西等有香榧(榧树)分布的山头和村庄,筛选出300多个优良单株,经过十几年的观察对比和繁殖技术研究,筛选出了7个优质、早实、丰产等性状稳定的优良无性系,分别于2015年、2017年被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为良种,并列入省林业厅香榧推广良种目录。其中审定良种东榧1号、东榧3号已成为东阳香榧“早实、丰产”的代表性品种,使幼林香榧基地提早进入投产期成为了可能,龙凤细榧成为雌雄同枝特色品种,为香榧新品种选育打开了新方向。同时,建成国家级香榧良种基地705亩,建成省级种质资源收集圃80亩,收集香榧种质资源140份;建成试验林60亩,开展了香榧杂交育种工作,培育出F1代杂交苗1000余株,已有少量开花;建成省级良种采穗圃95亩,可提供良种穗条3万穗/年,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种苗资源,为香榧新品种、良种的培育奠定了基础,保证了香榧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到生产第一线,为榧农提供技术服务。东阳市实行责任林技推广制度,作为基层责任林技指导员,她负责香榧有关的林技指导与科技推广。日常工作中,她经常深入基地,为百姓“送科技”,手把手指导香榧嫁接、人工授粉、早实丰产栽培、病虫害生物防控等技术,发现并及时解决各香榧基地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推广断根尖、根肥分离、浅栽高覆等壮苗培养技术措施,解决了香榧“一年活,二年黄,三年见阎王”的造林难问题,且经受住了2013年、2015年连续35℃以上高温、40天无降雨天气的考验,当年造林保存率超97%;通过推广“深挖促根”“选用良种”“适时适度结实”等九项早实丰产栽培技术,香榧结实由原来的20年左右提早到了嫁接后2—4年见果,10年后投产,解决了结实迟、投产期长等难题;累计举办科技推广培训班35期以上,发放香榧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模式图、香榧高效栽培等资料,开展肥料、农药的规范使用和投入等科普宣传,采用线下、线上指导等方式加快了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自2014年起东阳市新造林产量已超过老林,增产值超过2200万元,且逐年上升,香榧真正成为了山区农民的“摇钱树”“致富树”。不仅如此,东阳先进的实用技术、良种推广到了丽水、衢州、湖北、安徽等地,“东阳香榧高效生态发展模式”为更多产区的榧农提供了技术支撑。
  坚持科技成果转化,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自参加工作以来,胡文翠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4项,其中主持转化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3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参与转化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项、省院合作项目1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4项;登记成果4项,参与鉴定成果3项。通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榧农争取到500余万元的财政补助,减轻了榧农的负担,提高了榧农的积极性,而且通过项目合作实施,推广良种、早实丰产示范基地3万多亩,东阳市香榧良种及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率与普及率达90%以上,推动了香榧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农业主导产业,并吸收了周边大量闲散劳动力,带动了香榧产品加工、销售及香榧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产带二产,一产二产向三产进发的趋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香榧产业综合效益从2003年的6000余元/亩提高到目前的1.16万元/亩,打造了东阳的“一亩山万元钱”模式,实现了山区经济的良性循环。
  胡文翠在工作之余,积极总结生产实践中获得的和前辈传授的在香榧研究方面的经验,参与编撰了《香榧栽培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6年)、主持编写了《国家级东阳香榧良种基地三年总体规划》(2018—2020年)、参与编写了《国家·东阳香榧生物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参与申请并公开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与申请好运来茶花新品种1个(新品种权号:20180367)、好运来桂花新品种1个(已通过实质审查);曾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届“扎根基层工作,献身林草事业”优秀毕业生、浙江省林业局“最美林技推广员”、2012—2013年度、2016—2017年度全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优秀工作者、第一届浙江省林业科技标兵、第十四届金华市青年科技奖、第十届东阳市科技标兵等称号,以及两次获得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二等奖、三次获得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三等奖。
  陈招才,1986年7月毕业于浙江林学院林业专业,曾担任永康县芝英林业站副站长,永康市林业局营林科副科长、林场场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主任职务。30多年来他一直奋战在林业科技推广第一線,被永康市绿化与湿地保护委员会评为2017年度先进个人。
  在陈招才的带动下,成立了以首席专家为龙头、林技指导员和责任林技员为骨干的林技推行网络,培育和发展林业乡土专家,较好地解决了“一亩山万元钱”模式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19年永康市安装和注册林技通近600户。组织“科技周”“送科技下乡”“新型农民培训”“科技特派员”等活动,提升林农业务水平。组织相关合作社开展方山柿环剥技术培训,推广和实施方山柿矮化技术等活动,以科技示范户、示范基地带动方山柿产业提升,永康市方山柿示范基地年亩产可达1.1万元。2019年在永康举办的第15届浙江省林业科技周启动仪式中承办了大量工作,获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方山柿是永康最具盛名的果品,栽培历史悠久,2003年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农产品,2015年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陈招才带领林技中心一班人认真调研市场,在积极寻找销售渠道的同时,主动联系科研院校共同完成“方山柿定向成熟的研究”,达到柿果贮藏保障及成熟时间的人为可控的效果,为方山柿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专业合作社开展方山柿深加工的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柿饼、柿枣(花)、柿酒等系列产品,丰富了市场。
  陈招才负责牵头实施“甜柿优良品种引种推广”示范项目,积极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合作,引进了太秋甜柿的品种,在永康各地引种栽培了100多亩。太秋甜柿在永康已有少量上市,市场销售价格在20元/公斤以上,因品质好、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欢。他作为林下经济的负责人,始终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指导、协调示范基地的规划与实施。积极与省林科院团队合作,在老油茶树下开展不同品种、不同基质的对照试验,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
  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胡瑞财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已有26个年头。他长期服务基层,多年来主要负责龙游县林业技术示范及推广、森林食品基地项目的建设、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设等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龙游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始终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以新理念引领林业科技创新发展,认真实施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深化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一亩山万元钱”等林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科技助力生态建设、林农增收致富、林业科普宣传等方面成效显著。近年来由他带头实施的毛竹林生态安全经营技术推广示范、毛竹林高效可持续技术示范推广、笋竹两用毛竹林测土推荐施肥技术推广、龙游县珍贵优良树种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毛竹林基地喷灌设施建设及林业生态示范等项目,在龙游县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他在笋竹产业、林下经济产业、香榧产业、山核桃产业、油茶产业、花卉苗木产业和用材林产业等方面进行“一亩山万元钱”的深化推广。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龙游县林下种植黄精面积将近1万亩。其他如薄壳山核桃、油茶、三叶青等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提升。   在工作中,胡瑞财始终把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放在第一位,以科技为主导、以推广为手段,更好地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是他工作的主要目标。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技术讲座、现场指导、技术咨询等方式,在龙游县范围内开展技术服务。近三年来,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技术讲座13期,现场技术指导40余次。编制发放毛竹林复合经营技术、毛竹丰产林栽培技术、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林下种植主要品种与技术要点等通俗易懂的技术资料5000余册,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胡瑞财工作期间积极组织实施林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推广,主持和参加了一批科技推广项目,项目涵盖了竹林培育、林下经济、珍贵树种、经济树种等。他深入一线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和林农的一致夸赞。他先后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奖、第十四届科技兴林奖三等奖等奖项,并获“2014—2015年度浙江省基层农技推广突出贡献工作者”荣誉称号。
  17年来,一直奔赴在温岭一线工作上的吴敏霞,用一步步的实地调查,一次次的科普宣传,一项项的技术指导扎扎实实地为温岭的生态和温岭的林业技术推广作出了她最大的努力和贡献。
  温岭是一个沿海城市,三面环海,沿海防护林建设一直是温岭造林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温岭造林技术研究和推广的重点内容。为了能在温岭困难立地上造林,选择更好的树种和推广更好的造林技术,吴敏霞先后开展了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示范林建设、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沿海防护林造林树种引进、海岛造林试验、珍贵树种和乡土彩色树种的苗木培育等试验推广工作,并虚心向前辈、同行和林农朋友学习。她不怕山高路远,别人能走的,她就一定要走到,别人能做的,她也一定要做到。就这样,在炎炎烈日下,吴敏霞征服了温岭的大片山林。在她的努力下,完成了2000亩一线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温岭海岸线绿色屏障基本合龙,推广林下套种三叶青等各类模式100亩,建立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1个,推广珍贵树种造林1000亩,彩色树种补植造林7000亩,建立了珍贵树种示范基地30个,珍贵树种定点育苗单位1个,培育珍贵树种杂交马褂木及乡土枫香良种苗木5万株。
  为助推温岭的“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发展、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及海岛绿化,她开展了林下中药材基地建设、中药材进校园种植教学探索、彩色森林建设技术探索、海岛造林技术探索、珍贵树种和乡土彩色树种的苗木培育等围绕重点工作开展的技术研究工作。在她办公室的墙面上,贴着几张图纸,听她说,这是她的“作战图”,她可以在图纸上指点江山,全方位掌握温岭资源分布、造林建设及科技试验开展布局,并指导作业。她一直说,林业工作从未停歇,要为温岭的林业工作添砖加瓦,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本级预算资金,继续开展林业科技试验推广工作。
  为更好的宣传林业知识,她组织了各种科普活动,投入真情。近年来,中医药健康文化不断深入人心,吴敏霞抓住机会,将林下中草药种植和学校中草药教学结合起来,在温岭市滨海小学发起了中药材进校园活动,从参加活动同学们的眼神中,她知道了同学们对中草药的好奇和对解开谜题的渴望。此活动在省、市、县三级媒体上进行了报道宣传。
  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她完成了《沿海基干林带建设关键技术推广与示范》等省、市、县项目10个,其中有5个由她主持,《红树林引种试验及保护技术研究》项目获台州市基金会优秀项目称号;发表《浙江省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研究》等论文11篇。
  多年的林业工作经历,已经使吴敏霞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林业工作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如今,她已经是温岭林技推广工作的带头人,在林业工作岗位上,得到了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充分肯定,吴敏霞先后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浙江省公益林建设先进个人”,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授予的“2012—2013年度市级基层农技推广优秀工作者”,台州市林学会授予的“2010—2014年学会工作先进个人”,中共台州市委组织部和科协授予的“台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高樟贵是松阳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的一员,他十数年如一日,长期致力于香榧产业培育,通过开展香榧良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发展模式创新等工作,松阳县香榧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612亩发展至2017年的7.2万亩,香榧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松阳县农业主导产业。与此同时,松阳县成功注册了“松阳香榧”地理证明商标,举办第五届中国香榧节,松阳香榧成为浙江“香榧南扩”和林业精准扶贫的典型范本。
  为加强香榧产业培育,高樟贵从浙江农林大学、诸暨市林科所、东阳市香榧研究所引进象牙榧、细榧、东榧3号等香榧良种6个,优良单株11个,使松阳成为浙江拥有香榧良种资源最多的县份之一。针对新发地区技术储备不足、良种资源不足的现状,高樟贵积极推行嫁接大苗建园和实生大苗嫁接建园并行,有效推进香榧产业发展步伐,也为香榧良种化储备了资源。他加强与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合作,组织指导香榧苗木生产业主转变观念,逐渐从裸根苗培育转向容器苗木的培育,从单纯嫁接苗培育转向嫁接苗实生苗并重,丰富了香榧发展苗木供应类型。高樟贵先后14次组织林农600余人前往诸暨、东阳考察学习香榧生产,深入山场现场指导100余次,香榧栽培技术培训班授课20余次,受训林农达1000余人次,为松阳香榧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樟贵重视产研结合,积極服务地方林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他先后主持完成了“浙南香榧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香榧容器苗造林技术推广与示范”等科研项目8项;主持编制《松阳县小港省级现代林业综合区建设规划》《松阳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松阳县香榧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11个,主持和参与制订《榧树造林嫁接香榧建园技术规程》《人工榧树林嫁接香榧建园技术规程》等市、县地方标准6个;主持完成“松阳县小港省级现代林业综合区建设”“松阳县香榧丰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8项。   高樟贵曾获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香榧类)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兴林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9篇,主编、参编专著2部,参与植物新品种选育1个;申报发明专利1项;先后获得“浙江省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最美林技推广员”“松阳县突出贡献人才奖”等荣誉称号。
  严邦祥参加工作34年来一直从事基层林业工作,特别是近6年负责香榧、油茶、毛竹、林下经济等林业重点产业以来,他不畏艰苦,任劳任怨,在产业发展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畲乡的土地上挥洒他的青春与汗水。
  30多年来,严邦祥专心致力于林业生产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推广,先后主持省级项目9项,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获省、市科技兴林奖。实践出真知,严邦祥正是那位冲在林业第一线,把政策和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带入每家每户的“传播者”。
  严邦祥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从项目计划到地块落实,从作业设计到组织实施,从技术指导到检查验收,都亲自到场,严格把关。2009年以来,推广油茶良种9个、香榧良种3个,建成油茶基地2.1万亩、低产林改造基地0.8万亩、香榧基地1.5万亩,共惠及农户3000余户。2013年,随着浙江省“香榧南扩”战略的深化实施,景宁县将香榧作为全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加大力度发展香榧产业,与此同时,严邦祥开始近距离接触香榧,并与景宁立勤香榧产业园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起初的林业引资政策宣讲、林地流转的协助完成、香榧大苗造林技术的推广,到如今的香榧管护技术指导等,严邦祥见证了立勤香榧产业园的建设发展。目前该基地已建成4000亩的“景宁香榧核心示范基地”,年产量逐年增加,不仅带动了全县香榧产业的发展,也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严邦祥大力推广笋竹两用林、测土施肥等技术,建立高效示范基地2.9万亩、低产林改造基地3.5万亩,组织开设竹林道734公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毛竹产业效益,促进了林农增收,惠及农户3万余户。
  为开辟更多的增收渠道,提高林農的收入,严邦祥以“景宁600”富民工程攻坚战为契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引进工商资本,积极推广“一亩山万元钱”创新模式,创建示范基地16个,发展基地1.3万亩,惠及农户1000余户,将林下经济产业培育成为景宁县生态经济新的增长点。
  他潜心研读,先后编制了《乡村振兴“景宁600”产业富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景宁县“一亩山万元钱”五年行动计划》;组织制定《景宁县林业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向省、市争取项目20余个,争取资金上亿元。严邦祥不仅是林业产业无所不知的“土专家”,更是生态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他正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奉献的精神书写景宁林业发展的绿色华章。
其他文献
在嘉兴海宁市长安花卉小镇,一年一度的世界花園大会如期而至。花展以“植物是花园的小精灵”为主题,总占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包括大会地标造型、阳台花园专题展、阳台开放花园、月季苗圃花园、花挂启萌大赛作品展等。在论坛部分,本次大会邀请了中国、加拿大、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日本等10多个国家近千位行业大咖齐聚。  2019世界花园大会与观众见面,当游客漫步于室外花海中,会发现一个个专门为本次花园大会而
期刊
“本来心里还没什么底,现在没顾虑了!”日前,看着竹林间一株株长势良好的七叶一枝花,安吉縣孝丰镇横溪坞村党支部书记裘松伟满心欢喜。  为提高林地产出效益,横溪坞村腾出40亩竹林作为基地,尝试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并在2018年11月种下首批2万余株种苗。虽然种植这类草药对该村来说没有经验,但得益于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所提供的全程跟踪式服务和指导,村里人倍感安心。  2019年以来,以“三服务”活动为
期刊
2016年綠化全川行动实施以来,四川连续3年营造林面积突破1000万亩。结合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四川省编制了《高质量绿化全川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计划2019—2021年完成营造林2500万亩。  近3年,四川累计完成营造林3490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3亿株,治理岩溶面积400平方公里,完成干旱河谷生态治理1.8万亩。目前,全省森林面积2.83亿亩,森林覆盖率38.83%,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1.5
期刊
縉云县森林公安局民警日前根据禁种铲毒专项工作要求开展全面巡查,在七里乡型坑村巡查时发现公路边的田里有紫色花,民警进一步仔细察看,确认田里种有豌豆和罂粟原植物。立即联系当地护林员和五云派出所,人员到齐后,对罂粟花进行拍照固定、清点株数、并依法全部铲除。  自2019年3月12日—6月30日,缙云县范围内正大力开展“禁种铲毒”专项行动,着力查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行为;利用提供种子、订金、回购成
期刊
由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井冈山市政府主办的2019第十届井冈山国际杜鹃花节近日在井冈山茨坪开幕。  本屆杜鹃花节以“春风八百里 满山杜鹃红”为主题,遵循“安全、节约、新颖、喜庆”原则,推出“开幕式及文艺演出”“杜鹃花精品展览”“精品民宿高峰论坛及产业招商”“山地自行车骑行乐”“旅行商及旅游媒体踩线采风”等系列活动,为期1个多月。  在井冈山,目前已查明的杜鹃科植物有开白花的江西杜鹃,开红花的映山红
期刊
东西村地处玉环市楚门镇东北部,总面积5500亩,包括耕地面积2365亩,山林面积2000多亩,生态河道3条、水源保护区3座。目前已建成生态游步道3000多米、森林氧吧200亩、荷花池50亩、花海世界100多亩。东西村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同时还发展农家乐、民俗文化展示等生态文化产业。先后获得了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省特色农家乐示范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台州市生态村等荣誉。  近年
期刊
阳光温暖,微风不燥。4月16日下午,我随着浙江媒体代表团一行,对2019年北京世园会浙江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探营活动。  作为规模仅次于北京园和河北园的浙江园,本着“这山这水浙如画 这乡这愁浙人家”的设计主题,通过源起、诗画、富美、花园、起航五大篇章,打造新时代、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讲述在“两山”理论指引下浙江大地的生产美、生活美。浙江展园设计采用浙派园林的造景手法,以人工模拟自然山水为骨架,
期刊
日前,在奉化溪口镇四明山深处的兰峰村,村民阮孟军和十几个伙伴一起,在一块山地上挥锄挖坑,栽下近百株香榧树苗,也栽下了希望。  溪口镇采取疏堵结合办法。一方面成立专业护林队伍,严肃查处毁林开垦案件;另一方面在江西分二期承包了1万亩林地,作为花木搬迁繁育基地,引导花木大户走异地发展转型之路。新组建的锦绣四明农业发展公司,以高于国家生态林补偿的价格,承租7万亩的公益林、木材林和农户林地,保障生态复绿长效
期刊
4月3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4月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省级以上公益林建设规模的通知》〔2019〕8号,明确浙江省省级以上公益林建设规模为4548.63万亩。  4月5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检查清明森林防火工作。冯飞先后到杭州市西湖区西山森林防火执勤点、西湖区森林消防专业队驻地、滨江区森林防火应
期刊
钱江源国家公园坐落于白际山脉,由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连接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生态区域整合而成。试点区总面积252平方公里,涉及苏庄、齐溪、何田、长虹4个乡镇21个行政村,人口9744人。作为长江三角洲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钱江源国家公园具有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生态服务、示范推广4方面的核心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主政期间,曾先后两次到开化调研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