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偏离了阅读教学本身的终极目标,即获取篇章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独立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以新课标为依据,并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任务型教学法,明确提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它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全面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本文就针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学生发展的起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师只有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生才会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其运用英语的能力才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1.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是学习的促进者、课堂的组织者,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敢说、敢想、敢做、不屈从于权威的开放氛围。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质,重视、尊重、赞扬和鼓励不同的想法和意见,树立其继续努力的信心。对学生学习中的失误,抱宽容的态度,允许其存在。
  2.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物、图片、各种趣味活动等等),把学生的兴趣引向英语学习领域。例如,在教学中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画简笔画,放录音,教英语歌曲,放录像等多种直观手段,创设运用英语的情境;采用形体语言、表演、游戏等多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兴趣;开展板报竞赛、圣诞晚会、卡片制作、英语角、英语日等活动,使听、说、读、写及交际运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其兴趣得到很好的保护。
  3.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自主学习的过程有可能枯燥乏味,有可能困难重重,教师应及时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添色加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成功体验来源于两个因素:一是自己获得知识、技能的价值感的满足,这是内在因素;二是别人的表扬、奖励所带来的荣誉感的满足,这是外在因素。教学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一本奖励的英语作业本,都会无形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呐喊助威;课堂中读准一个英语单词、掌握一个英语短语、运用一个英语句子、理解一篇英语短文、书写一篇连贯的作文、进行一个简短的表演,学生会在教师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时时感受到成功带来的乐趣,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愉悦。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个成功点便会变成他们成长历程的一个个加油站。
  
  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语言,能听懂、大胆开口说是关键的。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并非无目的的“放羊”。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要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有所获,提高能力,教师应具有更精湛的教学艺术,合理引导,及时点拨,激发思维,确保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指导学生课前有序预习。
  学生预习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指导学生有序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具体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预习来理解文章。预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2)说出或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3)回答若干关键性问题;(4)找出文章中的常用短语与常见句。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用英语交流,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可采取课前朗读、演讲的形式进行。
  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使学生循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主动积极地阅读语篇信息,理解语言现象,解决语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因而会有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技巧,应尽量避免让学生机械回答的简单问题,多提一些能让学生开动脑筋的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学习潜能,积极自主地学习新的知识。
  小组交流和讨论。等学生熟练掌握了课文内容,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后,教师可组织小组交流和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以SEFC Book2 Unit 4 Wild protection为例,让学生先分组讨论:“What problems are some wild animals in China facing?”接着我又提出第二个讨论问题:“How have things changed since China took action to protect wild animals?”这两个问题既引起了学生探究的乐趣,又引发了学生对保护濒危动物的一些思考,让学生大胆发挥想像力,畅所欲言,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他们熟练地运用课文知识并化为己用,思维处于兴奋和积极探索状态中,有利于持续地自主学习。
  3.课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
  教师每学期可以选择与课文和作者有关的材料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部分英语文学作品的简写本,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节目式”活动,如举办英语晚会、组织观看英文电影、演唱英文歌曲、组织“英语小品大赛”。这一系列活动既能使课外活动更加多姿多彩,又能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这些活动寓教于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不再将学习视为被动的、外在的行为方式,而是一种主动的、内需式的自主活动。
  4.积累一定的阅读量。
  教学中的有些问题按照英语大纲和教材上所列的语法点、语言点进行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是不能够得到圆满解决的。许多情况下,英语学习更强调的是一种可以意会却不可言传的“语感”。语感是在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并对其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分析整理、体会之后对语言的感悟。只有大量地输入英语的信息,才可以期待适当的输出。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多背一些好短语、好句型、名言警句、谚语,甚至好段落、好文章。只有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才能促进英语知识和文化背景的融会贯通,提高阅读速度,熟练阅读技巧,从而让学生自主阅读。
  
  三、习得自主学习的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习得在学习中去获得知识的方法。
  1.针对不同的题材和体裁运用不同的方法。
  2.学会快速理解文章大意。
  3.学会严谨思维和正确推理的阅读方法。
  4.学会正确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
  5.养成检查和复核的习惯。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我国当代教育家刘佛年先生说:“有两种能力更重要:一种叫自学能力;一种叫独立工作能力。”的确,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总量正以成倍的速度递增,人们在知识总量不断增长的前提下,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值得我们英语教师探讨的一个新课题。世界上没有哪一本书能穷尽所有的知识,也没有哪一位老师能教完所有的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最终要靠他们自己去完成。就外语教学来讲,“教是为了不教”,“外语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以此来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并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责编 周侯辰)
其他文献
他始终以"对待乘客热心,帮助乘客诚心,照顾乘客细心,服务乘客真心"为服务准则,以饱满的热情、温馨的提示、文明的举止、高尚的情操赢得了广大乘客的赞誉,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犯罪人被定罪后,会在刑罚执行期限届满前后的一定时间内依法承受刑罚之外的许多附带后果,但是在我国刑事司法中,公安司法机关与辩护律师对此一般持忽视的态度,而且许多附带后
新课程正以全新的速度不断向前推进着,而在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中,我们老师对其理念的理解越来越透彻,实践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传统教学早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笔者认为:要达到真正的关注学生的目的,我们不仅要构建新的课堂模式,同时还要努力创设一个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外领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现在学生的潜能。而课外作业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1.听录音磁带和自己录音相结合  英语在我国是一门外
不管如何定义和描述图书馆,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图书馆既是文化的承载、传播、发展之地,也是有文化和向往文化之人的汇集之地。图书馆是文明与人文的象征,是一个与"文"紧密相连的神圣之地。一切文化都由人创造,其表现形式不外是看得到的与看不到的两种,一个是"形而下者",一个是"形而上者"。前者为"器",后者为"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此之谓也。中国古人的这一精妙概括告诉世人,搞文化就
反腐败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涉及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人权观念以及具体法律制度方面的差异和矛盾,处理不当会影响国际合作的有效开展。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反腐败国际刑事
摘 要 资源发现系统打破了图书馆各种资源的载体限制,实现了所有资源的一站式检索,成为业界主流的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国内外陆续出现了Summon、EDS、Primo、超星发现、维普智立方等系统。论文从元数据数量、元数据质量、系统架构与检索功能四个方面对中外文五种发现系统进行比较研究,为图书馆引进资源发现系统提供建议。  关键词 资源发现系统 外文资源发现 中文资源发现  分类号 G254.97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