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对压疮发生的影响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ao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对压疮发生风险的预测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5年1月29日和4月9日横断面调研获得全国8家三级甲等医院成人住院患者8 967例,年龄18~101岁,采用欧洲和美国的压疮现患率调研工具对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被纳入分析的8 967例住院患者中,压疮的现患率为1.68%(151/8 967),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发生率为0.89%(80/8 967)。逐步向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越低,压疮危险性越高,危险比分别为1.679(1.223~2.306)和1.372(1.191~1.931)。低蛋白者和贫血者在高年龄组(≥61岁)的比例为41.5%和40.4%;在压疮高度危险组(Braden<12分)中,低蛋白者占89.3%,贫血者占50.4%。

结论

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与压疮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压疮危险程度的一个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PCU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孤立肾肾结石患者32例,采用PCUL取石,围术期精心护理,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结石清除率,比较手术前及术后2周患者肾功能变化,评估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及疼痛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9.7±2.1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2.8±0.95)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Braden评分≤16分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方法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实际造成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包括压疮预防用具单一;压疮预防措施的执行路径不完善;特殊患者压疮预防流程不完善;未及时完善压疮风险评估内容;无图文并茂的压疮预防宣教手册发放;压疮预防知识新进展培训不到位6个方面;根据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标准化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根据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
支持护理专业引进海外人才是政府和医院重视护理工作的具体体现。本文介绍了我院护理信息化建设引进海外人才的做法,总结其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建议。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为提高引进海外人才效能积累经验。
医院获得性压疮已被公认是可预防的院内获得性不良事件,预防医院内压疮是全球共识的患者安全管理目标。许多国家都致力于研究能够有效预防医院获得性压疮的方法或技术。但由于国情、体制和文化不同,各国预防和管理压疮的方法也不同。本文分析了美国不同医疗环境下预防和管理医院获得性压疮的方法,希望对我国医院获得性压疮的预防和管理有所借鉴。
目的基于量化指标考核机制,提升护理工作的患者满意度水平。方法每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各科室方便取样3~5名能明确表达自己对护理工作感受且总住院时间≥3 d的患者参与满意度调查。以《市属综合医院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患者满意度相关的问题为主要参考依据,围绕病室的安静程度、护理人员主动交流、提供帮助的情况等重点问题,进行患者问卷调查,通过统一评分规则,对各科室护理工作的患者满意度进行量化考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介入治疗高龄患者在胆道碎石、取石、支架放置等治疗中的效果和护理启示。方法回顾18例高龄患者行ERCP术的护理配合,总结高龄患者在ERCP术中的使用技巧及治疗与护理配合注意事项和护理启示。结果18例高龄患者中13例ERCP治疗成功,4例置入支架,1例失败。结论随着科技水平及内镜医师技术提高和加强护理配合,强化安全措施是对高龄急重患者开展ERCP介入治疗取得诊
目的探讨青年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前的真实体验,为妇科病房及门诊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选取拟行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1例,从生理、心理、社会3个角度分析资料并形成主题。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得出6个主题:身体出现不适;对接受化疗产生负性情绪;对未来的不确定和不自信感;自我感受负担加重;对化疗相关知识及信息需求强烈;积极应对方式。结论青年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前期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