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齿病因分析及防治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鞫尺是一种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龋齿是牙体组织脱钙、有机质分解、牙体解剖形态溶解破坏引起的口腔常见疾病。体内体外多种因素可以导致龋齿发病。
  【关键词】 龋齿;病因;防治;机制
  1龋齿的发病原因及分析
  1.1龋齿的主要发病机制
  龋齿是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生因素很复杂。龋病是在微生物、食物和宿主等三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即:①致龋的细菌;②致龋的饮食与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③易感的牙齿龋齿发生的主要过程是由变形链球菌、某些乳杆菌和放射菌属在口腔中遇到糖,使糖发酵产生酸,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在正常情况下,人口腔里的牙菌斑的酸碱度呈中性或接近中性,而在进食糖后5~10 min牙菌斑酸碱度便迅速下降,然后缓慢回升,约在40 min左右恢复到接近中性,在牙菌斑的酸碱度下降到5.5以下时,牙齿会轻度脱矿,而当牙菌斑的酸碱度恢复到正常水平时,牙齿能够再度矿化。脱矿和再矿化如果能保持平衡牙齿就可维持健康状态。
  1.2唾液对龋齿发病的影响
  目前有资料显示,唾液成分与龋齿发病率有关,尤其与口腔中唾液流量、流速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流速快有助于冲洗牙菌斑和食物残渣,稀释牙面上的酸性产物,减少龋齿的发生。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有效的抗龋因子。另外,对婴幼儿来说,喂养方式也与乳牙患病率有关。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者乳牙患龋率、患龋者均较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的发病率低,纯母乳喂养对婴幼儿预防乳牙龋齿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1.3牙菌斑对龋齿发病的影响
  龋齿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发展过程是由浅层向深层扩展。牙齿萌出后,表面就很快有牙菌斑黏附。牙菌斑是一种稠密的、不定型的、牢固地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性薄膜,而牙菌斑中的变形链球菌能将食物中糖和淀粉发酵产生有机酸,有机酸长期作用牙齿,使牙齿脱矿而形成龋齿。这个龋患的基本过程缓慢而持久。大量资料显示,牙齿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病,出生后6个月的幼儿,上领乳前牙即可患龋。第一恒磨牙从7岁左右即可开始患龋,因此龋齿是从幼儿期就必须抓紧预防的一种疾病。
  1.4龋齿的发病过程分析
  在龋齿开始形成时,患者没有疼痛和其他不适感,当龋病发展到出现明显的龋洞时,患者对冷、热、酸、甜等刺激就较为敏感,有酸疼感。当龋洞扩展接近牙髓时,患者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感到明显疼痛。如果食物进入洞内,也可因食物的压迫而产生明显的疼痛。患了龋病以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往往细菌就会侵入牙髓而发展成牙髓炎。细菌进入牙根周围组织时,会引起牙槽脓肿,急性牙槽脓肿可引起面部肿胀,这些都是最常见的龋齿的并发症。随着牙体硬组织的不断破坏,逐渐造成牙冠缺损,形成残根,甚至牙缺失,不仅影响消化功能,甚至使健康素质下降,因此,龋齿是严重影响人类心身健康的一种疾病。
  2龋齿防治
  2.1口腔清洁维护
  科学地刷牙可以清除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应养成少吃甜食和零食,尤其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家长随时对婴幼口腔卫生及牙齿发育生长情况进行监护,尤其是父母亲有龋齿者更应该加强防护,避免唾液交叉传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2氟化物的应用
  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可以起到防龋的作用。使用含氟牙膏是比较经济实惠的方法。另外还可倩氟化水、含氟漱口液等。
  2.3窝沟封闭剂的应用
  双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有许多微细的窝沟,窝沟内部有微生物和食物残屑。由于窝沟太细,牙刷不能达到窝沟底部,因此窝沟易发生龋齿。窝沟封闭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残屑在窝沟内堆积,从而可以预防窝沟龋的发生。一些医疗单位采取窝沟封闭防龋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2.4免疫制剂的应用
  经过多年来的研发及探索,以及对口腔免疫系统的进一步认识,具有高效免疫活性的抗致龋菌鸡卵黄免疫球蛋白和防龋疫苗将逐渐走向临床。免疫制剂的应用大大加强了抑制口腔致病菌,增强机体防龋的能力。
  2.5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合理应用与补充
  如果在牙齿生长发育期合理的补充钙,铁、磷、氟及维生素D等对牙齿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会防止牙齿钙化不全,牙质受损,增强牙齿硬度和韧度。
  世界卫生组织把龋齿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所以防治龋齿刻不容缓,龋齿的预防要从各个致病因素着手。从牙胚在胚胎期生成就开始加强孕妇的孕期卫生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哺乳期科学喂养,注意口腔护理,使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提高牙齿抗病能力。牙齿萌出后要随时检查,采用综合防龋措施预防龋齿的发生,发现问题早治早防。
  
  参考文献
  [1]季成叶.1995年中国学生龋患流行病学研究系列报告.中国公共卫生,1995,15(2).
  [2]董德慧,王东川,杨芳,等.医科大学学生常见牙病调查与分析.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8,19(1).
  [3]刘忠岐,侯铁舟,阮建平,等.陕西省6岁和12岁儿童患龋情况调查分析.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9,20(1).
  [4]石炜,时清,郝世雄,等.儿童唾液成分与龋齿关系的分析.北京口腔医学,1998,6(2).
  [5]谭艾贤.窝沟封闭防龋的临床研究及护理.南方护理杂志,1998,5(6).
  [6]马宏.氟化物对口腔微生物的生物学作用.北京口腔医学,1998,6(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以及防范基层医院护患纠纷发生的预防措施。方法:从基层医院当前现状分析其缺陷与不足,并总结可能造成护患纠纷的因素。依照其存在的缺陷因素,逐一调整并制定可行性的预防及改进方案。结果:基层医院的护患纠纷日益突出,亟待解决。我们要认清基层医院现有的问题所在,根据问题有针对性的处理,这样才能从根本彻底降低基层医院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基层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仍处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以及通过科学的护理后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统计了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观察他们的意识状态、反应性、肌张力、惊厥和颅内高压;通过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和药物治疗护理,统计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科学的护理,30例患儿治愈22例,好转4例,死亡4例。结论:熟练掌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症状,进行科学的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患儿的死亡率。  【关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肺炎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促进病情转愈,降低患儿死亡率。方法:对我科今年以来60例新生儿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新生儿肺炎治疗整个过程的观察及悉心护理,有效的促进疾病康复。结论:及时准确的发现和掌握疾病发展的进程并给予妥善的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护理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的
期刊
【摘要】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甲型H1N1流感的群间传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护理程序的应用,分析生理和心理兼顾的整体护理方法对围术期妇产科患者的作用和帮助。方法:选取1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身心兼顾的整体护理方法,对照组仍使用以往的常规护理,对比论证整体护理方法的重要性。结果:实施整体护理后,观察组在恐惧、焦虑、害怕疼痛等反应方面明显改善。其中对照组20例(40%)产妇产生焦虑情绪、术后出现疼痛呕吐等现象。结论:身心兼顾的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矽肺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健康指导内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0例重症矽肺病患者的资料,总结其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患者健康宣教的内容。结果:经分析,重症矽肺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氧、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及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休息、饮食、呼吸道管理及病情控制等指导。结论:对重症矽肺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与
期刊
【摘要】为了探讨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的预防及护理,通过对46例患有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药物护理和心理护理,使患者的病情的到有效控制和改善。可以得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病综合征并发血栓患者的病情改善和治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病综合征并发血栓;血栓;护理体会;静脉血栓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38例卵巢过度刺激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来探索该病症最有效的护理手段。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护理,对于护理效果和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果。基本的护理手段包括:心理健康护理,病情的实时监控,保证经脉畅通,防止和纠正低血容量问题,保持身体内部环境平衡,监控数据的测量和记录,建立平衡饮食,会阴部的护理以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工作。结果:实验组患
期刊
【摘要】探讨妇产科采用横切口内皮缝合法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400例采用横切口内皮缝合法治疗的患者资料,观察患者缝合后的效果,分析此方法的优势及注意事项。结果 400例患者术后均无需拆线,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无感染情况发生,无伤口液化、裂开等并发症,其切口均在I期愈合。结论 采用横切口内皮缝合法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其效果较好,切口恢复快,符合女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外用盐酸环丙沙星药液治疗小伤口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输液剩余注射用盐酸环丙沙星药液外用于小伤口,通过常规换药治疗伤口并观察疗效;结果:通过外用盐酸环丙沙星药液,伤口未发生感染,愈合良好,疗程缩短;结论:外用盐酸环丙沙星药液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增强疗效。  损伤病变在生活当中中非常多见,有轻有重。软组织小伤口更为常见,临床通常分为3类,即清洁伤口、污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