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学者:纾解中日困局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90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日综合国力的扭转和国际形势变化,两国回到中日邦交正常化初期的友好状况已经很困难。但长期来看,到中国综合国力超过日本,并且日本人习惯了这种状态时,中日关系就会缓和。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邻却并不亲近。历史与现实问题的交集让中日围绕一方海岛的争端迅速演变成两国的对立。
  中日邦交正常化毕竟跌宕起伏地走过40年。面对难解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还有未来的抉择,中日两国应如何纾解当前的困局?《中国新闻周刊》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高洪、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刘江永。在学者的声音中,可以呈现中日关系的深层纠葛与出路。
  三大共识不能被冲击
  中国新闻周刊:中日双方围绕历史和主权等核心问题的争辩几乎从未终止,但中日又这样跌宕地走过40年,是什么力量支撑了中日关系40年的正常化历程?
  高洪:中日是邻国。邻国搬不走,只能面对。中日经历了两千年友好,五十年不幸。两国充分认识到只有和平共处、战略互惠才能实现互利双赢。在处理两国关系问题上,注重和维护大局的人是中日关系平稳发展的“支点”。
  刘江永:日方在恢复邦交正常化谈判时,在侵略历史、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上都同中方达成共识。中日两国都认识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两国的需要。这40年来,民间的交往和友好也是支撑中日友好的重要力量。
  中国新闻周刊:“政冷经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中日关系的“二元”常态,中日之间除经济交流外,还有无共同利益点?
  高洪:中日两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有一致性,经济发展互补,在历史文化渊源和价值观深处也有相通的东西。如果这些因素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稳定中日关系。但前提是中日两国必须相互认识对方以及彼此的重要性。
  时殷弘:如果中日双方能够遵循中日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中日关系可以健康发展。但双方关于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的三大共识不能被冲击。一旦最基本的三大政治基础被冲击,双方的其他交流也势必受到冲击。
  纠结的利益:日本何去何从?
  中国新闻周刊:日本国内政党政治对中日关系有何影响?是否可以说日本国内选举绑架了中日关系?
  高洪:自民党通过长期的磨合试错,有一套处理与邻国外交问题的章法,政策上有历史纵深和连续性。比如,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虽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很强硬,但又能抓住与中韩经济合作的机会。
  2004年,7名中国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小泉没有采用国内法判罚或扣押中方人员,而是“强制遣返”。这样小泉在国内也找到了面子。这种外交套路比民主党新生代技高一筹。
  民主党的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来自老自民党,主张同亚洲国家改善关系,减少对美国依赖。但民主党内错误地吸取了鸠山与中国亲近的教训,大幅转向美国。但美国不可能为日本得罪中俄等国,民主党少壮派的强硬外交已在实践中碰壁。
  时殷弘:目前,在野的自民党跟小泉纯一郎以前相比,无论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民族主义行为,以及亲美立场方面,都要右倾得多。除了选举之外,日本在领土争端中一惯的蛮横态度也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
  刘江永:民主党和自民党的内政外交政策大同小异。民主党执政后,执政基础薄弱,缺乏经验。加之外务省和防卫省发言决策权的上升,部分强硬派坚持钓鱼岛主权“争议”不存在。这造成一旦中日之间发生钓鱼岛争端,外交应起到的作用消失。日本右翼利用钓鱼岛争议煽动民族情绪,钓鱼岛问题迅速演变为两国民众间的对立。
  中国新闻周刊:野田政府试图在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问题上脚踩两只船。两个自贸协定有无冲突?
  高洪:试图脚踩两只船,反映了日本的纠结。日本既要直面亚洲邻国发展的机遇,又要考虑到美国给予的战略空间。我们期待日本国内理性的声音。因为东亚的发展最终只能靠其成员国家来解决。在实际操作上,中日韩合作比TPP更实际,TPP是美国全球战略构想的一部分,不会很快迈出实际步伐。
  刘江永:美国提出TPP,但日本加入后,其农业发展会面临危机。即便日本出口企业支持加入TPP,但野田政府只是托辞研究,没有迈出实际步伐。日本未来会思考自己的经济基础在哪里?中国的选择应多元开放,哪个合作体制有现实意义就加入哪个。
  美国的两手策略
  中国新闻周刊:东亚的三场岛屿争端(日韩“独岛”争议、日俄北方领土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牵动了本地区国际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高洪:国家间关系是立体、多层面的问题。外交格局不是针对某个国家,而是与外部世界的总体平衡与联系。9月底,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参加联合国大会时,要提出日本和邻国外交的措施。这体现了日本现在的困境,但措施能不能取得成效,最终要看日本的诚意。
  时殷弘:这几场东亚岛屿争端的主角都是日本。这些争端中,都体现出日本采取的顽固姿态。这几场岛屿争端中,最危险的是中日钓鱼岛争端,包含军事对抗和冲突的可能性。
  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底,美国宣称重返亚太,美国防长帕内塔9月访华提“再平衡”。日本则期望加强日美同盟,中国该怎样应对美日的战略转变?
  高洪:中美关系、中日关系都有其基础,美日合作不可能是铁板一块。日本的国家利益不是要给美国当助手。美国政策随着中国的发展可能有变化。帕内塔此次访华说辞较为温和,还提出中美军事演习。当然中国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美国的两手策略和日本的期待并不一致。
  时殷弘:美国的政策客观上鼓励了日本右翼窃取钓鱼岛。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没有宣布钓鱼岛主权归日本,美国也非常担忧中日可能的军事冲突。中国可以争取美国,限制日本的一意孤行。
  刘江永:美国的对外战略模式是通过军事优势获取其世界领导地位。美国的战略模式不改变,不可能理想地解决东亚的问题。中国要认清美国态度的复杂性,不要受外部干扰,坚持稳步前行。
  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再破冰
  中国新闻周刊:根据中日两国共同实施的“中日共同舆论调查”,中日两国都有8成公众对彼此“印象不好”。中日民间的互动问题何在?
  高洪:中日邦交正常化初期有一段“干杯外交”,但那时国家关系并不成熟,只是有共同利益牵动。如今历史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发展让日本警觉。日本右翼转移国内矛盾的目标就是中国。
  认识多了,冲突也多了,国际形势也出现变化,回到邦交正常化初期的友好状况不可能。但长期来看,中日综合国力目前处在扭转期。到中国综合国力超过日本,并且日本人习惯了这种状态时,中日关系就会缓和。
  中日关系全面改善单靠政府间的政治文件是远远不够的,两国关系的根本改善取决于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接受。民间关系的改善将给两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提供根本基础、约束和规范。
  时殷弘:目前中日关系的困局主要源于日本政府的恶劣态度,阻碍了中日友好交流。很难期待中日关系有全面的恢复和发展。我们还是寄希望于日本的公众理解,认清右翼的所作所为,还要耐心地向日本公众宣传钓鱼岛的真实情况。
  刘江永:钓鱼岛争端对中国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挑战是,周边国家可能联合美国牵制中国。机遇是,日本首先挑起事端,海监船、渔政船有了执法作业的理由。对于中日关系,中国人要把钓鱼岛为什么在法理和历史上是属于中国的相关依据,不断地、全面细致地向日本公众做长期不懈的说明。
其他文献
他曾掉进粪坑,曾被小学开除,曾认为发表处女作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他从中国极其平凡的小村落里眺望世界,然后反观中国。  “我觉得,得了这个诺奖或没得这个诺奖,不会改变我的做人风格,也不会改变我的写作风格。”10月13日上午,莫言在高密市翰林苑小区的住所里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说道。  获奖之后,莫言似乎成了“万能的”,据说他的获奖甚至拉动了某些股票价格的飞涨。众多问题向他抛去,关于对毛泽东《在延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企业,保障能源安全是其首要责任。当国家遭遇突发需求的时候,中国石油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2009年底,国家发改委表示,目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从各国经验看,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0%是一条“安全警戒线”。  在此形势下,人们把目光纷纷投向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的能源类央企。他们,总是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被寄予厚望。  在国有企业的舰
随着第二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农民工”制度必将终结。问题在于,政府能否对于蓝领劳动力主体的这一价值观变化作出明智的回应,迅速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城镇化。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都出现回暖迹象,至少沿海新兴工业区如珠三角等地的企业接到大量海外订单,让他们苦恼的是,招不到充足的工人。有消息说,珠三角地区缺工超过200万,部分企业的生产线已处于停工状态。  这几年来,每年春节过后都会出现“民工荒”
西方的援非项目主要是在做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培训,促进民主良政,没有实际的经济效益。而中国的援助绝大多数是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是为了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7月31日至8月10日的11天时间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跑遍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六个国家。8月1日,在其此次非洲行的第一站塞内加尔,希拉里在一次演讲中“警告”非洲国家领导人须与负责任的外部国家合作。  “警告”显然是在影射中国。美联社在评论
从2009年初国家药监局发现江苏延申问题狂犬疫苗至今,先是这家药企股权易手,继而是来自药监局管理层一系列人事任免,种种迹象表明,疫苗行业或许到了一个不得不整肃的转折点    位于长江之滨的武汉生物研究所最近门庭若市。因为他们是全国唯一的狂犬疫苗鉴定中心。最近一阵子,很多外地人跑来这里检测,甚至有人坐飞机来,他们担心自己曾经注射的狂犬疫苗是不是“存在问题”。  对于狂犬疫苗“存在的问题”的恐慌,最初
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违法问题,一方面要调整土地政策,解决对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既治标又治本,才能明显转变土地违法现状    7月7日下午,国土资源部联合监察部正式通报2009年度地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处理情况。   多达73人的官员问责名单并未给这场持续一年多的问责行动带来更多掌声,公众对此次问责“层级过低”,“处罚过轻”的质疑不断。有媒体评论称,“温柔问责,是我们更
哪里才是世间最美的墓地?  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看来,答案既非阻挡拿破仑远征的埃及金字塔,也不是让所有女人艳羡的印度泰姬陵,而是隐藏在俄罗斯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的深处——庄园的主人,就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列夫·托尔斯泰。  1928年,在一次俄国之旅后,茨威格动情写下散文《世间最美的墓地》。80多年后的一个秋天,我们奔向俄罗斯,寻访托翁墓地也成了我们此行最美的旅程。  从莫斯科往南驱车,3个小时后可抵
地面沉降之困  当中国的城市正竭力向上发展,农村正拼命追求高产的时候,却没想到脚下的土地,已不堪重负,正悄无声息地下降。华北平原在下降、长江三角洲的一些地方、汾渭盆地也在下降,地面沉降的范围还在扩大。不能承重的土地之下,是急遽下降的地下水水位。而如何控制地下水的过度攫取,又牵涉到多个部门,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难题。与各种突发性灾害相比较,人们也许很难察觉到这种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缓变性地质灾害”,然
“中国需要一个更加弹性的汇率制度,或者叫更加浮动的汇率,增加汇率的浮动性,适度减少央行干预的力度和程度,让汇率的变动更好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第一季度业绩考核结果出来的时候,供职于人保财险天津分公司的白晓轩对着墙上的表格摇了摇头。他所在的国际业务营业部没能完成任务指标,原因很简单:国际部签订的保险合约大多以美元计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  “按照签约时候的汇率原本是可以完成任务的,” 白晓
2011年,诺贝尔奖在中国比任何一年都要预热更早、升温更高。在诺奖公布前夕,随着81岁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中国国内舆论普遍宣称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以至于在10月3日,首轮揭晓的诺贝尔奖宣布当日,国内有媒体以“屠呦呦能否获诺奖今见分晓”为标题,吊足了中国人的胃口。然而,当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欧美三位免疫学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