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畏浮云遮望眼 怀握瑾玉待日华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鉴赏从总体上来讲应该属于一门文学艺术,在这一范畴中,更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在这一过程中,针对相同的诗词内容,会由于人不同的知识积累、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理想情怀,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以及心理感受,这样一来才使得古诗词鉴赏发挥作用,使学生能够领会更高层次的情感和意境。针对高考试题中的古代诗歌鉴赏,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引导,明确教学的整体思路,只有在明确思路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把握閱读鉴赏的重要意义。针对古诗词的鉴赏,由于没有完整的故事背景,语言方面又与散文不同,十分简略和跳跃,内容也十分委婉含蓄,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意象是古诗词的精髓,代表着一首诗词的灵魂,只有对意象进行充分领会,才能够对古诗词进行全面把握。在教学实践中,针对高三学生古诗词专项训练的情况,可以在古诗词鉴赏中采用“三看”的答题模式。
  一、看诗题
  题目是作品的灵魂,是情感的凝结,是内容的概括。通过诗词的题目,学生能够初步感知一首陌生诗词的大概内容,能够感受诗词的意境,能够了解诗人的情感动向。如, 2014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暮春》(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通过这两首诗题中“暮春”一词,学生大体能够感受到:作者不是描写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的景象表达伤春之愁、流年之叹,就是描写春意盎然、百花阑珊的春景表达幽美恬静、珍爱生命之感。因为在古诗词中,“暮春”这一意象通常被赋予这样的情感。
  二、看作者
  在古代诗词鉴赏中,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不同诗人各自有不同的人生遭遇,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因而反映在作品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如,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李白豪放飘逸,浪漫洒脱,不拘一格;白居易通俗易懂,现实平实;李商隐情思悠悠,清丽而耐人寻味;辛弃疾豪放雄浑,荡气回肠;苏轼豪放洒脱,飘逸不羁;等等。如,2014北京卷,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如果学生知道杜甫一生的经历,了解他长安十年遭遇的愤懑,就不难解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了: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的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以及因此产生的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但对学生来说,考场展现的试题中,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是学生所熟知的,有的试题,作者会是无名氏,用这个方法就无法确定诗词的思想感情了,所以,学生还必须会使用其他的方法和策略。
  三、看后面的注释
  诗后的注释,往往会提醒学生注意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遭遇、应用了什么历史典故等,这些都是学生体会和感受这首诗的暗示和钥匙。如,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通过诗后注释,再结合作者本人的经历和人生志愿,不难感受到这首诗的主旨: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自己对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含蓄地表现了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其他文献
高中生鉴赏诗歌,或毫无头绪,或浅尝辄止,或风马牛不相及,诗歌的丰富意旨与优美情趣,却成了学生心中的痛。如何提高高中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深入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呢?  一、“六看”以求点  高中教师都懂得引导学生“六看”,即一看标题,二看作者,三看小序,四看注释,五看意象,六看情感关键词。但“六看”以后,学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相信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都懵然不知。因此,中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低下,与教师的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任,而且是令很多教师感到为难的重任。让学生学会轻松、自由、流畅地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出颇具文采的文章,这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好的。  当前很多教师的作文教学过于看重技巧和技术性层面,对学生的真实生活、真情实感、性灵的自由抒发忽视太多,以致学生作文内容空虚,甚至虚假矫情,无病呻吟,虚无缥缈。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记入手,把学生的日记与作文联系起来,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期刊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大多数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实际的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词汇、朗读、思维、表达各种能力都得不到提高。  一、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  (一)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衡量我们的阅读教学  从识字方面来说,小学阶段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之后,还是会有很多学生出现字词写得不正确、不端正的现象,一篇作文中错别字比
期刊
学生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否快乐,是否有所收获,都是由教师来调控和掌握的。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课堂上快乐学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情”为首  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所以教师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每节课上,无论教师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都应该
期刊
长期以来,作文评改机械地重复着“教师改,学生看”这种事倍功半的模式,许多学生也只看评分或批语,老师的汗水几乎白费。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习惯于使用“语言优美、描写细致、结构完整、中心突出”之类缺乏针对性的批语。教师的评改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学生文章,势必就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写作的个性和创造力被扼杀,缺乏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这种作文评改模式已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的发展。根据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及
期刊
语文学科具有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有利因素,有效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馀力”,才是学习文化。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或思想品质教育,这不仅是应尽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
期刊
绘本作为儿童的“人生第一书”,被公认为是最适合孩子早期教育的读物。它通过美轮美奂的绘图,给孩子带来视觉的享受;它用简洁的语言阐述深刻的内容,图文相辅相成,具有较高的审美艺术价值,对孩子思维、语言、情感的发展及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美国教育家杰姆·特来里斯一生致力于幼儿的智力研究,他倡导父母为孩子每天朗读二十分钟。如果父母真的能以绘本为载体,每天带着孩子高品质地阅读,定会收到意外的惊喜。那么,
期刊
当前,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优化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但是,合作学习并非单向意义上的把成员结合在一起的共同学习,关键在于互助——即建立积极的互依关系,参与互动的合作学习活动,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各抒己见,没有共识。在有些合作中,学生只顾表达、坚持自己的观点,却不去认真倾听,不会从他人的观点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去修改
期刊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一般是由教师介绍作者、课文背景,然后通篇翻译,学生记笔记,最后是教师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长期用这种方式教学,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大减,学习效率低下。而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占有一个很大的比重,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师生共探”的教学思路,效果显著。  一、初探课本,充分预习  学生的课前预习,一般都没有明确的目标,要么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