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课堂教学反馈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益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反馈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促进教与学和谐统一、强化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反馈时机,明确反馈目标,定位反馈对象,以体现反馈的及时性,增强反馈的实效性,提高反馈的参与度。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反馈时机 反馈目标 反馈对象
  教学反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影响的一种检查、了解,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信息交流、传递和相互作用。它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促进教与学和谐统一,优化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在进行着教学与反馈的活动。教师务必掌握课堂教学反馈技术,利用教学反馈调整与改进教学,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获取最大收益。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与实施。
  一、把握反馈时机,体现反馈的及时性
  课堂反馈要把握时机,体现反馈的及时性。及时反馈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当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及问题解决正确与否、进步快慢程度如何等情况后,可以激发自己学习的信心,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进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明确努力方向。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笔者创设情境,安排了念青蛙儿歌的教学,然后引导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其中的数字,根据反馈及时引导:“在这些表示数的方法中,哪些你看懂了?你觉得哪些方法很好,哪些还需要改进?请说说你的理解。”教学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多地给提供学生思考的时空,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用字母表示数”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中。学生各抒己见,多人反馈,互相补充。笔者鼓励学生大胆阐明自己对用字母表示青蛙嘴、眼睛、腿的数量的理解,及时捕捉学生具有鲜明个性及创意的反馈。学生反馈的有效信息,暴露了学生的思维,使笔者能够适时了解学生用字母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尽管学生的观点不够完善,思维不够严密,但其中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引导,经过师生的交流与点评一定能点石成金。对于反馈来的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或错误,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在对同伴答案的关注与评价中引发思考,及时得到指正与改善,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热情。
  二、明确反馈目标,增强反馈的实效性
  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通过教学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状况,也可以检测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是不是有效,从而运用反馈来的有用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譬如,一教师执教《认图形》这一内容,为增强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执教者设计了摸、围、摆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考,但由于呈现的方式不够巧妙,安排不合理,学生只是知道了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对多边形还是缺乏感性认识,也没有在操作中感受到多边形的变化。教师没有加以说明,反馈目标不明确。笔者在教学“认图形”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了摸四边形、发现四边形特征、折纸、剪纸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把四边形变成五边形,再变成六边形的过程,沟通了多边形之间的联系。最后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多边形,彰显了创造性。事实证明,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是有成效的,学生在摸、折、数、说、围等一系列活动中,在感知多边形的特征的同时,感觉图形的联系和变化,也促进了智慧的生成。笔者在把握好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有意义的动手、动脑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的课堂彰显着灵性,洋溢着活力。
  三、定位反馈对象,提高反馈的参与度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应体现出“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特点。真实而有效的反馈有助于互动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深入一些教师的数学课堂,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在某几个学生发表意见后就匆匆收场,反馈的对象只是个别学生,没有给其他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展示,教师错失反馈良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将知识探索中信息的反馈、巩固练习中学习情况的反馈交由优等生完成,而自己却没有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对于后进生存在的问题关注不够。事实上,目前许多教师上课还是在完成预设备课方案的流程,在执行教案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的了解,不能随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造成课堂反馈把握不当,影响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全班学生都定位为反馈对象,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反馈,从尽可能多的学生中得到反馈信息,提高反馈的参与度。例如,笔者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课上能涉及多层次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信息反馈,尽可能让多名学生参与反馈,学生互相传递信息,互相补充,互相借鉴,清楚表示出了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应回避问题,要顺着学生的思路随时调整教学,反馈的学生人数多,反馈面较广,获取信息就全面而真实。关于信息反馈,教师更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对这类学生的关注,有助于教师了解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个别现象,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关注后进生、呵护后进生,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发展状况,不断予以认可与鼓励,将其进步的事实反馈给后进生本人和全班同学,能够树立其自尊心,激发其自信心。
  课堂教学体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和生成性,教学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变数。教师必须以敏锐的目光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信息,再及时进行评价、反馈,并根据反馈调整好教学进度,从而改进教学策略,增强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李玉华,徐斌艳.课堂教学师生教学对话的策略分析[J].小学数学教师,2006,(03).
  [2]耿银付.让教学反馈贯穿于数学课堂[J].考试周刊,2010,(11).
其他文献
县级局是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面负责履行行业职责和地方党委义务的实体部门,是党在行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县级局党建工作与否直接影响着全行业
期刊
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中国逐渐走进国际,使用英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对于促进对外交流,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读懂各大信息起到很大的作用。学英语不只是为了国际化的需求,更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文章首先从基础管理、目标管理与质量管理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循序渐进式的高校后勤物业规范化管理模式,最后结合高校后勤集团的社会属性,提出了后勤服务标准化实现路径:服务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给予杜甫的评价,杜甫一生坎坷,然而笔下有波澜.论文从郭沫若给杜甫的评价出发,再次回溯杜甫这传奇的一生.
化学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这要重视研究学生学法,加强教与学双边活动,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从思想上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学习兴趣受多种因素影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作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有效课堂提问的方式,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提问方式 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主动的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
患者,女,34岁,因反复左上腹疼痛7个月于2000年6月5日入院,曾先后多次到地市级、省级医院就诊,未确诊。无外伤史。体查:体胖,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
本文主要通过教师有效备课,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论述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