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了,如何消弭与孩子的“代沟”?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那些在英土生土长,接受西方教育的年轻人,要他们完全理解父母的思想态度当然不容易。报告说,受访青年普遍觉得父母对他们的学业过分紧张。他们担心子女以后如何在社会上竞争。结果在子女选择学科可能会尽力影响他们的决定。
  “华人心理保健协会”的报告认为,要搞好两代之间的关系,华裔子女应更深入了解及体会父母以往的生长背景。协会说虽然报告讲出了华裔少年的心声,但社会亦不可置父母感情于不理。
  移民到国外之后,如何与下一代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是为人父母者面临不小的问题。东方传统与西方文化之间,汉语与非汉语之间,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种种因素的总和,使得原本不移居海外也会遇到的所谓“代沟”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从而也使得消弥代沟的努力增加了难度。
  笔者对移民海外的华人家庭及教育专家作了一些采访,汇集了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华人移民家庭的一些共同问题。
  
  加拿大:爱而不得其法不会快乐
  
  很多父母以为,他们放弃原居地的高薪厚职和舒适生活移民加拿大,完全是为了下一代;但子女的表现却未如理想。这些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徒然令子女留下阴影。
  儿童心理学教育工作者冯琦表示,移民要承受生活、经济、语言以及个人发展等多方面的压力。家长牺牲愈高,对子女的期望就愈大。两代之间的磨擦与冲突如果恶化,一旦子女等到18岁离开家庭,部分家长就会崩溃。
  父母要求太高,会令儿童丧失自信心。曾任多伦多教育委员的谭润棣认为,成功并不局限于狭义的学业成绩。教育是要培养个人有独立的人格。
  移民的第二代接受本地教育,加上每日长时间与同学和朋友交往,很容易接受新的文化以及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但家长却仍然停留在高高在上的心态。谭润棣说,父母应该反省,多了解环境。到了11、12岁的反叛期,更要特别小心;如果感到两代沟通有困难,不妨让亲友从旁协助。
  冯琦指出,中西文化对儿童的认同有很大差别。西方文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儿童,并且着重个人发展。父母认为关心是爱,每事必管,十白子女犯错而事事代为作主,以为是为子女着想。在学校和社会都被平等对待的子女,自然就觉得不被尊重。子女抱怨父母只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但却以框框限制心灵的空间。于是出现反抗的情绪。而且过度关心亦令子女无法从错误中学习。因此华裔儿童在认知和心智成长方面都较西方儿童慢。
  她说,部份家长较缺乏公德意识,接受西方教育的子女就有更强的团体意识、公德心和同情心。假如子女对父母的行为感到羞耻,就不愿意与父母交谈,亦不会尊重他们。家长必须融入社会,学习西方文化,进行自我教育和提升,才不会与子女的生活格格不入。
  
  澳大利亚:并非不可逾越的“代沟”
  
  作为南半球国家的澳大利亚,近10多年来已成为了不少华裔移民除美加之外的热门移居地,特别是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的悉尼的华裔移民家庭,实际上已比较容易让子女接触到传统的中华文化,因为以宣扬多元文化为国策的澳大利亚,在各民族的文化包容上,已是做得非常之出色。
  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华人移民家庭中的“上一代”,多数在移民前于祖籍国生活了颇长的时间,对传统中华文化的认可是根深蒂固的。移居海外之后,面临着的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上,他们较多是既保存着中华文化传统的国粹,又乐于接受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但作为他们的子女,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出生的“ABC”们(生于澳大利亚的中国人),在接受澳大利亚“西化”教育的同时,一般对传统中华文化的认知较为困难,除了语言的障碍之外,在他们生活成长的过程中,能否有效地接触并运用中华文化,家长是否为他们营造了这样一种环境,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英国:多沟通多解释兼顾子女心声与父母情感
  
  据伦敦“华人心理保健协会”的报告显示,对移民英国的华裔家庭来说,两代的代沟问题比一般人想象来得微妙,来得更难处理。
  协会访问了5名年届16至18岁的华裔青年,他们均是在英国土生土长的第二代华裔移民子女。访问是要了解在华裔家庭中,源于文化及两代间的障碍所引发出的问题等。
  报告指出,两代间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可以是构成沟通出问题的重要因素。报告说:“传统中国文化将敬老放在重要位置,这个观念有令老一辈难于接受‘他们会错’的事实。另一方面,我们惯常指望生活在西方的年轻人挑战旧观念及求创新。他们很难明白为何老一辈如此固执、愚昧及不肯承认错误。”
  对于那些在英土生土长,接受西方教育的年轻人,要他们完全理解父母的思想态度当然不容易。报告说,受访青年普遍觉得父母对他们的学业过分紧张。他们担心子女以后如何在社会上竞争。结果在子女选择学科可能会尽力影响他们的决定。
  “华人心理保健协会”的报告认为,要搞好两代之间的关系,华裔子女应更深入了解及体会父母以往的生长背景。协会说虽然报告讲出了华裔少年的心声,但社会亦不可置父母感情于不理。
  
  温哥华市:孩子长大后会感激父母
  
  对于移民温哥华已13年、来自中国香港的David曾说,与两个子女之间的代沟一直是令他头痛的问题。
  David的大女儿今年17岁,就读卑诗省顶尖的私立女校CroftonHouse;小儿子今年11岁,就读私立天主教小学。两个孩子功课很好、课外活动表现亦极出色。
  他与孩子闹僵时他们会突然冒出一句:“Don'texpectmetobeChinese!(别指望我会做个中国人!)”对孩子们来说,做个中国人就是与众不同、是他们朋友眼中的“非我族类”,难以和别人打成一片。他认为在北美长大的孩子自我中心特强,要求许多自由和权利,但却较少顾虑和体谅别人:“举个例子,他们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开始与朋友煲电话粥,不会考虑这样做会骚扰到家人。”
  本身毕业于夏威夷大学、喝过“洋墨水”的David说,他不认为代沟的问题可以解决,做父母的只有希望有朝一日孩子生活经验丰富了,最终明白父母的苦心。
  另外,1岁时已经举家从香港移民温哥华、目前在温市一家商业促进会任职的关嘉丽说,她和妹妹若约会非华裔或非亚裔的男友,父母一定会不高兴。
  关嘉丽说:“幸运的是,父母从未强逼我们去做一些我们不喜欢做的事,虽然他们一向高度建议我们上大学。就算我在大学时主修心理学,他们也不反对,只是对心理学可以引我走向哪一类的专业前途感到很好奇。”
  从忙于寻找身份认同、建立自我形象的青涩日子走过来,关嘉丽说现在的她愈发能体会父母当时为什为常常把“中国人不会做这样、中国人不做那样”挂在嘴边,亦明白到这些始终是她的文化背景的一部分。就连小她一岁、和白人结婚、现住国外、但当年同样反传统的妹妹,也会不时打长途电话回来,问母亲中国人如何过某某节日的问题。所以,关嘉丽认为当孩子长大,尤其离开父母独立之后,对父母当年的管教方式更会心怀感激。
  
  旧金山市:培养亲子对谈习惯
  
  旧金山市列治文区心理辅导中心主任李伊洄博士强调,“文化差异”是造成华人家庭代沟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她也建议华裔父母应该更加耐心倾听子女的心声,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李伊洄博士表示,华裔家庭普遍面对的问题包括:沟通方式出现问题、文化冲突、没有时间进行沟通及谈话、父母无法找到有效的谈话方式与子女交谈、利用子女作为夫妻之间的传话筒、不愿耐心倾听子女心声、使用非语言的负面沟通方式,还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共同的语言等。
  李伊洄博士分析,由于很多华裔移民父母都没有太多时间与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两者之间也缺乏合适的谈话主题。许多华裔子女都怨自己的父母太喜欢拿他们与其它人的子女做比较,或者是非常唠叨,令他们感到不耐烦,或因语言所限无法真正充份沟通,因此出现代沟。
  为了解决华裔家庭之间的代沟问题,父母应该尽量找时间与子女聊天交谈、培养固定的亲子对谈习惯,并尽量谈论亲子之间都有兴趣的话题、适时给予子女建设性的评论与建议,并让子女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赞美代替批评、倾听子女心声、表达对子女的关怀、以温暖及充满关心的方式来进行诚挚的谈话。
其他文献
日本成田市,位于东京首都圈东侧的千叶县北部,很多人知道这里,是因为成田国际机场。成田国际机场建成、启用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主要承担国际业务,世界各地来日本,或经日本转机去其他国家的人,绝大部分都要经过这里,随着客流量的增加,如今已成为日本第二大空港。其实成田市不仅是日本的空中门户、交通枢纽,还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禅音袅袅的古城。  不久前利用在日本转机的机会,我走进了这座仅10万人的小城。
期刊
遗世独立的美丽伊甸园  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是世界第四大岛,面积59万平方公里,人口1900万。2011年7月,记者一行应邀到这里采访,刚登上这座岛屿,就被当地的瑰丽景色所震撼。只见洁白无瑕的海滩安祥地延展;一艘接一艘离港出海的帆船划破清晨宁静的天空,也挑开了蔚蓝色的印度洋海面;面包果树和其他叫不出名字的热带树木融合成深深浅浅的绿色,和湖泊、悬崖峭壁重重叠叠,
期刊
迷上“如履薄冰的艺术”  刘丽1985年出生在河南义马市,双鱼座的她是一个颇具文艺气质的浪漫女孩。17岁那年,刘丽很偶然地在网上看到一幅图片:一位外国老人,手里拿着一枚即将雕刻完成的鹅蛋作品,正聚精会神地创作着。鹅蛋上的精美图案像磁石一样,迅速吸引了她的目光,“居然能在又薄又脆的蛋壳上,创作出如此精美绝伦的作品?!”女孩当时就被震惊了。  这位老人名叫弗兰茨?格罗姆,是斯洛文尼亚大名鼎鼎的蛋雕艺术
期刊
在土耳其随处可以看到精美的瓷器和陶器,陶瓷制品已成为代表土耳其文化特色产品。    经过手工艺人熟练的技法,一件瓷器雏形就完成了。别看这位师傅长得五大三粗,手法那是相当细腻,眼神也异常专注。    在卡帕多西亚的陶瓷生产作坊里,我和同行伙伴一起欣赏到了一件完整瓷器所必须具备的制作过程。这些成型的器皿还要再经过干燥。    上釉,将瓷胚浸泡在釉浆中,为了其均匀,这位师傅又用杯子顺着瓷胚慢慢浇釉。  
期刊
李强,1960年出生,现定居美国。职业医生,在国内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十年,为中国中医学会、康复医学会、人才研究会会员,入录《当代中国骨伤人才》一书。发表专业文章十多篇,多篇论文在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中国儿童发展研究会获奖,合作编写的《中医急诊医生手册》在国内出版。1993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奖学金,以访问学者赴美留学,从事“骨质疏松症”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美国学术会议交流发表,美国骨矿研究学会获奖
期刊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现在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给家长灌输的一种理念,致使许多家长在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实行胎教,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让他们学习小学的课程,上小学又让他们储备中学的知识量,孩子们累得苦不堪言。成都有一对父母,他们让孩子学做蜗牛,一步步慢慢爬。他们的“三步慢教法”让一个许多人认为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16岁留学美国,21岁就被当时全球最大的电脑戴尔公司聘用,24岁成为戴尔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全
期刊
最近发现有很多朋友咨询申请留学日本研究生的问题,所以笔者整理了一些基本材料供大家参考。  一、什么是研究生  由于日本的教育体制与中国略有不同,日本所称的“研究生”并不是国内意义上的“硕士”。实际上只是大学、大学院的旁听生或履修生,很多时候我们也把日本的“研究生”定义为:硕士预科生。日本的“研究生”编制不一定属于硕士生院,实际上很多日本大学把“研究生”划入大学部。“研究生”阶段很难申请到奖学金及学
期刊
五年前,我带着无限美好的憧憬之情,移民来到美国。我也和许许多多的新移民一样,经历着语言上的障碍,经历着中美文化差异的适应,经历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每当有人问我:“你为何总是忙忙碌碌?”我会抬起头来无可奈何地报之一笑:“压力太大啊……”在国内,我从事了二十七年的教育工作,这是一份我既热爱而又得心应手的工作。移民来美之后,不同的生活理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语言及文化差异,使我经历了一生之中没
期刊
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有“兄弟”之定,加拿大公民可自由进出美国,无需签证,亦可在美国读书或工作,并可享受美国福利。对于想申请美国移民,却又被美国移民条件太苛刻挡在门外的人,申请加拿大移民是最好的  快速成功移民,选择移民公司非常构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呢?我归纳概括了士选择正确的移民中介!    一、多年经验,成功保证    澳德华专业办理各国投资移民,我们有资深移民律师、海归顾问、专业注册会计师、投资专家等
期刊
汽车是一件沉重的衣服,它的华丽是一种沉重,它的破败又是另一种沉重。它同时又是一层最脆弱的躯壳一两辆汽车那怕最轻微的一次争执,就可能要了我们的小命,如果我们卷入其中的话。  1  中国俗语说:“狗眼看人低”。汽车不是狗,但也跟狗差不多。如果车灯算是汽车的一双眼睛,它会怎样看待这条喧嚷、拥挤、有时堵塞如同盲肠的高速公路?如何看待这些状如甲虫、多如蚂蚁的自己的同类,进而推己及人,如何看待由密如蛛网的公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