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中长期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来源 :国际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wgc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调整期2003—2007年世界经济5年累计增幅18%,年均增速为3.4%,是近30年来增长较为快速和平稳的时期。
其他文献
译者说明:本文作者为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他在“世界同时衰退的突破:中国V字型复苏、日本出口主导型复苏”(刊登于日本《现代的理论》2009年春季号)的论文里提出了“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并没有那么高”的论点,在日本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本文是作者补充各种数据进一步阐述这一论点的。
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低谷,其规模、结构和流向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预计200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仍将延续2008年的跌势,处于大动荡、大调整之中。在此形势下,我国吸收外资将面临严峻挑战和考验,对外投资机会虽会增多,但风险加大。
2009年上半年我国初级产品进口的大幅度增加,不仅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同时也掺杂了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自2008年年底以来,为摆脱金融危机造成的困扰,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振兴经济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投资、国家收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减免税收、放宽银行信贷等,这些政策的本意是想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但它在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些灿被市场投机者所利用。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区域开放战略充分体现了渐进式开放的特点。在地域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沿江、沿边,逐步向内地扩展,大体上按照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边沿江经济区一内地中心城市的序列推进,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这一由局部示范到全方位开放的战略路径,保证了我国区域开放战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编者按:在各国大规模货币财政政策刺激下,近期全球范围经济普现触底反弹迹象。但世界经济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缺乏可以有效支撑经济持续复苏的积极因素和基本面,预期经济复苏最早将在2009年年底或2010年才有可能到来。全球经济整体衰退,国际贸易急剧下降,全球投资进入近年低谷,使我国商务发展可能面临30年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这是本文的一个基本判断,它为我们应对全球金融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中铝增持力拓交易失败的根源在于政治性风险 在中铝增持力拓交易中,政治性风险从一开始就如影随形。以中铝和其他中国企业接二连三大举投资澳大利亚资源为借口,反对党政客在澳大利亚政坛掀起了罕见的中国投资风潮,借助媒体大肆宣扬“在澳大利亚人民与国家财富的婚姻里,工党政府和中国暧昧不清”,陆克文总理及其阁员的私人交往也被拿到有色放大镜下无限上纲。尽管西方媒体一贯指责中国海外投资,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没有如同西方投资那样附加政治先决条件,因而“政治上不正确”,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投资成为2009年以来一段时期澳大利
一、工业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指数的编制 现有的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指数主要有美国商品研究局1956年正式发布的CRB指数、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编制的中价国际指数以及IMF初级产品价格指数。由于这三种价格指数涵盖的产品除部分工业初级产品外,均包含农产品以及工业初级产品的下游产品,故为了分析国际市场工业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工业初级产品价格的影响,可以根据工业初级产品到岸价编制工业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指数,因为该指数能够在反映国际市场工业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的同时,更充分地体现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间的有机联系。
中国与印度是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两个经济体。当前,中印两国的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整体发展趋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仍在逆境中奋力前行。中印经贸合作已经成为中印友好关系的新亮点,这对于加强两国合作、提升亚太地区应对金融风暴袭击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个产业开始呈现不同程度自由化,以贸易迅猛发展为重要表现的自由化的加深,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2008年由美国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服务产业提供了契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全球分工环境下促进发展我国服务业再次成了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其中,建立服务补贴制度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两岸政治逐步走向和解,同年12月15日,海协会和海基会正式签署了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标志着海峡两岸在30年的共同努力下,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终于基本实现,两岸正式进入“大三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