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28年的耄耋老人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133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陶珍,你完全想不到她已经年过八旬。28年前曾因癌症被医生判过“死刑”的她,依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乍一看来就像70岁。她说:“许多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我活到今天,实践证明要战胜癌症,必须首先战胜自己。”
  今年85岁的陶珍是湖南省邵阳市第十中学的离休教师。离休后,生活过得美满幸福。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6月初,陶珍的小腹疼得厉害,她原认为是烦人的妇科炎症又犯了,就胡乱吃了些常用药。然而,这次吃的药都无济于事,儿女劝她到医院检查。没想到经邵阳市中心医院会诊,诊断为卵巢癌,家人为此十分焦虑,院方希望老人立即做手术,但很难保证手术后能控制癌细胞不再扩散。面对病魔,陶珍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倒劝慰起焦虑的家人。经过反复考虑,她在医院做了卵巢切除手术。手术后,她恳切地问医生:“我的病情怎么样?”医生说:“手术很成功,可是……”陶珍对欲言又止的医生说:“我是教师,我能挺住,你就直说吧!”医生只得如实相告:“因治疗的最佳时期被错过了,恐怕最多也只能挺过3年。”
  陶珍一生历尽坎坷,曾遭受丧女之痛。但她始终以过人的心态从容面对,凡事顺其自然,不强求,不抱怨,不灰心。陶珍心地善良,弟妹都是她一手供养上大学。亲戚朋友有困难、晚辈上学有困难、周围邻居家的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看,她都尽力帮助,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倾其所有,慷慨解囊相助。
  陶珍癌症手术后,坚持医院治疗,同时每天自开中药调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丝毫不像被医生宣判过“死刑”的病人。她居住的邵阳市工业区塔北路,因不少双职工工作忙,小孩放学后无人照料。善良的她将孩子们叫到家里做功课,后来渐渐发展成了学习小组。她那50多平方米的住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她一个人既当老师又当保姆,既教文化知识又教优良品行,而且既送学习工具又送生活用品,甚至星期天她还带孩子们参观纪念馆、郊游。
  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陶珍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正如孔子所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说也奇怪,3年后,陶珍再次去医院复诊,那癌细胞居然消失了,死神终于与陶珍擦肩而过。一年又一年,28年过去,陶珍的校外学习小组从没停办过,先后在这儿学习过的孩子已有526人,他们中2/3的人考上了大学。陶珍依然精神矍铄,健康长寿。
  “大家心情好,我就开心,忙活忙活也值呀!”陶珍非常开心地说。她以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为自己开创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让死神望而却步。也为更多的少年儿童铺就了一条成才之路,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
  陶珍28年的成功抗癌实践,深刻体会是,要战胜癌症首先要战胜自己。“生命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二是充分运用自然疗法,有效预防癌症复发转移。她采用的自然疗法,包括心理疗法、读书疗法、谈话疗法、日记疗法等。三是充分开发潜能,“我改变了自己某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革新自我,开发潜能。对癌症康复有一定的效果。”
  为使更多的癌症病人摆脱病魔的折磨,1998年,邵阳一些癌症患者相约成立癌康协会,并推举陶珍担任副会长。陶珍经常到医院、街巷,爬九楼、登十楼,走访慰问癌症患者,用自己抗癌的经历鼓励病友们扬起生活的风帆。她到处搜寻资料,为会员们寻医问药。在纪念癌康协会成立10周年之际,恰逢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陶珍除带头捐款,还发动会员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她说:“得了癌症几十年不死,重要的是心态,每天快快乐乐的,死神也会被吓跑。帮助别人,我就很快乐。”
  (编辑 林妙)
其他文献
期刊
1.CIK细胞  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细胞,是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在体经过多种细胞因子(如CD3McAb、IL-2、IFN-γ、IL-1α等)刺激增殖后
读高一的女儿一次从学校刚回来,喘着气,来不及坐下休息就“命令”我给她在网上订两本书,名叫《致D情史》,是法国哲家家高兹所写。“一本我自读,一本作为送同学的生日礼物”,她继续说道。我心里犯嘀咕,家里几万本书她都没这样热爱过,什么书有这么大的魅力?  如同译者所言,此前我亦不曾听闻过高兹其人,但这本谈爱的小册子却意外地在中国有着不错的销量。他以下面这段话作为开篇和结束:“你很快就八十二岁了。身高缩短了
平日里采访和拍摄的明星多了,记者和造型师们总会一起私下比较哪位女星素颜最有气质,这时只要有人提出“高圆圆”,那冠、亚军的名额一定会被她占去一个。喜欢高圆圆,大家有各自的理由,“她从里到外都是那种简单的美丽,很干净。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儿能大气洒脱不算难得,难得的是她兼有南方女孩儿的安静和乖巧……”,“她的五官立体又精致,想要突出任何部分都可以,而且化不化妆都很漂亮……”  ——“这是一个契机,让我从
期刊
许多中老年人都有“小肠气”,以为这是小毛病,不太在意,殊不知,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到危及性命。  52岁的老马,患有小肠气多年,每次“小肠气”突出来,他都自己用手将其塞回腹腔,一直没有上医院诊治过。一周前,老马在剧烈咳嗽后小肠气增大并出现疼痛,他按照平日的方法用力将“小肠气”挤压还纳。结果“小肠气”还纳后,腹部出现剧烈疼痛,他以为过一会就会缓解,可是2小时后腹部剧痛丝毫不减,这才到当地医院就诊。但
期刊
五年前,我从一所二流院校的中文系毕业,几经周折应聘到了一家小型公关公司做文案.那时的我一无资源二无经验,只能闷着头苦做,但工作成绩却不甚理想,交出的文稿总是被上司以各
期刊
老陈最近会突然一阵头晕,伴有恶心,休息后不仅没有好转,视力也出现了问题。家人带她去当地医院看眼科,看消化科,始终没见好转。突然有一天,老陈的眼睛看东西特别模糊,视力急剧下降,家人赶紧带她来到省城医院眼科,医生给她测了眼压,竟然高达51毫米汞柱,而正常眼压只有10~21毫米汞柱,医生诊断老陈是青光眼。经过及时药物治疗,控制了眼压,一些症状有所缓解。  青光眼未诊率高达90%  医生介绍,早期青光眼很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