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巨型鲇鱼的钓法

来源 :垂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de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背景


  2019年6月中旬,邓义涛参加完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欧洲渔具展后,携新开发的钓竿、渔轮、浮标、鱼钩等渔具产品,驱车奔赴法国梅斯附近的某大型鲇鱼钓场,与先期赶往那里的德国BALZER钓具公司工作人员及德国著名的大鲇鱼钓手会合,对产品进行测试,以利邓义涛与BALZER公司合作开发出更为优质的大鲇鱼系列产品。


邓义涛与德国鲇鱼钓手合影


大编织袋也是钓巨鲇不可或缺的”渔具“之一

巨型鲇鱼钓法


  钓手使硬调竿子,泄力强大的大型渔轮,将2~3斤重的活鲤鱼挂在钩上, 一人在岸边放线, 另外一人驾橡皮艇到河中间预先选好的位置,将活鱼系于重物之上,沉于河底,然后将竿子插在岸边,竿梢装大铃铛。若个体较小的鱼上钩,钓者可直接在岸上搏鱼, 若是体长超2米、体重过百斤的巨鲇上钩,钓者则要持竿登上橡皮艇,与驾船者默契配合,于船上搏鱼,将鱼制伏后,再带到岸边。


提起鱼来颇为吃力

  值得一提的是,钓大鲇鱼的器具除了强悍的钓具外,还有面积足够大的黑色编织袋, 将其铺在地上,在上面倒上一桶水后, 即可将鱼置于其上,进行拍照,时长15分鐘也没问题。
  6月16号当天,邓义涛一行人共钓获大小不等的6条大型鲇鱼,数量实属不少。
其他文献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大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这首《江雪》,不仅是唐诗中的千古绝唱,也是钓鱼诗中的顶级名篇。每每诵读之,它就会把我的心境带入到千山空旷、漫天雪飘、朔风凛冽、孤舟独钓的江水山色画卷中,让我想到都江堰传说中的李冰垂钓。  四川都江堰女画家徐琪工于山水花草,尤擅长画鱼。她创作了多幅鱼图,《九鱼》《鱼翔水底天》等都被藏家们珍藏。《李冰垂钓图》为徐琪鱼画作品
期刊
今年过年期间,由于疫情尚未解除,为响应孩子学校号召,我们没出远门,就躲在妻子老家玩了几天。  政府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提倡减少聚会,减少外出,小镇上年味儿也淡了,每天只是在家吃吃喝喝,看看电视,走亲访友,终究不是个事儿。  妻看我两天之后就已经磨皮擦痒,就告诉我她刚翻到某个同学的朋友圈,说附近有个小水库,最近鱼情还不错。我喜出望外,马上请她找同学问到地址,稍加收拾,计划第二天和岳父大人一起去钓鱼。淅
期刊
想要钓获它们,最好找那些水下干净的位置,即平时没人坐的地方,没人坐也就没人打窝子,这些位置能让猾鱼感觉相对安全一些、放心一些,这就等于给施钓创造了机会。  很多钓鱼人都有这种矛盾的心态——不打窝子总觉得缺了点啥,坐在水边心里总是没底;打了窝子虽然心里踏实了,可是临走时也没多钓几条。打了窝子和没打窝子没啥区别,这个窝子到底打还是不打?纠结。  我不可能把关于打窝的所有问题都解决掉,但我可以明确表示,
期刊
清明已至,無论南方还是北方都能钓鱼了。尤其是北方钓友,更要把握好这一年当中的第一年黄金钓鱼季,毕竟北方钓友能够钓鱼的季节相对短暂。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一些问题,避免在钓鱼过程中出现一些无谓失误,影响施钓体验和成绩。  本期《独家策划》为广大钓友列举了必须要解决掉的几个钓鱼问题,助力大家开启完美春钓季。
期刊
本奴什的漆水光滑细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飞天弓-本奴什都是禧玛诺并继竿中最软的一款,网络上对此竿的普遍看法是短尺款比较经典,8尺和10尺是热门尺寸。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四本的也不错,五本款(14尺、15尺、16尺款)玩的人则比较少,大概是因为钓友们都觉得软竿如果偏长,一定会又软塌又头重,操作性差。  因资源及喜好的缘故,我很少买中尺竿,那么此次为何会选择15尺本奴什呢?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本奴什
期刊
以前我总以为鱼类面对撒下的窝料会像小鸡一样凑在一起不停地啄呀捡呀,直到窝料被捡拾殆尽,再各奔东西。实则不然,其实鱼类进食更像羊群吃草,虽然脚下还有青草,但是它们还会不停地向前走,低着头漫无目的地边走边吃。  时下,打窝子已然成了钓鱼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序。不过在我来看,有太多的钓鱼人不会打窝子,打窝子的目的基本上实现不了。对于这种钓友,我倒是想劝一劝,既然打窝子也没效果,不如干脆不打窝子,试上
期刊
夜钓时,如何把握钓大鱼的时机?首先,我们要对施钓水库有一定的了解,每个水库都有各自独有的特点。夜钓,上鱼是有时间上的规律的,这个规律在甲水库适用,在乙水库则未必适用,个中原因很复杂,有人为因素,比如有人长期在固定的时间于某处投喂饲料,那么这里的大鱼就会形成习惯,到时间就会大范围开口;还有水质的影响,比如水質过肥的地方就不适合夜钓,后半夜可能因水体缺氧,连闹钩的小虾都会安静下来。  在一个水质正常,
期刊
我在水库用手竿钓鲫鱼从来不打窝子,不论哪个季节,但是我的收获总能令自己满意。我的钓法就是现在年轻人都掌握得比较好的钓法——雾化状态恰到好处的面饵配合稳定的换饵频率,即靠鱼钩带饵,一竿一竿地把窝子抽出来。  鲫鱼是比较常见的鱼种,很多人喜欢把鲫鱼作为目标鱼,但是在垂钓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即老年组明显干不过青年组。要是钓鲤鱼草鱼等鱼种,老年组有优势,但是一旦坐在一起钓鲫鱼,年龄大的基本不会赢。  
期刊
钓鱼的时间久了,经历的事也就多了,积攒下来就成了经验。如果稍作留意,你会发现每个钓鱼人都能讲出一大串故事来。今天,我也讲讲故事,讲一讲不打窝还能大丰收的故事,以及不打窝也能照样钓鱼的那些个例子,相信大家读后能有所收获。  大概二十几年前,那个年代的鱼确实比现在多,但是当时钓鱼人的水平跟现在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总的来说,当时的鱼获总重量较现在并无明显优势。  一年秋末,已经过了中秋节,早晚温差很
期刊
水里常见的台阶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形成的,一种是人工台阶。天然形成的台阶大多由水浪冲涮而形成,台阶的宽度通常超过1米,高度也接近1米,基本上由碎石沙构成。若水下是这种地形,钓鱼其实很舒服的,不论台阶下还是台阶上,都相对平缓,即使抛投并不十分精准,落点的落差也很少超过2目,所以钓起来很舒服。另一种人工修建的台阶,如码头之类的地方,这些台阶更规整,通常每个台阶的宽度不会大于40厘米,落差都在30厘米之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