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世博:一道平安防护线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e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一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将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产生50到100年的深远影响。根据预测,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将会迎来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每天约有40万人次进出世博园区,高峰时段可达70万人次。这样的一次大型展览盛会,如此巨大的人流涌动,安全办博已成为必然。要确保世博会的安全、有序、协调、稳定运行,政法、综治各部门须全力以赴,夯实基础,整合力量,扎紧篱笆,堵塞漏洞,最大化地发挥安全的边际效应,共同奏响平安世博进行曲。
  
  600天、500天、400天,离世博会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
  地处世博园外围的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为平安世博主动保驾护航,未雨绸缪早部署、早安排,关口前移,查找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发现问题,制定整治方案,落实牵头部门,营造稳定的治安环境,为世博会的顺利举办筑起一道平安防护林。
  
  一
  
  二月里的一天,天下着细雨,笔者从浦西驾车驰过卢浦大桥,下得外环线,到达浦东新区的三林地区,穿越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城中村和村中城,来到了建社区刚满10年的东明街道。
  虽然是一个年轻的社区,历史的积淀不多,但是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并不少,平安建设的任务一点也不轻松。
  2008年二月,新春佳节,在一片欢乐祥和的爆竹声中,J小区的邱家,却发生了与这节庆气氛大相径庭的事,家庭成员间爆发了一场“战争”。一对回沪知青姐妹,姐姐动迁时分得房产,妹妹因户口尚未迁回上海,房产没份等一些实际问题产生家庭矛盾,继而大打出手,姐妹俩互殴得鼻青脸肿,连在一旁劝架的父母亲也受了轻伤。一时间,亲情丧失,姐妹俩成了陌路人。
  派出所的验伤單,印证了姐妹间的隔阂。姐妹俩走进了东明社区的人民调解工作室。社区“老娘舅”依理依法耐心调解,一个月后,这起因家庭纠纷引发的治安轻伤案件、原本要经法院介入才能判定对错的家庭官司,在“老娘舅”的“撮合”下,平和收场,根据最新政策,“老娘舅”为妹妹的户口讨得了说法,这个家庭又恢复了平静。年老的父母高兴地说:“一家人还是和以前一样,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饭了。”
  类似这样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每年都要发生很多起,讲情懂法的社区“老娘舅”承担起了化解矛盾的重任,让那些剑拔弩张、即将对簿公堂的矛盾解决在诉前。
  2008年,随着世博配套建设步伐的加快,东明地区重大市政建设及商品房住宅开发规模也进入了高潮。
  3000多名外来民工分别在10个建筑工地务工。
  10月3日下午,辖区内的金该河畔工程因劳资纠纷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多名民工封堵上南路,导致上南路东侧南北道路受阻。16日,70多名民工准备再次封堵上南路并集体上访市政府。街道信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做思想工作,说服、劝回,控制了事态的发展。紧接着,街道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协调,经多方共同努力,到22日,300多个民工的劳务费、误工费全部结清,群体性矛盾圆满化解。
  一件一件纠纷的处理,一个一个矛盾的化解,积小胜为大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及时调处社会矛盾,既维护了家庭、邻里的关系,又减少了司法成本,是现阶段从源头上进行防范的一种必要手段,迎世博,促平安,东明街道在解决各种各样的矛盾中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
  
  二
  
  坐落于三林城西南侧的永泰花苑,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动迁居住小区之一,入住的2400多户居民大多来自徐汇、卢湾、黄浦、静安、虹口、浦东等区,均因市政建设动迁而迁居此地,一部分是当地拆私还私的村民,此外,30%是以租赁为主的来沪人员。由于先前小区管理松懈,2006年,小区内发生入室盗窃案件13起,2007年又发生15起,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居民安全感下降。2008年,永泰花苑被列为浦东新区治安薄弱小区。
  压力产生动力,永泰花苑居委会成立了治安薄弱小区整治领导小组,查找薄弱环节,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整治各种治安隐患。
  小区内醒目地挂出了提高全民防范意识的标语口号,黑板报、小贴士、宣传栏、楼道创建信息栏、小区电子滚动屏等阵地都充分利用起来。每月召开居民听证会,通报小区治安情况,案发区域、案例发生的类别,每幢楼的楼道张贴居民“安全防范”告知书,每户居民家里收到了安全防范的“友情提示”语,居民们在安全自防“承诺书”上签名。“平安创建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氛围越来越浓,居民们集思广益提出防范建设,参与防范的自治意识前所未有地强烈起来。
  与此同时,小区内一些较年轻的、热心于小区建设的志愿者被纳入群防群治队伍,经过培训,参与了执勤巡逻。去年10月,小区内又开展了“人人勤防范,平安迎世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发动群众,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通过一年的努力,永泰花苑摘除了治安防范薄弱小区的帽子。
  
  三
  
  夜晚,每当繁星闪烁,华灯初上,从20:00至次日凌晨零点30分,东明社区的大街小巷就有4辆巡车和30辆警用自行车在进行巡逻,守护着社区的安宁。
  公安派出所的“365”行动,实行不间断的严打整治,同时,提高科技防范的能力,整个社区新增了电子图像监控点384个,在主要路口、主要道路、重要场所做到图像监控全覆盖,2008年,东明社区20个居委会,42个小区,1354个楼宇门洞,全都安装了电子防盗门。
  中林薛家宅为外来流动人口集聚地,违法犯罪的高发地段,为了严防“两抢”犯罪案件的发生,每周一次进行集中清查整治,减少流动人口中高危人群的犯罪空间。
  针对孙家桥集贸市场、凌兆路轻纺市场等大型市场中,打架斗殴、欺行霸市事件时有发生现象,东明派出所组织民警、社保队员开展突击检查,严厉打击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在一份2008年东明街道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情况表中,笔者发现他们将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突出治安问题列了出来,确定重点整治的目标,落实整改措施。比如,影响社区交通和市容环境、非法运营的三轮车、流动人口集聚的脏乱差的城中村、居民深恶痛绝的入室盗窃等都属于整治的范围和内容。
  位于上浦路的凌十六锦翠苑。由于小区北侧的围墙低,加上中环线正在施工,各类人员流动量大,周边灯光暗,前两年入室盗窃频发。2008年,列为重点整治项目以后,小区增设了1个治安岗亭、加设路灯,围墙拉上了铁丝岗,小区外围补种了带刺的绿化,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四
  
  东明路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区域复杂,在11万实有人口中,外来人员约占16%左右,有些人属于区域外居住,辖区内经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乱设摊,从事非法经营,因其流动性频繁,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街道在组织整治行动时常常受到阻力。
  迎世博会,为世博会的举办创造一个稳定安宁的外部环境,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管理是平安创建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在东明街道的“四海俱乐部”后,才知道,构筑这条世博的平安防护林,东明真正做到了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
  “四海俱乐部”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贯彻落实实有人口服务与管理的总要求,为来沪人员提供各类服务,推进自管共治为宗旨,让在社区生活的每一个人都享受社会发展、社会文化、社会保障等成果,也要求每一个人能自觉奉献社会服务社区。
  从事广告生意的李宝玲来自安徽,到上海后,做过学徒、当过厨工,也做过钟点工。打工生涯居无定所,劳苦奔波,因工作的不稳定、生活的穷困,不知流过多少眼泪。
  四海俱乐部的居委会干部鼓励她大胆创业,热情地为她介绍生意,帮助她走出困境,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她的生意越来越火红,设备也越来越完善。她与四海俱乐部结下不解之缘。她常参加四海俱乐部的活动,参加法律知识讲座,接受素质教育,参加各种联谊活动和座谈会。
  距离的拉近,感情的融合,使李宝玲认识到,做新上海人,不仅仅是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立足上海,更主要的是把自己作为建设上海,服务社会的一分子融入社区,参与社区服务。于是,她主动参与居委会组织的公益活动,与小区的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结对帮困。一位癌症老人是她的服务对象,她经常带着水果、食品前去关心和看望,直至老人生命的终点。她由衷地说:“四海俱乐部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我们劳累的身心得以放松,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组织,我们可以抓住机遇用心经营,生意日益兴隆,生活也在改变。为了这个和谐的大家庭,我将会尽自己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写到这里,笔者想到了足球场上的守门员,尽心尽职守好门,不让对方的球进入自己的防区,才会赢,东明街道守护好自己的辖区,就是为世博会增添了一份平安。
  
  编辑:靳伟华
其他文献
朝鲜战争进入1952年夏天的时候,战争双方早已进入打打停停,边打边谈的阶段,战线稳定在原三八线附近,大规模的战役早已结束,小规模战役和战斗时时发生,双方都希望通过战斗获得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各个领域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贯穿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建设。“网格化
期刊
期刊
<正>~~
期刊
李智和王芳是一对老夫妻,都已经70多岁,考虑到以后会因离世而产生遗产纠纷,2004年,两个人一起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他们共同所有的两栋沿街的楼房。遗嘱这么写的:“1.夫妇一方死亡后,先死亡者遗留下的房产份额由健在的老伴继承。2.夫妇俩均死亡后,一号沿街楼由儿子继承,二号沿街楼由其两个女儿共同继承。3.夫妇俩健在期间,可共同变更、撤销遗嘱。夫妇俩一人健在时,可以自行变更、撤销本遗嘱。
期刊
我们对于计算机病毒不会陌生,甚至它让我们深受其害.计算机病毒给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遍,那么计算机病毒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什么特征?它是如何传播的呢?因此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