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BAOL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整体护理措施可明显优化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整体护理;慢性胃炎;治疗疗效;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1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34-02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的加大,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增多,使慢性胃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但由于该病和患者的生活因素息息相关,并且病情反复,给治疗带来很大麻烦。因此如何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从护理角度出发,在实验组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相关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120例老年胃炎患者,年龄在5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2.9)岁,发病时间在4个月-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5±1.1)年,其中男患者71例,女患者49例,以上全部患者均有烧心、反酸、胸骨后不适等临床表现,经相关临床检查,均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并且未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无精神类疾病,所有患者全部为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将以上两组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7±3.1)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平均病程为(3.2±2.1)年,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8±2.3)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平均病程为(3.7±0.9)年,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療方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
  1.2.2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整体护理措施。
  1.2.2.1心理护理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状况相对较差,又加之病情反复,需要进行长期治疗,这些都可能给患者造成焦虑、恐惧的情绪,此时患者应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理解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沟通,多给患者举些完全恢复的例子,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另外,可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减轻患者的孤独感,不要给患者经济上的压力,让患者以最佳的心态应对治疗[2]。
  1.2.2.2饮食护理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出现问题,食欲下降,吸收功能较差,患者极易出现营养不良,此时应给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但食物不可过度油腻,以免影响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老年患者容易发生便秘,应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饮食爱好帮助其制定相应的食谱,让患者有具体的饮食方案,在治疗期间,切不可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食物、咖啡、浓茶等。
  1.2.2.3舒适护理给患者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病室色调尽量保持温馨,保持合适的温湿度,每天坚持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新鲜。另外,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因此,病房物品摆放应尽量符合患者习惯,方便患者取放使用[3]。
  1.2.2.4用药护理向患者介绍药物的服用方法、剂量、作用、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特殊药物如胶体铋剂应指导告诉患者使用吸管服用,避免牙齿变黑,再给患者使用抗生素时,应提前进行过敏试验,避免发生过敏反应。
  1.2.2.5健康教育首先评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文化程度,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方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讲解,也可通过漫画、广播等灵活的方式进行宣教,保证患者能够理解接受[4]。
  1.3实验评价指标
  1.3.1根据治疗疗效进行评价将治疗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炎症明显好转,粘膜受损面积减小一半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明显,粘膜受损面积减小一半以上。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减轻或者病情更加严重。
  1.3.2根据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软件SPSS10.0处理统计学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χ±s)表示,并进行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相关的统计学意义。2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成效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1例数1治疗的有效情况1患者的满意度显效1有效1无效1有效率1非常满意1基本满意1不满意1满意率实验组160例14511312195.0%13312314193.4%对照组160例13711617188.4%12512718186.7%3讨论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每一个护理环节的新模式,该护理过程不但关注患者的生理护理,还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的护理方案,这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并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这也是治疗效果得到提高的关键所在[5]。另外,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对于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综上:整体护理措施可明显优化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王亚.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402-1403.
  [2]陆忠红,仇训华,黄丽儿.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83-84.
  [3]张黎黎.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7):1238-1239.
  [4]李金莲,陈齐凤.慢性胃炎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院,2010,10(4):114-115.
  [5]狄亚杰,赵丽华.整体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6):706-707.
其他文献
【摘要】留置导尿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以解决各种原因导致的排尿困难、尿潴留或较大手术的尿液引流、急性肾衰的尿量观察等,对抢救危重患者、观察病情起着重要作用。囊性尿管因其有方便留置、刺激性小、易固定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使用,但留置导尿同时也是临床最常见的侵入性护理操作,易出现插管困难、尿道损伤、尿管脱出、尿路感染、拔管困难及尿潴留等护理问题。  【关键词】留置导尿;并发症;护理干预  doi:10
期刊
A wearable body area sensor network (WBASN)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o monitor movement inform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in real time. The sensor system was
目的 探究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选取格列美脲联合沙格列汀治疗的有效性分析.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共72例,在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治疗,分观察、对照两组,
我们在教学时发现1例右侧大隐静脉在股三角下角处由前后两支汇合而成的标本.现报道如下.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30-01  新生儿臀红:是婴儿臀部皮肤长时间受尿液、粪便及湿尿布的刺激等,或是局部湿热引起皮肤潮红及表皮破脱。  1 护理  1.1 一般护理  1.1.1 细心护理,注意合理喂养,防止消化不良。喂养新生儿前洗手,尽早提供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提高婴儿的免疫功能,有利于婴儿牙齿的发育和保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量表总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重复住院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护理,有效控制其饮食,让其适度运
期刊
目的 分析PubMed数据库15年太极拳研究论文发展态势,为科研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Bicomb 2.0和SPSS 20.0软件对PubMed数据库2002年至2016年论文关键词进行系统聚类和多维尺
期刊
目的 研究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采用减重训练和口服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肥胖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
【摘 要】目的:探讨总结实施ERCP及相关技术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方法:对108例实施ERCP及相关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并总结术后护理观察要点及早期发现并发症的经验。结果:对接受ERCP及相关治疗的患者,有重点的进行术后护理,可以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和及早发现可能的并发症。结论:改善ERCP术后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ERCP术后;并发症;护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