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疼痛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lower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联合医用臭氧介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在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疼痛科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3例,其中A组行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治疗,B组给予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C组行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3、6个月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田中靖久(Yasuhisa Tanaka)症状量表20分法则(简称YT20分法)评分。参照改良MacNab评分法在术后6个月时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YT20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术后所有评估时间点VAS评分及YT20评分改善程度均较A、B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A组优良率为84.8%(28/33例),B组优良率为90.9%(30/33例),C组优良率为96.9%(32/33例),C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纯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或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

其他文献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首选的是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主要有射频热凝术、化学毁损术、微血管减压术、经皮穿刺微球囊三叉神经节压迫术等。现就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这些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及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Kalirin-7属于Kalirin家族中结构最特殊的分子,它在神经可塑性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对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索。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抑郁症共病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对Kalirin-7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抑郁症中的作用机制做简要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抑郁症共病问题提供新思路。
疼痛是现今人们关注的热点,术后镇痛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术后舒适度与康复质量。尽管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在不断改进,但至今仍有50%~70%的患者存在术后镇痛不全。随着新型镇痛药物的出现与IT技术不断发展,加强与提高镇痛质量,创新PCA技术,改善管理模式,使互联网与PCA结合,采用无线患者自控镇痛系统解决方案(PCASS),达到智能化和精准化镇痛医疗效果。麻醉科医生积极主动参与疼痛多学科协作(PM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疼痛、焦虑以及抑郁情绪的影响,从而探讨心理干预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疼痛科住院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在DSA引导下行神经阻滞与加巴喷丁治疗,心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小胶质细胞活化特异性抑制剂米诺环素对皮肤肌肉切口牵拉(SMIR)持续性术后痛大鼠脊髓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假手术+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Ⅰ组)、假手术+鞘内注射米诺环素组(Ⅱ组)、SMIR+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Ⅲ组)和SMIR+鞘内注射米诺环素组(Ⅳ组)。Ⅰ组和Ⅲ组分别于术
核素89锶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氯化89锶经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可溶性的89锶基团迅速聚集在骨组织中,尤其是成骨活跃的原发癌或转移癌部位,发射β射线杀伤周围的癌细胞,减轻或消除疼痛,而对周围组织器官伤害极少。本文对氯化89锶治疗晚期骨转移癌性疼痛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比较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与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对普瑞巴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18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丁丙诺啡+普瑞巴林组和曲马多+普瑞巴林组,每组91例,两组患者分别口服普瑞巴林联合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或口服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缓释片,共接受4周的药物治疗,记录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前和治疗后3、7、14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模型组(D组),姜黄素1组(DCur1),姜黄素2组(DCur2)。对照组(C组)在后爪注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D组)在后爪注射人乳头瘤病毒-1(HSV-1,浓度为106/100μl,注射容积50 µl)制备疱疹后神经痛动物模型
体外冲击波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而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鲜为人知,研究也较少。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世界医学难题,目前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有限,效果也不甚满意,本文就体外冲击波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