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下的潜伏

来源 :文史精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lin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中共江苏省委把“家”安在西爱咸斯路慎成里64号(今永嘉路291弄66号),是有自己的算盘的——始建于1928年的慎成里是旧上海法租界西爱咸斯路上最大的一条石库门里弄,
其他文献
蒋介石一生经历多次风险,如永丰舰事件、西安事变等,数回命悬一线。但是,他37岁时在镇海的一段“蒙难”经历却鲜为人知。这次“蒙难”,若不是两位盟兄弟冒死相救,很可能就没有以后
被挟持去台 1949年3月26日,南京。头天晚上下了一场人们久已盼望的春雨,电光闪闪,雷声阵阵,整座古城被不断线的雨水淋了个透彻。一大早,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冒雨急匆匆地走进
萧军写日记,最早是从在吉林东北军当兵时开始的,一直到文革前,长达40多年时间。2013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萧军延安日记1940-1945》,上下两卷近百万字,但这也仅是萧军日记
疯人的思维——社论出笼凡是从那个岁月里过来的人都不会忘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发出不久的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在当时很
期刊
张家口大境门外的西沟是一条兴盛于明清的贸易通道,这里的元宝山谷地曾经店铺林立、商贾辐辏。通过两枚珍藏的实寄信封和一幅元宝山的老照片可以发现,在元宝山的核心区域,曾经坐
南京常府街附近的大杨村20号,这处隐在闹市的老旧小区很少为外人所知。算起来,小区的年龄已经上了70岁,小区里的4栋日式建筑,是南京市内留存不多的日据时期的建筑。上世纪40年代,
陶德琨(1882—1970):字仲涵,号百扇居士。湖北襄阳人。1902年,陶德琨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学,1903年3月赴美留学。1904年寒假旅居纽约时,结识孙中山,深受启发和影响,次年加入同盟会。1
1967年生,河北丰润人 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唐山市美术家协会第七届副秘书长、唐山市文化礼仪协会理事
1935年1月6日夜,中央红军红六团悄然包围了黔军“九响团”.三下五除二,“九响团”就被红军解除了武装.除打死的外,200多名俘虏畏缩在寒风细雨之中.接着,红六团第一营换上了“
期刊
问:早在2005年,您就曾致函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要求为您的祖父杨虎城将军平反.请问这个“平反”是什么含义?是怎样的契机促使您写信给他的?为什么会写这样一封信?杨瀚(以下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