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均给予全身麻醉,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药物,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术后苏醒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麻醉后,观察组产妇的MAP、SBP、DBP、HR水平分别为(75.30±13.03)mm Hg(1 mm Hg=0.133 kPa)、(92.24±20.52)mm Hg、(71.67±10.96)mm Hg、(83.63±15.34)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2.45±15.86)mm Hg、(116.25±19.41)mm Hg、(82.20±14.97)mm Hg、(114.24±16.12)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术后苏醒时间(5.42±3.24)min短于对照组的(13.54±5.7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全身麻醉的效果良好,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麻醉诱导平稳,产妇术后可迅速苏醒,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拜阿司匹灵)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17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因子[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S-100 B蛋白]、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及斑块面积、超声显像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
目的 探讨凝血和抗凝及纤溶指标变化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意义研究.方法 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依据不同类型白血病分为对照组(急性髓系白血病)与试验组(急性淋巴白血病),各35例.另依据患者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32例)和未出血组(38例).检测各组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及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结果 试验组PT(14.13±3.24)s长于对照组的(11
目的 探究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麻醉中联合应用利多卡因与右美托咪定对苏醒期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呛咳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94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右美托咪定麻醉,研究组予以利多卡因+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入室时与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呛咳发生率、躁动发生率、术后脑脊液鼻漏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拔管时,研究组平均动脉压(72.44±6.21)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66.96±7.12)次/min均低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取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心电图恢复正常ST段表现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心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8.33%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分析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对妊娠期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妊娠期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传统治疗方法,试验组采取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分别为(121.62±9.55)g/L、(3.63±0.02)×1012/L、(19.42±0.13)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110.33±8.25
目的 探究坎地沙坦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试验组采用坎地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脏各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心胸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对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影响.方法 52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应用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BP、DBP、心率(HR)、B型脑利钠肽(BNP)、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VESD.结果 研究组SBP(119.6±11.5)mm Hg(1 mm Hg=0.133 kPa)、DBP(
目的 分析叶酸、维生素B12、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叶酸、维生素B12、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心功能分级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患者TC(3.02±0.21)mmol/L、LDL-C(2.76±0.58)mmol/L
目的 分析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治疗的效果.方法 78例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以抽签法分为A组与B组,各39例.A组予以莫西沙星治疗,B组予以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炎性指标水平.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B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B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白细胞计数(WBC)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均低于治疗前
目的 分析室性心动过速和心率震荡治疗中胺碘酮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室性心动过速与心率震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进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进行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率震荡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 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O绝对值(0.156±0.053)%、TS(10.72±3.64)ms/RR和SDNN(79.53±1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96±0.052)%、(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