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搜集我院15年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991~2005年间,收治住院有完整资料的1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1)患者年龄为30~80岁,平均年龄55.1岁±8.6岁;≤45岁者20例(13.3%),平均年龄37.2岁±6.0岁。其中,2000~2005年18例(17.0%)与1991~1999年2例(4.5%)资料相比,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P<0.05)。临床表现以绝经后阴道流血最多,其次为绝经前月经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分别占69.2%、30.8%。(2)绝经前患者确诊时间迟于绝经后患者(P<0.01);年龄与确诊时间有显著性相关(rs=0.290,P<0.05)。(3)术前B超检查在癌浸润深度上诊断符合率:无肌层浸润为40.9%、肌层浸润≤1/2为42.0%,与术后病理检查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浸润>1/2为84.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生存分析:①年龄、绝经与否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②病理类型、肌层浸润、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预后因素,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子宫内膜癌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绝经前妇女一旦出现月经紊乱及其相关临床表现时,应首先排除子宫内膜癌。(2)较年轻的患者出现症状后到确诊的时间亦较长。(3)经多因素分析,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分级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绝经与否无显著的独立预后意义。(4)手术-病理I、II、III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72.9%、48.6%,IV期3年生存率为33.3%,5年生存率为0%。(5)B超检查对判断癌浸润深度(肌层受浸>1/2时)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