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长文短教”策略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clou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文多,是部编版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以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为例,此单元课文文字都较多,每篇文章字数接近或超过800字。部分教师在教长文时,“眉毛胡子一把抓”,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难免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和厌倦情绪。在此情况下,实现“长文短教”,显得十分重要。
  一、怎样做到“长文短教”
  所谓“长文”,指的是那些经过精挑细选、字数多、信息量大的文章。处理此类文章,在教学方面要做到删繁就简,有所取舍,这叫“短教”。“长文短教”要求教师选好教材内容来讲,把教材内容分为“必须讲的教材内容”和“可讲的教材内容”。具体操作如下。
  1. 精选教学内容,把握单元教学重点
  教师要确定“必须讲的内容”,就必须结合前后文,把握课文结构,细读整个单元的单元说明等,了解单元编排的特点,以此为根据来设定教学目标。长文教学不求面面俱到,应该找一两个重点问题确立相对集中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
  比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学习复述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处理课文教学的时候可以侧重于对课文整体的感知活动,并且借助一些工具方法,锻炼学生的这种能力。在教《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一课时,就可以先以分角色朗读或表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借助表格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见表1)。
  填完表格之后,学生可以借助表格来复述整个课文的故事内容。当然,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让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脱离表格复述课文,或让全班学生对着同桌,脱离表格来复述。
  又比如《漏》,我们可以选择这么一个贯穿全文始末的问题:“老虎和贼为什么都会怕‘漏’呢?”以此引出课文的三个巧合情节。这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就作为整个课堂的解读线索。这样,教学内容就达到了由“点”到“线”,然后辐射到整个“面”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怕漏”的原因、过程、结果,来达到复述整个故事的教学目的。
  2. 适当尝试多样教学法,引入剧本元素
  将课本剧表演元素引入课堂,对学生理解课文是大有帮助的。那些篇幅长而又有趣味性的文章,无疑是教师改编课本剧的理想蓝本。在剧本编写时,教师要注意舞台提示的慎重选用。比如,在设计《漏》这一课本剧时,不能照搬课本的内容,而应在慎重思考的基础上,适当加进生动的舞台提示,以此来推进剧本情节的发展:
  老爷爷(转头看窗):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老婆婆(挥手):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虎上场,突然退开)
  老虎(对观众):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轻拍胸口)
  (老虎下,贼上)
  贼(对观众):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老虎上,从背后抱住贼,两人摔倒,齐大喊)
  ……
  二、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寻找合适切入点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选用的长文大多是以记叙为主的寓言故事或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的篇幅虽然比较长,但如果仔细研读,会发现它们有“情节类似”“语言反复”等特点。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习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教师教长文的机会,就是培养这种能力的绝佳时机。例如,教《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顾客去裁缝店要做衣服,去了三次,后两次都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更递进一层,时间上推进一个季节,这样的结构,在情节设计上是反复的。所以在课文教学处理上,可以着重于一次解读,剩下的两次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读,这样有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又比如《漏》这一篇课文,老虎和贼也是有两次不服,想回老爷爷的家里看看。而这两次两个角色要回去的原因是相同的,只是被吓走的原因不同。此时,教师就可以仿照上述例子,在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用表格,培养学生独立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这样讲授课文,在时间上能够把握得很好,落实本课目标的效果也因为学生的自主参与而大大增强。学生初读课文后,笔者这样切入教学:
  师:课文中出现了几个角色?(生答,教师相机板书)
  师:请同学们把这些角色在课本上画出来。(交流)
  师: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儿?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生:课文讲的是一只老虎和一个贼想偷老人家的驴,但都因为怕“漏”而失败了好多次的故事。
  师:概括得非常简练。
  师:看来同学们对课文都有一定的了解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完成手中的这个表格吧!
  当学生完成这个表格(见表2)后,对课文内容已有一定了解了,也基本能够借助表格完整复述课文。这样,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将课文内容梳理通透。
  三、处理好长文教学中“教”与“不教”的辩证关系
  1. 学生要重预习,用多种方式读文章
  三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还不太大,而长文的生字又比较多。所以,上课前,教师要叮嘱学生做好预习。假如教师在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督促的话,光是生字教学就会花掉大量的时间。
  长文教学应该在学生充分阅读和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可以通过文字拼音训练、表格训练或分组检查等手段,对文字学习情况进行巩固补缺。
  2. 教师备课要重预设,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
  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预设,课堂才会有清晰的思路和紧凑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在中低年级课堂,预设相当重要,它是教师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基础。
  当然,如果一个课堂仅有预设,教师只是跟着自己的思路去教学,那无疑会扼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课堂探究的欲望,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低年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的答案大多是教师预测不到的。比如,课文最后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当裁缝跟顾客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的时候,顾客会有什么反应呢?”这时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这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考验。所以,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而在“非常时刻”,更需要充分的预设和教育机智。
  责任编辑 黄铭钊
其他文献
《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的理念,即以积累学识来储存“珍宝”,以斟酌辨析各种事理来丰富增长自己的才学,以研究阅历各种情况来进行彻底的观察。因此,要提升写作素养,必须注重阅读积累。然而,大部分初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现状不容乐观,作文题材陈旧泛滥。笔者认为,可以从课程资源的选取、重组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重组原则  随着课程建设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
期刊
以培育纯黄色的紫斑牡丹为育种目标,采用亚组间远缘杂交育种的方法。以乳黄色的紫斑牡丹“祥云”作母本,金黄色的大黄花牡丹(肉质花盘亚组)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 To cultiva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进入高中,很多同学对地理这门课程有很高的热情,但是随着后来学习难度的增加,知识点的增加,学习要求的提高,地理不再是平常见到的简单自然景象,也不再是对生活常识的阐述,而是探讨一
众所周知,矿山地质测量工作有被喻为矿山“眼睛”的称号,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特殊性工作,它与矿山企业息息相关,贯穿于矿山的规划设计到开采结束直至闭坑,要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从地质测量工作抓起。  1.地质测量工作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煤矿生产是一项地下施工的艰苦工作,危险性大。不确定因素多,特别是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给巷道掘进、煤炭回采工作带来诸多
通过实验课教学要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实验的观察、测量和分析,加深对化学的某些概念,规律和理论的理解;通过实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童年,我并不感到幸福。那时,不知为何,父母竟忍心将我丢弃在爷爷家。在别的孩子眼中,我是那种没爸妈没人疼的孩子。  爷爷的记忆力一直不是很好,为此还闹过不少笑话,但他似乎从不会忘了如何教训我。他总会在每天下午我快放学的时候,搬张板凳坐在门口等我回家,然后很严肃但又不缺乏耐心地盘问我今天在学校的情况。他好像根本不懂什么叫表扬。当我表现好时,他只是淡淡一笑;而当我表现差时,他便会义正辞严地指出我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