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伤磁共振成像CT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来源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柱外伤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由于脊柱的特殊结构,由外伤引起的脊柱骨折情况也比较复杂,可涉及到曲度改变、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神经损伤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等情况[1,2],所以脊柱外伤的准确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情况的判断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3]。脊柱外伤的诊断方法有很多,数字化X线摄影术(DR)是临床比较常用的脊柱外伤诊断方法[4],目前磁共振成像(MRI)、CT两种诊断方法在脊柱外伤的临床诊断也越来越普遍,而且都有一定诊断价值。本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脊柱
其他文献
种子消毒。晒种:播前晒种2-3天,可杀死部分病菌;温汤浸种: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用3倍种子量的55℃热水浸种(即三开对一凉),迅速搅拌至水温降至30℃时停止,再浸12小时,催芽播种;药剂浸种:将
我科从2005年3月至今,对180例早孕妇女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实行人工流产术,减轻人流患者疼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对随访确诊40例(60髋)成人ANFH的MRI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对成人ANFH的显示及诊断能力。结果 40例患者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及不同保存方式的血清的生化指标,以找到一种简便合理的血清保存方法。方法随机收集40份健康查体者血清标本,分组在不同温度及时间保存下测定其常测的生化指标
食用菌菌种的保藏方法一般有:冰箱保藏、石蜡封口、沙埋等方法.它们各有特点,但都是通过改变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条件来控制它们的生长、降低呼吸及代谢来达到保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