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煽火了影子教育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p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提供基础教育公共教育产品服务的老师,不参与私人机构去帮助提供私人性教育产品服务,这是教育公共政策的必然伦理。
  我国基础教育负担过重,几成全民痛点。随处可见的非正规、非理性的“影子教育”或是病灶之一,如让其野蛮、无秩序地发展,势必加剧教育的不公平。
  乱象背后,凸显的到底是监管短板还是需求短板?家长为何如此热衷影子教育?治理多年,为何课外辅导班依旧野蛮生长?为此,《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清华。
  民生周刊:目前,我国的影子教育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市场,社会各方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在您看来,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影子教育?
  刘清华:影子教育之所以是影子教育,在于其课程教学与正规学校教育课程一致,但影子教育提供的并非公共教育服务,而是私人性的市场化的教育服务,影子教育作为全球性教育现象,不完全是负面意义上的教育问题。
  从教育功能来看,其积极作用主要是增加了社会教育服务的总供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孩子“培优”和“补差”的教育需求。其消极作用主要是,在教育监管不到位时会有损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比如曾经一段时间出现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学校老师也站在了影子教育的讲台,还出现某些课外应试训练加重学生过重负担等问题。
  另外,影子教育在城市中大规模蔓延,也加大了教育的城乡差距,让大家看到了农村公共与私人教育服务的弱势局面。
  民生周刊:梳理我国影子教育的“成长”脉络,您认为我国影子教育产生的成因有哪些?
  刘清华:我国影子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高考竞争向下延伸到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产物。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影子教育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各种大学生家教,真正形成各种集团化、品牌化、网络化的影子教育热潮,主要是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
  究其成因,主要是三个方面。
  首先是文化基因。我国老百姓受到科举考试文化传统的影响,整个社会国民非常重视教育考试及其社会升迁功能,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富可以说是我国民众的社会遗传基因,这比起那些学而不优则仕、则富的观念和世袭制度而言,应该说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反映在当代中国,影子教育从高中到小学、幼儿园的发展,从大城市到小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源于学生的高考竞争需求。
  其次是经济动因。这是影子教育产生发展的最大动因。从教育需求对象来看,受过高等教育和没受过高等教育、受过某些专业高等教育和没受过某些专业教育、进入某些大学和没进入某些大学的学生,在就业后的工资收入差别上比较大,这促使家长们热衷于通过投资影子教育,让孩子们在考试选拔中胜出进而将来能取得尽可能大的回报。从提供影子教育的主体看,投资影子教育似乎是成本较小而收益较高的行业,他们深知只要聘用到能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与分数的好老师,那就是影子教育的最大成功,所以一度出现影子教育中依靠公立学校优秀教育资源的乱象。
  再次是教育因素。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发展还不平衡,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别还比较大,事实上即使孩子在好学校也存在某些科目学得不太好的情况。从高等教育供给看,家长们认识到好大学和好专业仍然是稀缺资源。
  所有这些因素,使得那些受过更高教育的家长们,更热衷于投资那些所谓高质量的影子教育,以最终提升孩子在高考中的竞争力。
  民生周刊:对于学生减负,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措施及政策,但为何学校越减负,影子教育越多,是哪些因素为课外补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刘清华:关于学生减负问题,与影子教育没有必然联系。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已出现多年,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在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倾向中被反复提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的新情况是,这种学生负担过重的情况逐渐蔓延到初中和小学阶段。对此,国家出台了多项措施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效果依然有限,我以为主要是没有抓住引起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
  学生负担大小是其压力与承受力的比值。就压力源头看,目前中小学学生负担总体上过重,实质是整个社会利益竞争包括作为获得利益回报手段的升学考试竞争,而竞争大小取决于有效教育资源供给和学生需求的矛盾。这种矛盾会导致哪怕学生在学校只学习一门功课,也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所以,调整竞争压力过大就需要在有效教育资源供给和学生需求上做文章,而不是要减去必要的学生课程学习压力。从学生承受力来看,主要是国家要能够供给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去从事教学,从而让他们能遵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他们的个体发展差异,激发和鼓励他们学习的兴趣,形成有效教学的常态,否则就会导致更多学生反求影子教育。
  民生周刊:在数以万计的课外补习班中,不乏滥竽充数者,在校教师课下办班也依然屡禁不止。您认为从法律、制度上应该如何把好影子教育的“监管关”?
  刘清华:作为提供基础教育公共教育产品服务的老师,不参与私人机构去帮助提供私人性教育产品服务,这是教育公共政策的必然伦理。同样道理,对于提供私人性教育产品服务的影子教育机构,不能雇佣提供公共产品教学服务的老师也是基本要求。
  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双重纪律规范和制度监管,既规范学校教育制度,也规范影子教育机构的办学。特别是要求影子教育机构要对外公开任课教师情况和所开设的课程,主动接受教育部门和社会监督,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质量的私人教育产品服务。
  民生周刊:如何让火爆的影子教育正向发展?
  刘清华:从国际层面比较看,如果我国影子教育机构未来能学习加拿大的学习中心建设模式,加强开发针对各年龄段学生需求的非学校课程类教育培训项目,则更加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教育服务质量。以美国为例,公立学校也会适度购买影子教育服务,比如在SAT考试准备方面使用影子教育机构开发的高质量试卷等。
  民生周刊: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有观点认为,不应该仅把教育视为基本的民生保障问题,而应该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您如何看待此观点?
  刘清华:传统的民生包括衣、食、住、行、就业、娱乐、家庭、社团、公司、旅游等,如今教育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就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来看,教育也同时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尤其在全球化时代它涉及到我國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力资源供给,以及人力资本的国际竞争力。
其他文献
钟凯民带领他的团队在威县考察后,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选择威县作为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县,通过总结威县经验,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以前想买没钱买,买件衣裳得穿几年。现在有钱了,想买就买点。”72岁的邢怀信这样形容自己参与“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前后的生活变化。  邢怀信是河北省威县固献乡沙河王庄村民。河北威县地处黑龙港流域贫困带,不靠山、不靠水、不靠铁路线、不靠大城市,是个传统农业县、财政穷
斯柯达在上海大众作为“小弟”的角色或许无法马上改变,但收获更多的注意力,或可成为助其完成华丽突破的隐形翅膀。  5月18日,上海大众斯柯达Octavia全新明锐在珠海正式上市。新一代明锐带着“上海大众旗下首款MQB平台下的产品”和斯柯达明星车型的双重荣耀,甫一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就备受瞩目。  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在4月23日成功斩获《汽车画刊》“A 和B级车组”2014汽车设计大奖的新明锐
5月13日至18日,运城市委书记刘志宏率领运城市党政考察团赴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和上海市等长三角的核心区,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现代化城市管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学习考察。  6天时间,5个市、4个县区、4个开发区,29个调研点,30余次活动。考察团一行日夜兼程、马
岁末年初,多次大面积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出现,使得雾霾成为当下最为显现且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雾霾究竟能否治理好?需要多长时间?公众亟需知晓答案。  “既要有信心也要有一定的耐心,治好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治的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在去年岁末召开的2016中国绿色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经济新常态二者相辅相成,要实现所有城市PM2.5达标,除须加强末
宁海将用经营城市的思路打造运动休闲之城,大力发展“步道经济”,让这条曾经的砍柴路真正成为健身之路、富民之路、活动之路、强县之路。  2009年,宁海县建成第一条登山健身步道,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户外爱好者来此登山健身。  2012年,宁海县建成500公里登山步道,贯穿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和绝大部分建制村;步道将沿线的自然景观、古村落、农业和渔业基地、农家乐等资源“串珠成链,连接成网”。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打响全面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关键在人,成败在干。几年来,精准扶贫效果显著、成就巨大。数以十几万计的扶贫人,扎根一线,承担脱贫攻坚带头人重任。他们中既有专家學者,也有领导干部,还有企业家,等等。  如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小云教授,扎根云南河边村,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深度贫困村庄
9月17日,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小明视察成都公交集团,并搭乘体验成都公交集团创新推出的互联网定制巴士——D006路公交车。  该定制巴士项目由成都公交集团与小码联城合作打造,于9月22日起陆续推出30条定制线路,为成都市民提供早晚高峰通勤服务。小码联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孟伟介绍了定制巴士产品功能及小码联城与成都公交集团联合推出的网约小巴、网约包车、旅游巴士、网约城际客运等创新业务。  小码
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承了五千多年文化的汉字受到了网络的冲击,传统手写文字的习惯已被悄悄颠覆,提笔忘字、寫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提笔写字,似乎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化隆拉面步入而立之年,这碗面“有品质,缺品牌;有技术,缺文化;有经验,缺管理;有市场,缺服务”,必须变革求新生,否则可能遭淘汰。  马青云,曾任西宁市公安局刑警队缉枪大队代理大队长,3年前辞职“务农”,和老乡们一起做拉面。不过,他这碗面不一般。  马青云老家在青海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舀洞村,过去就叫“窑洞村”。小山村偏远闭塞,过去穷得叮当响。不少农户供不起孩子上学,村里12个学生就他一个上了初中。
城市与城市建筑,是人类文化地标,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汇的产物。古城与古建,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个性,是活着的历史文化符号。  对于一个普通百姓而言,生于古城,受其厚重历史文化积淀滋养,因此豪情满怀。常听人讲,我是某某城的人,我们那座城拥有几千年历史,唐宋风韵,明清格调,古建筑、古街巷、古村落悠远深沉。非发思古幽情,乃生而有之的文化自豪。  保護古城古建,是沉重的历史责任,也是百姓寻根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