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观察及护理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研究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征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胃排空障碍发生的时间及特点。结果10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于术后停止胃肠减压后(6.2±3.1)d,8例为进流食后(4.3±2.3)d。胃排空障碍期间,胃肠减压引流量最低146 ml,最高1540 ml,平均(578±446)ml,患者拔除胃管前1 d引流量平均为(176±168)ml。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恰当的饮食指导,尤其是进流食后3~5 d,观察进食情况,科学的营养支持,严密观察胃肠减压的效果,早期发现早期处理等是促进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1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观察术前不适感、术后疼痛程度、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感觉口渴、饥饿感、焦虑感的人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65,11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应用院外服务计划的实践成效。方法将86例COPD患者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干预组实施院外服务计划,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和随访。两组患者出院后30,60,180 d后进行西雅图阻塞性肺疾病问卷( SOLDQ)的测量。结果经6个月干预,干预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次数、再入院次数及体质量指数分别为(1.08±0.53),(0.68±0.30
目的 了解新护士长在职业角色变更后工作中的压力源,为其尽快适应管理职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以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及压力的二维结构理论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结果新护士长面临的主要的挑战性压力源有护理安全管理、管理能力、时间管理、人际关系及自身素养要求5个方面;阻碍性压力源主要有角色适应不良及培训缺失两方面。结论高层护理管理者应
发展护理服务,是进行医药卫生改革和关注民生的实际问题。面对医院护士严重缺编、“护理员”准入制度欠缺和护理员素质偏低的现状,研究借鉴发达国家护理员行业的理念、准入制度和培训考核的经验,结合北京市护理员行业现状,梳理发展北京市护理员管理体系的综合愿景。加强北京护理行业管理至关重要,也可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型开拓新途径。
目的 探讨产房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及效果。方法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产房工作管理,实现产房操作与记录的电子化,并与其他系统信息集成和交互。从分娩记录书写时间、书写质量方面评价其效果。结果手工记录组分娩记录书写时间为(3.20±1.03) min,电子记录组分娩记录书写时间为(1.71±0.6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2,P<0.01)。电子分娩记录在记录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方面出现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干预措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表(GSES)和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评价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提高,研究组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37.05 ±4
目的 比较2%葡萄糖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备皮法与传统剃毛备皮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6例和干预组11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使用一次性备皮刀按操作常规进行备皮,干预组则使用2%葡萄糖氯己定皮肤消毒液进行备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护士操作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护士操作时间为(3.22±1.2
目的 探讨孕妇孕晚期营养状况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产检无严重并发症的孕妇210名,在孕晚期进行膳食状况调查,收集妊娠结局资料。根据新生儿不同出生体重分为低出生体重组12名、正常组178名和巨大儿组20名,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巨大儿组孕产妇的分娩孕周(39.88±0.83)周,血液中脯氨酸(195.00±13.35)μmol/L,均高于低出生体重组[27.50±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肝门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后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肝门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术后患者217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和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4.5±6.4)d,短于对照组的(36.2±8.7)d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希望水平现况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评价工具为一般资料调查表, Herth希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家庭关怀度及Jalowies应对方式量表。结果85例肺结核患者Herth总评分为(35.48±2.96)分,其中低等水平28例(32.90%),中等水平42例(49.40%),高等水平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