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达:数字纺纱 立己达人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xie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达是全球领先的短纤纺纱系统供应商,也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所有四种纺纱技术的全流程纺纱设备制造商。20世纪90年代,立达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工厂,在随后的几十年,立达又先后在江苏、上海、新疆等地投资布局。立达致力于开发和制造加工天然纤维、化纤及其混纺的纺纱系统、机械和工艺部件。在国内纺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立达是如何在行业立足并长远发展?立达的品牌定位发展理念是什么?在当今纺织行业形势下,立达如何为纺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纺织》记者采访了立达(中国)董事总经理胡本石博士。


  《中国纺织》:立达发展的简单经历和转折点有哪些?
  胡本石博士:立达在中国已经活跃很长时间了:第一台立达设备早在1927年就抵运中国。2000年立达收购了法国ICBT公司并在常州开始运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立达在中国的业务迅速增长,并于2002年在常州建立了一厂,2010年我们在常州开始建设新工厂,2014年纺纱中心的建成为新工厂项目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立达自此开始为中国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疆客户,我们于201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设立了新的销售服务中心——新疆立达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常州工厂的生产覆盖大部分立达产品线,从纤维开清、纺纱准备到后纺设备。
  《中国纺织》:立达在企业品牌的打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今后,在品牌发展方面有哪些规划?
  胡本石博士:立达品牌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司由Johann Jacob Rieter于1795年创建。这比法国大革命还要早4年,由此可见公司历史之悠久。公司最初几年的业务是经营进口香料和棉花。后来公司开始投资建立自己的纺纱厂,并开始生产纺纱机械。
  立达在纺纱技术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领先的短纤纺纱系统供应商,是国际知名品牌。
  可持续发展根植于我们的全球业务,同时也是企业理念的根本支柱。可持续发展在立达的商业战略中举足轻重。我们非常重视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责任。
  我们为客户提供高能效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优化。同时我们也为集团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并一直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希望可以在中国纺织工业推广我们的理念并分享企业的宝贵经验,促进纺织工业的转型和升级。
  在最近上海举办的ITMA亚洲展览会上,我们的展会标语是:“立己达人”。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先贤孔子,意思就是要想自己成功,得先让别人成功,而自己的成功也是为了让别人成功。这也正是立达希望的与客户实现双赢的美好愿景。而且这句话中涵盖的“立达”二字正是我们公司的中文名。
  《中国纺织》:您如何看待纺机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公司在产品定位和开发方面应该如何融合这种趋势?
  胡本石博士:整个中国工业面临一个典型的问题,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劳动力短缺这样的现状。因此,棉紡行业未来会对节能、高产高速、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方面有更高的需求。立达作为棉纺设备的技术和市场领先者,在产品研发上一直关注这几个要素。
  在今年的ITMA亚洲国际纺机展上,立达发布了环锭细纱机G 37和G 38,以及紧密纺纱机K 47和K 48。
  针对用工紧缺、灵活排产、成纱质量极高的细分市场用户,8系列机型是非常理想的一个选择,该系列提供全方位配置,基于电子牵伸系统、ISM premium单锭监测、集成式竹节纱装置,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最佳运行状态、高度灵活生产常规和特殊纱线,确保客户获益。
  7系列机型面向用工不紧缺、但灵活排产和成纱质量要求高的用户,该系列为用户提供高度灵活的选择,适纺范围覆盖最长锭位机器,即便在生产特种纱线时也同样如此。电子牵伸系统减少了换批停车时间,ISM basic集成式单锭监测系统大大提升操作工的工作效率,同样提升机器的生产效率。
  四种机型均可选配新型LENA锭子,显著降低能耗。在三种环锭细纱机G 32,G 37和G 38上,均可安装EliTe?倚丽特紧密纺装置。
  而在纺纱准备工序,立达也有新品推出。自调匀整并条机RSB-D 26上海迎来了首秀,它能为用户带来优异的棉条质量、更低生产成本、更为简便的操作维护。
  《中国纺织》:有观点指出,纺机行业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走向融合,立达对此有哪些见解?
  胡本石博士:最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了纺机行业的三化融合,至今已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几年中,越来越多的纺纱厂开始接受并实施智能化概念,大大减少了用工,提高了产品品质,同时大大提升了工厂的管理效率。
  比如,溢达集团在昌吉投资的30 000锭工厂,采用立达全流程K 46紧密纺设备,自动化程度极高。溢达选择了自动条筒运输系统、立达纱管运输系统SERVOtrail,以及立达纱厂控制系统SPIDERweb的移动应用程序Alert and Cockpit Module。除了卓越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以外,紧密纺纱机K 46与其它紧密纺系统相比还具有集聚能耗和维护成本更低的优点。依靠立达的高度自动化全流程紧密纺设备,昌吉溢达的智能化纺纱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溢达降低了劳动力密集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实现了纱线质量的稳定性,万锭用工达15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此外,立达在今年的ITMA亚洲国际纺机展上,立达推出了全新Essential数字纺纱套装平台,在纺纱厂数字化领域书写了新的篇章。通过点击操作便可完成对纺纱厂的运营和控制,这一平台使之成为了可能,平台将整个纺纱工序的提升潜力进行可视化转换,一目了然。而且,同目前所有其他方案相比,Essential数字纺纱套装灵活性更高,功能更为精准,并可以兼容第三方应用。在本届展会上,立达展示了适用于立达转杯纺纱系统的全新数字化平台,2019年,这一平台将全面覆盖包括环锭纺、紧密纺和喷气纺的所有系统。在2019年年中,目前已有的数字化系统UPtime和SPIDERweb蛛网也将集成到Essential数字纺纱套装中。   《中国纺织》:在当今纺织行业形势下,您认为如何为纺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立达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客户需求,如何实现产品创新和客户需求的对接?
  胡本石博士:立达的产品经理与我们的客户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能助力于立达的产品开发过程。我可以和您分享下过去几年立达所取得的进步。
  这里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我们的创新性:首先,用于环锭细纱机的ECOrized吸棉笛管的进一步优化,使单个纺纱单位的能源需求下降了50%;第二,得益于新一代单眼并条机RSB-D 50和SB-D 50,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产能提高了33%。得益于采用带有高效节能电机的最短驱动系统,每台机器每年能节省高达1.7 kWh的能耗。
  最重要的是,在创新产品的同时,还应注意倾听客户的反馈,比如我们会定期向客户发送满意度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改进质量。
  《中国纺织》:科技绿色时尚已经成为今后纺织发展的标签,为此,立达有哪些规划?实施步骤?
  胡本石博士:中国下一阶段发展重点一直以来都是立达开发产品时的专注点。最小的环境污染,更高效的电力生产,最大程度的省电和压缩空气,最优化的原料使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立达将这些影响因素系统地贯彻落实到纺纱系统的开发中。
  《中国纺织》:如何看待2018 年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如何看待2019 年发展趋势?
  胡本石博士:2018年,新疆政策与前两年相比有所變化。过去的两年,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央给予了新疆“政策大礼包”。中西部对发展问题一向渴求,“新丝绸之路”的建设政策,无疑对于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经济来说起到了极大活跃和提升作用。而2018年,相关政策有所收紧,对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也有所影响。
  另外在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中,贸易保护主义对于出口也有所影响,因此国内投资向国外转移。国家为此也适时出台了一部分政策如减税等,以拉动内需。但具体对拉动内需产生的影响目前还不甚明朗。
  2019年,新型纺纱技术在新的应用领域的发展会是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已有客户利用喷气纺实现了全棉纺纱生产,相信未来这也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Dr. Michael Hubensteiner/胡本石 博士
  立达(中国)董事总经理
  胡本石博士于2016年10月加入立达,担任立达(中国)董事总经理,负责立达中国公司业务。
  胡本石博士一直以来对中国市场都非常了解,在中国发展业务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在加入立达之前,他已在中国任职12年之久,曾在GEA基伊埃集团换热器技术事业部担任业务集团董事总经理兼总裁。
  胡本石博士在全球资本货物业务方面也拥有丰富而深入的专业知识,他还曾在Unionmatex股份有限公司和ABB德国纽伦堡公司任职。
  胡本石博士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能够流利地用德语和英语交流,且熟悉中文。
其他文献
2018 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两会”的胜利召开不仅为中国这艘大船标明航向,成为全球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更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创新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两会”上,纺织行业代表委员们凝聚智慧,秉承责任,为纺织服装产业的美好未来请愿,为国强民富的辉煌明天发声。  正如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当得知德州恒丰集团技师王晓菲是一名纺织工人时,习总书
期刊
十月,由中國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倾力指导,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西省分会、新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在中国麻纺名城、七仙女的故乡美丽的新余市盛大开幕。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冯桃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
期刊
当前,纺机企业紧跟提效、降本,绿色环保以及智能化的市场需求,在装备技术创新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从提高单位生产效率的单机改造,到致力于连续化生产的成套装备技术创新,无不依托当前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资源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同时,降低纺织行业的生产成本也正在成为纺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比如,具有自动落纱功能的细纱机长车保持了一定规模的增长,不仅减少了纺织企业的用工,而且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最终产品综
期刊
刚刚结束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前,绿色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中达成共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指出:“科技、绿色、时尚是纺织工业发展的新三板。”绿色已经成为未来纺织工业上下游必须持续深入推进的一个
期刊
随着消费不断升级、产业要素变化、数字经济带来的变革,家纺行业紧抓由互联网点燃的数字化时代契机,开启家纺无界零售新时代,借力“一带一路”推动海外布局,乘势而上,不断为产业升级发展,注入全新的能量。  在此背景下,以“势见未来——新经济 新形势 新解读”为主题的2018中国家纺大会暨中国家纺协会六届四次理事会于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行业大咖齐聚,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家
期刊
推动服装业拥抱智能制造的新时代,开辟服装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10月18日-21日,第二十二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在为期四天的时间里,在4万平米的六大展馆和文化广场科探中心秀场里,汇聚了来自美国、英国、波兰、俄罗斯、意大利、法国、韩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65家企业、300多个品牌,通过展览展示、商贸洽谈、时尚发布三大板块活动,立体而集中的呈现了宁波乃至全中国的服装产业由传
期刊
每年北京金秋时节,必将迎来一场国际时尚盛宴。以“向阳而生”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时装周(2019春夏系列)在京举办。来自海内外的140余个品牌与近150位中外设计师,举办了96场专业发布会和2项专业大赛,发布会数量创历史新高,110余位中外设计师也参与到DHUB设计汇2019S/S。从鸟巢文化中心、北京饭店金色大厅到751D·PARK等潮流领地,时尚令最美的北京秋天更加绚烂。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
期刊
近日,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Intertextile Shanghai 2018在上海举办,TEPP台湾馆亮相,凭借优质创新机能、环保和时尚的高附加值产品而备受瞩目,充分展现了台湾纺服产业的新貌和无限潜能。  台湾纺拓会致力于推动台湾纺服产业发展,特以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Intertextile Shanghai 2018为平台,提升台湾纺服优质品牌的形象并拓展商机。
期刊
追溯纺织服装行业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共同展望以湖州丝绸小镇为代表的产业创新转型发展契机,奋力开启新时代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10月16日,以“溯源回望,梦想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丝路论坛系列活动在“丝绸之府”浙江省湖州市盛大开幕。  本次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湖州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以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主办,湖州鑫鸿景城建设发展有限
期刊
“西安工程大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提高一流学科建设水平’推进大会”10月20日在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举行,作为学校独立建校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一环,来自纺织行业协会、陕西省市及国内外高校领导,以及校友代表、校领导及师生代表,企业与媒体代表共计350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40年来,西工程大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地方经济增长的重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