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的问题解读及对策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wj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已经进入电子信息时代,高新技术不断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高校同样受到时代发展的冲击,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教育管理任务。同时,各个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内外部形势对学校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分析了高校当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革建议,以创新高校教育管理。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问题 对策 创新
  一、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重要的意义。但是,受不良社会风气和高校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消极、不合理的现象。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在认真梳理并深刻剖析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探寻更具建设性和针对性的对策。
  二、高校教育管理的问题解读
  (一)教育管理资源配置不均衡
  教育管理是学校领导根据一定的原理,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因素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目的在于更好更快地实现学校预定目标。因此,任何一种学校管理方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管理资源这一“硬件”基础之上进行的。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国家对重点高校和非重点高校的财政投入不均衡的政策,直接导致“211”“985”高校获得了更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而一般的普通高校则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科研仪器设备紧张、学生宿舍条件差、授课教室紧缺、图书资料缺失或陈旧等。同时,由于东部和中西部的区域经济的不均衡性,地方财政对高校支持的不均衡性,更加剧了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发展的不均衡性。此外,由于高校扩招现象的持续,我国各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师生比例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育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我国高校现存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科层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所创立的。科层制是现代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也体现出了一些优点,如:学校组织明确、追求效率、照章办事、理性化程度高等。但这种管理模式的消极作用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过分强调老师和学生对领导的服从,造成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下降;工作僵化,不能很好地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形式主义作风、官僚主义习气也在高校中出现;教师之间、教师和管理领导之间关系冷漠等。除此之外,该管理模式最大的消极作用是可能会导致学校管理与教学脱节、与学生身心发展脱节、与外界社会环境脱节,如果不能对管理过程的僵化及时做出调整,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管理效果,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育管理的主客体缺乏互动
  高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作为教育管理的客体存在的。学校管理资源的运用、目标的制定、管理活动的实施都是围绕这两个群体进行的。因此,教育管理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以教育管理中针对教师和学生所进行的活动为标准的。
  教师作为教育管理领导者和学生之间的连接者,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发展,人们普遍开始追求金钱、效率,这些不良习气也渗入了高校。一些高校教师无心教学和科研本职工作,却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校外的兼职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但是不能否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我们教育管理人员管理失位存在很大关系。另一方面,高校中一些教师待遇偏低,东部高校与中西部高校、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收入不均衡也同样影响到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三、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重任。由于我国教育管理存在着“硬件”“软件”等诸多问题,大大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应在协调好教育管理资源的同时,改革和创新管理模式,并且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教育管理手段和方式的变革,使我国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硬件”更硬、“软件”不软,教育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使高等教育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全面提高教育管理能力
  新形势要求我们变革和创新高校教学管理集权式的组织体制,遵循一定的授权和分权理念,科学分解教学职能,合理设计和划分校、院(系)两级的职责和权力,保持权责相当。即要转变校长和教务处的职能,增强其宏观规划和指导职能,并将一部分管理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扩大二级学院的自主权,允许它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给高校基层管理人员提供更大的发展和创造空间,增强学院(系)的基层组织活力,实现学院(系)的管理效能化,进而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二)完善高校教育管理考核体系
  绩效考评是检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进度、衡量学院(系)及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成效、防止偏离教学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想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就要提高管理者的工作能力。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和奖励措施可以激发管理者的工作动力,促使教育管理工作推陈出新,不断改变传统管理方法,促进教育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高校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应该完善自身的运行和监督机制。一方面,应该明确学校各个机构的职责,提高学校的办事效率,节省教育行政成本;另一方面,高校应该为市场资源进入高等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吸引社会资源进入高校。例如,针对学校宿舍不足的现象,学校可以吸引外来投资,将学校宿舍的运营权利交给投资主体,一定年限后,投资主体将宿舍所有权与使用权再转交学校,这样既解决了高校宿舍紧缺的问题,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收益。此外,高校还应该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会等团体的监督作用,防止一些权力过分膨胀,防止一些人为自己谋取私利。
  (三)提高管理者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
  高校教育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管理工作,而是需要管理者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深入了解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此外,学校需要对教职人员进行适当地培训,切实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高校教师要不断地在工作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在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人格提升,以学生为本,不断激励学生进步,因为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所起到的作用比任何书本的作用都更大。其次,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建立合理的教师保障激励制度,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为教学、科研解决后顾之忧。最后,应完善教师聘任制度,防止高校“近亲繁殖”现象,同时积极开展高校间、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其他文献
【摘要】“健康评估”是高职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对于高职护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康评估”的知识点繁多,难学难记,文章根据教学实践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健康评估”;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健康评估”是高职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既对接护士资格考试,又对接护理工作岗位能力。特别是随着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整体护理在国内的全面展开,护士的健
目的对野战和联勤部队官兵的疲劳状况和睡眠质量进行调查,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疲劳评定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方法和模式越来越多。为适应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开始兴起,这是一种先进的、较前卫的教育教学方法。文章对于行为导向教学的讨论基于社会形势和行为教学的主要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该教学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行为导向;中职教育;语文教学  从当今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来看,行为导向教学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自其产生以来
【摘 要】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在民办高校中实施法制化的学生管理成了民办高校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实施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实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 学生管理法制化 问题 对策  民办高校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是民办高校实现依法治校的体现。学生管理工
【摘要】研究以浙江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学生阅读网络新闻、制作微课、课堂展示等教学手段,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语篇互动理论在微课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发现这种教学实践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关键词】语篇互动理论;微课;英语阅读  【课题项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改课题,项目编号:NITJG-201612。  一、引言  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