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测度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6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河北省的经济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运用对2017年河北省和中部六省的经济效率、经济增长、经济成果分配和可持续发展情况的指标体系进行改进的熵权TOPSIS法赋予权重,得出各省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河北省在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测度;中部六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4-0052-03
  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年均增长速度高达9.5%。然而,经济增长的同时面临着经济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加剧、收入差距拉大等粗放式发展的问题[1]。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增长数量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包含了经济增长、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更适用于我国经济转型和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可见,在关注经济增长数量的同时,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已经成为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经济发展,河北省的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偏高,近年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比逐渐接近,但第二产业占比始终高于第三产业,而且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等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领域,投入多、消耗大、竞争力弱,新兴产业起步晚,缺乏竞争力。第二,工业耗能高、污染严重。2017年河北省能耗占全国的6.8%,而GDP占4.3%,这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是在牺牲了环境、社会等因素基础上经济数量的增长,严重地阻碍了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第三,科技发展落后。以知识密集型和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工业起步晚、比重低,2017年河北省技术市场交易额仅占全国的0.5%,造成经济增长缺乏后劲,质量不高。在我国进行“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大背景下,河北省面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如何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吸取先进省份的经验,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是河北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研究现状
  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付才辉(2017)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经济结构持续升级所推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经济增长结构的变迁和转型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沈坤荣等(2017)认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4]。李强(2017)通过测度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研究了资源禀赋和制度质量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5]。陈翥(2013)认为,创新是提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动力源泉,应摆在首要位置,同时根据未来发展潜力、环境承载能力,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6]。
  第二,关于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测度。李平等(2017)运用经济全要素生产率[7],唐毅南(2014)运用企业投资效率、中间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等指标衡量经济增长质量水平[8]。由于测度指标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无法综合表现经济增长质量的真实水平和具体特征,因此通过构建综合的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和测度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雷振宇(2015)通过投入产出法,构造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对全国各省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进行了测度[9]。袁晓玲(2017)从创新因素、产业环境等方面,通过构建三大指数以及区域经济综合发展两大指数评价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10]。
  可以看出,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以定量分析为主,学者们通过经济结构、经济过程、福利变化和创新等角度研究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并进行水平测度。随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资源限制等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增长质量应是高效、稳定、公平和可持续性的增长,因此需要一个更加全面的指标体系来测度经济增长质量水平。
  二、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测度方法的选择
  (一)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體系构建
  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分别从经济效率、经济增长、经济成果分配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1.经济效率方面。经济效率代表通过投入单位生产要素可以获得的产出水平,单位投入所获得的产出多,即要素投入的生产率水平越高,说明经济中资源配置得越充分,资源使用率越高,会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带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本文将劳动生产率(GDP/从业人员数量)、资本生产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土地生产率(粮食总产量/耕地总面积)3个指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中经济效率的指标。
  2.经济增长方面。经济增长稳定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前提,剧烈的经济波动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稳定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水平维持在某一数值不发生变化,而是指经济增长水平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平稳波动。经济增长稳定包括经济结构的稳定程度以及其他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稳定程度,本文将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泰尔指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经济波动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失业率5个指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中经济增长稳定的指标。
  3.经济成果分配方面。能够使更多的人分享经济成果的经济增长才是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经济增长成果公平分配包括福利分配与劳动成果分配的公平程度,本文将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4个指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中经济成果公平分配的指标。   4.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前生产生活需要,又要满足子孙后代生产生活需要的发展,意味着保护、合理利用以及提升自然资源使用效率,可持续发展对未来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质量起着支撑作用,其中科技创新是影响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将人均能源消废量、单位GDP能耗、单位GDP工业废水排放量、单位GDP工业废气排放量和R&D支出占GDP的比重5个指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二)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测度方法
  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河北省和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在对各测度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赋予各测度指标相应的权重值,然后运用TOPSIS法对各省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进行量化排序。熵权TOPSIS法将熵权法和TOPSIS法两种方法的优点相结合,使得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测度结果更客观、更合理。
  1.计算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测度体系中各测度指标Yij的信息熵
  三、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测度
  第一,数据处理与分析。本文数据来源于2018年河北省统计局网站的《河北经济年鉴》及中部六省各统计局网站的《统计年鉴》,其中的数据为2017年数据。为消除不同测度指标在数量级和量纲方面的不一致性,先运用极值法对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测度体系中各测度指标数值做标准化处理。
  第二,经济增长质量各子系统指数值。根据河北省和中部六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数据,按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7年各省经济增长质量4个子系统的指数值,结果(见下表)。
  可以看出,在经济效率和经济成果分配方面,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子系统指数值分别高于山西省和河南省以外,均低于其他省份。在经济增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子系统指数值均低于其他省份。河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波动程度较大是经济增长不稳定的重要原因。由于河北省科技投入和轉化率低,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再加上资源环境的强力约束,显然这种粗放的、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第三,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值。2017年河北省和中部六省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值结果(见下图),考察期内研究省份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值在0.284—0.426之间,其中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最低,与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值最高的湖北省相比,低0.142。可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还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
  四、结论和对策
  本文通过测度2017年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并与中部六省的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整体上尤其是在经济增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低,与中部六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因此,提出提升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建议。
  第一,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驱动力,增加科学研究的投入,对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的企业给予充分的政策倾斜,加大科技转化的力度,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第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高新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入手,同时加大民生改革,尤其是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革。第四,节约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加强对企业和居民关于资源及环境责任意识的宣传与立法。
  参考文献:
  [1]  陈诗一,陈登科.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研究,2018,(2):20-34.
  [2]  任保平.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J].学术月刊,2018,(3):66-74.
  [3]  付才辉.新结构经济学:一场经济学的结构革命—— 一种(偏)微分方程思路下内生(总量)生产函数的解读[J].经济评论,2017,(5):81-103.
  [4]  沈坤荣,曹杨.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J].江苏社会科学,2017,(5):50-55.
  [5]  李强,高楠.资源禀赋、制度质量与经济增长质量[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2):4-12.
  [6]  陈翥.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路径选择[J].区域经济评论,2013,(1):89-91.
  [7]  李平,付一夫,张艳芳.生产性服务业能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新动能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7,(12):5-21.
  [8]  唐毅南.中国经济真是“粗放式增长”吗——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经验研究[J].学术月刊,2014,(12):82-96.
  [9]  雷振宇.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5.
  [10]  袁晓玲,景行军,赵志华,等.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陕西省1998—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6):42-47.
其他文献
摘 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共同抓手。甘肃省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优势,产业扶贫带来了明显的直接经济效益和溢出效益,但是在产业培育过程中,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乡村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观念相对保守落后、自我建设能力较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提高产业扶贫效果的策略,并基于产业发展要素探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中小企业融资是政府和银行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及经济金融现状,在当前金融降杠杆的背景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标本兼治,要营造中小企业健康运行的良好生态,提高实体经济回报率;要降低房地产泡沫以缓和其对实体经济需求的挤出效应;要振兴股市以完善资金配置功能。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美日经验;借鉴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站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已经引起了高校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因此,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3-0086-02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佛山市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之中,同时,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创新创业之路。因此,在佛山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调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情况,探究佛山市经济转型升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佛山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佛山;经济转型;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传统企业落后的经营和销售模式,已不能使其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前沿,因此并购成为传统企业首选的转型方式。并购融资方式的不断创新,同时也伴随着诸多不确定性的融资风险。基于美的集团并购库卡的财务数据,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分析其并购库卡的融资支付风险、债务偿还风险、外汇变动风险以及资本结构变动风险,同时提出相应的融资风险防控措施,为我国传统企业并购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企业并购;融资方式;融资风险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的资本时代背景下,股权激励不仅能够加强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形成良好均衡的价值分配体系,还能激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人员诚信勤勉地开展工作,保证公司业绩稳步提升,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并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逐渐分离下实施股权激励,对于管理a层来说还是一种降低由两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方式。而限制性股票激励作为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具有同等作用且
期刊
摘 要:为了推进我国加快建成美丽、绿色、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国家,近年来,多项环保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及法规相应出台,众多“绿色”产业迎来了新的生命浪潮;同时,“营改增”的步伐又在无形中加重了环保行业的税负。如何抓住时代的新机遇放大企业的税收优势,成为各环保企业最为瞩目的问题之一。因此,通过对HN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财务及税务情况的分析,结合税收筹划知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探究该企业的税收优化方
期刊
摘 要:在分析湘西州地区贫困与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方法,探析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扶贫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正面效应感知明显,负面效应不敏感,旅游扶贫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收入和当地知名度,加强了历史古迹保护和交通治安水平。湘西州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的热情高,对旅游发展持明显的支持态度,但是当地的开发状况还不能令他们十分满意。  关
期刊
摘 要:近十年,中国小康社会目标渐趋实现、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民关注焦点转移为医疗保健,使得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迅速崛起。医药行业是将农业、工业、服务业集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自2016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医药发展的政策,加速释放了医药需求,并为制药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因此,选择GYY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给该类企业在税收筹划中提供相应
期刊
摘 要:彝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通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民族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彝族火把节为例,论证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对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高峰乡彝族火把节进行调查,使用逻辑回归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节日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从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