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er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被认为是为人最基本的道德。由此,我们深知“孝”的教育在幼儿阶段道德建设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做好孝的教育,让孝落到实处呢?这无疑是每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应该认真考虑的重要内容。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实践和认识体会。
  一、以孝为魂,孝的教育营氛围
  要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首先要培养幼儿对“孝”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让幼儿在心理上能接受,从而逐步传承行为。 。
  古往今来,我国有着不少孝敬父母的故事成为美谈佳话,这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体裁。教师为此设计了相关主题活动,在不同的课程中设计了“孝”的教育。如语言活动中,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相关故事的内容,设计了精美的图片,寻找了相关视频,帮助幼儿形象生动的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了情境表演的设计,让幼儿通过生动的表演和对比,让“孝”的观念深入人心。如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选择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和歌表演让幼儿在演唱和表演中自我感悟。如歌曲《好娃娃》,当幼儿在表演爷爷年纪大弯腰驼背的样子,表演奶奶由于年纪大嘴里缺了牙的样子时,教师及时提问:爷爷奶奶一直是年纪这么大的吗?他们怎么会这个样子的,他们这样行动方不方便等问题,帮助幼儿体会长辈养育孩子的辛苦和不易,从而教育幼儿尊重孝敬长辈。
  二、对幼儿进行“孝”的培养
  除了上课活动,幼儿一日活动的许多环节也是对幼儿进行“孝”培养的重要时机。如晨谈活动、午间休息、区域活动等都可以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教师结合了晨谈活动,一周一次开展“小小孝星”的评比,每个幼儿都可以上前说说自己在上周时间里为家人做了什么,小到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说一句感谢的话,到为家人摆放了吃饭的筷子,把好吃的东西给大家分享了等等都行,评上“孝星”的孩子可以在自己的评比栏里粘一颗大红花,这可是期末评好孩子的重要凭证哦,幼儿们都很重视的。几周过去后,发现每周评上“小小孝星”的幼儿越来越多了。
  三、家园配合,做好“孝”的行为楷模
  幼儿好模仿,学前教育学中指出,对学前幼儿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是:父母及家庭环境的表率、家庭生活氛围、居住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情调、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幼儿园的园风、直接教育者的品德修养等。所以做为幼儿直接教育者的教师与家长,一定要密切配合,以身作则,做好幼儿的楷模。
  给妈妈洗脚=我的作业,手触到妈妈的再也不是细腻光滑的肌肤时,让他的心里酸酸的,脑子里竟是母親深夜背看病,烈日下挥汗耕地的一幕幕。当耳边响起了妈妈亲切询问我在校表现的话语时,使幼儿更深的懂得,我不是在完成一次作业的任务,而是一种良心行为的开始……
  成功,幼儿的父母也跟幼儿一样受到了教育,相信在父母的配合下,这些幼儿一定会更加尊重她们的长辈,传承“孝”的理念的。
  所以孝敬父母教育必须从小抓起,而幼儿时期是进行孝敬教育的基础阶段。一些人认为幼儿由于受年龄的局限性,古人有“孝慈,则忠”的论述。从封建文化的意识形态来看,孝是仅次于忠的道德规范。古代皇帝大力推行孝道,其出发点是人要顺从纲常等级,不能犯上作乱。提倡孝,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稳坐江山,为封建统治服务。当今提倡孝道的出发点,我认为:从个人角度来讲,是唤醒人性美,回报父母之恩;从社会角度看,是提倡爱心,尊老爱幼,让高尚道德充盈于和谐社会。
  今后教师会根据幼儿的特点,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对幼儿继续进行“孝”的教育与培养,加深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使尊重、体谅、孝敬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 使我们的孩子能传承中国从古至今的美好品德,逐渐成为一个有“孝”道的中国 公民。
其他文献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共同参与,教材并不是课程的全部,同时根据条件不同,每学期每个孩子也不需要完成全部主题研究。这样一来综合实践教材的实际作用就成了一个问题。我教授综合实践课已经有几个年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革,对于综合实践教材的作用和理解也在不断变化。不过,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觉得只有
期刊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
期刊
插图是教材的特殊语言,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材中,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方面呈现着特殊的作用。美国图学论者哈拉里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幅图。”著名作家、美术家丰子恺在为鲁迅讲话时曾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讲话时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从中都不难持出插图在表达教材意图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低年级的《品德與生活》尤其因其学科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教材更强调的是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更多地
期刊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一二年級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
期刊
一提到要画画啦,小朋友们一个个拿好文具盒,高高兴兴地鼓起掌来,你看,一双双眼睛睁得大大的,腰板挺得直直的,这说明,他们是多么喜欢画画呀!提到绘画教学,有的教师可能会想到,绘画课很轻松,不就是教师示范,幼儿照老师的样子画吗?《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一条指出,要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如果只是单纯的老师教,小朋友画,小朋友的作品就会千篇一律,更谈不到个性的发展。因此,上好绘画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下面
期刊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长知识、长智慧的过程,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的能力发展过程。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课堂是师生对话、交流、探究、情感释放、思维碰撞的场所,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对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成全。  一、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采用小组学习,引导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  为了给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我们班采用小组学习,我要求
期刊
我们感统一班是这学期新开设的班级。每个孩子都是新入托的。看到孩子们每天从哭闹不止到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作为老师我们感到很欣慰。张蔚小朋友早上 虽然不哭了,但无论是上課活动中、还是课后活动时间,他都拒绝参加任何活动。不说,也不做。我们曾几次建议他加入小伙伴的游戏,他都会固执地说:“宝宝不会,宝宝害怕。”  一天在感觉统合训练室,小朋友都在快乐地玩各种玩具,只有宝宝一个人站在一边像一个悲剧人物,可怜兮
期刊
一、细心观察、主动了解、及时发现、随时沟通,采用多种方式密切家园联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新《纲要》精神非常重视提倡家园的合作关系,而要合作首先我们要进行沟通。在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环境作用,采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专栏、家访、电话、联系册、网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各种表现,有特殊情况,及时和家长联系。如:叮叮小朋友刚到我班时,发现她是个表情木讷,不说话,后来发现她只会重复别
期刊
星星儿医学名自闭症(孤独症),我有幸接触了几个这样的幼儿,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他们各有各的性格:有不同的刻板的动作,接触这样的幼儿,你不得不去怜悯他爱惜他。把他完全融入到你的心灵中去,为他所思为他所想,甚至他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你的心。例如:最近来到我班的跃跃就是這样的一个孩子,当我第一眼看到她,心中就有说不出的酸楚。你看她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睫毛很长。小鼻子上翘一瞧相当可爱。马上就喜欢她,但凭自己多
期刊
一、把握幼儿教育发展趋势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前提  21世纪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幼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美国教改40年的“开端计划”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加大幼教投入力度,弱化企业化、经营化意识,把注意力集中在幼教人才的培养和幼儿教育的研究上,把幼儿教育当作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均衡教育资源,改善贫富不均造成的不平等的教育现状;敏感幼儿教育的偏差,及时研究有效的应对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