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端市场一直是服务器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面对国际巨头自上而下的疯狂打压,国内服务器厂商迫切的希望在高端市场取得突破。但由于没有绝对的核心技术,这条高端突破之路充满了变数。
今年,国内主流的服务器厂商在高端市场动作不断。早前,曙光4000A通过TOP500测试,获得了世界排名第十的优秀成绩。紧接着浪潮,联想也纷纷登场,浪潮天梭TS20000D8通过Oracle 10g RAC的OCE认证,进而图谋高端商用领域,联想则凭借“麒麟”出世。强势出击64位IA服务器市场。透过这一系列高端突破的信号,我们看到的是国产服务器厂商构筑产业生态圈的又一番心路历程。
手持认证,能否畅通无阻
一直以来,国产服务器不论战绩如何辉煌,却始终无法扭转在高端市场的窘迫地位。虽然Intel参考设计及其开放标准的风行让国内服务器厂商绕过了很多的技术壁垒,但这远不足以成就国产服务器的高端梦想,无数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真正的高端突破必须与服务器产业的发展同步,而这其中产品、市场缺一不可。
倡导自主研发固然重要。但核心技术的突破决不是可以立竿见影的,因此回避技术风险,快速抢占高端市场乃是服务器厂商的当务之急。凭借与Intel的密切合作。国产服务器迅速挺进了高端市场,而为了求得突破,国内服务器厂商纷纷选择了国际合作。数据库厂商Oracle、备份系统领域先锋Quantum,以及服务器市场上主要的软件企业,如InfiniCon、EMC等,这些都成为了国内服务器厂商在高端市场的合作伙伴。
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些国际合作所带来的好处无非是赋予国产服务器各种国际化的认证,使其在高端市场更具竞争优势。其实,不仅仅如此,通过这些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服务器厂商们正试图围绕自己打造一个紧密的团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服务器产业生态圈。众所周知,高端市场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产业生态环境。这其中包括了诸多硬件厂商、系统平台提供商以及数据库提供商等等,大家通过互相合作来保证各自的产品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而维系这种关系,目前看来只能通过认证。可以说,认证是进入高端市场的一个门槛,虽然认证以后也会面临竞争,但如果不参与合作,不通过认证,服务器厂商可能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国内服务器厂商要立足高端市场,也必须融入这个产业环境。
此次浪潮天梭TS20000-DB通过OCE认证,表面上看来是浪潮高性能服务器又多了一层保护伞,然而实际上却反映出浪潮正在逐渐融入高性能服务领域的商业模式和生态圈。
产业生态圈的游戏规则
在服务器市场,国内企业整体处于产业链下游,既没有非常核心的技术,也不存在强有力的成本优势,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正因为如此,国内的服务器厂商才寄希望于通过产业生态圈的良性互动为自己挣得更多的话语权,因此如何玩转这个产业生态圈才是厂商的关键所在。
产业生态圈代表的是一个紧密的团队,而这个团队有着自己的潜规则。服务器厂商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直接决定了它需要通过哪些认证,需要和谁建立合作关系。比如说曙光4000A定位在高性能计算领域,那么通过TOP500测试,进入前十就是一种策略。而浪潮天梭TS20000-DB定位在高端应用,主要面对的是后台数据库,而在后台数据库方面Oracle是一个非常大的玩家,因此,和Oracle合作,通过Oracle 10g RAC测试认证是浪潮必然的选择。
当然如果服务器厂商在某一个用户群里有很强的主导地位,那么在这个领域里选择和哪些厂商合作,怎样合作就很容易占据主动。正如有人感慨说,“我能主导客户,那么我就能主导这个游戏规则”。话虽如此。但做到这一点,目前国内服务器厂商还很难企及。浪潮集团副总裁王恩东曾为国内服务器企业画出了一条成长轨迹,他说在没有绝对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要善于把握相对的竞争优势,争取在某一细分市场打赢局部战役,再将局部战役胜利扩大到更广范围。这也就是说,国内服务器企业的发展必然是通过下游市场来影响上游厂商,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营造整个服务器产业的良性互动。
今年,国内主流的服务器厂商在高端市场动作不断。早前,曙光4000A通过TOP500测试,获得了世界排名第十的优秀成绩。紧接着浪潮,联想也纷纷登场,浪潮天梭TS20000D8通过Oracle 10g RAC的OCE认证,进而图谋高端商用领域,联想则凭借“麒麟”出世。强势出击64位IA服务器市场。透过这一系列高端突破的信号,我们看到的是国产服务器厂商构筑产业生态圈的又一番心路历程。
手持认证,能否畅通无阻
一直以来,国产服务器不论战绩如何辉煌,却始终无法扭转在高端市场的窘迫地位。虽然Intel参考设计及其开放标准的风行让国内服务器厂商绕过了很多的技术壁垒,但这远不足以成就国产服务器的高端梦想,无数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真正的高端突破必须与服务器产业的发展同步,而这其中产品、市场缺一不可。
倡导自主研发固然重要。但核心技术的突破决不是可以立竿见影的,因此回避技术风险,快速抢占高端市场乃是服务器厂商的当务之急。凭借与Intel的密切合作。国产服务器迅速挺进了高端市场,而为了求得突破,国内服务器厂商纷纷选择了国际合作。数据库厂商Oracle、备份系统领域先锋Quantum,以及服务器市场上主要的软件企业,如InfiniCon、EMC等,这些都成为了国内服务器厂商在高端市场的合作伙伴。
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些国际合作所带来的好处无非是赋予国产服务器各种国际化的认证,使其在高端市场更具竞争优势。其实,不仅仅如此,通过这些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服务器厂商们正试图围绕自己打造一个紧密的团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服务器产业生态圈。众所周知,高端市场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产业生态环境。这其中包括了诸多硬件厂商、系统平台提供商以及数据库提供商等等,大家通过互相合作来保证各自的产品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而维系这种关系,目前看来只能通过认证。可以说,认证是进入高端市场的一个门槛,虽然认证以后也会面临竞争,但如果不参与合作,不通过认证,服务器厂商可能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国内服务器厂商要立足高端市场,也必须融入这个产业环境。
此次浪潮天梭TS20000-DB通过OCE认证,表面上看来是浪潮高性能服务器又多了一层保护伞,然而实际上却反映出浪潮正在逐渐融入高性能服务领域的商业模式和生态圈。
产业生态圈的游戏规则
在服务器市场,国内企业整体处于产业链下游,既没有非常核心的技术,也不存在强有力的成本优势,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正因为如此,国内的服务器厂商才寄希望于通过产业生态圈的良性互动为自己挣得更多的话语权,因此如何玩转这个产业生态圈才是厂商的关键所在。
产业生态圈代表的是一个紧密的团队,而这个团队有着自己的潜规则。服务器厂商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直接决定了它需要通过哪些认证,需要和谁建立合作关系。比如说曙光4000A定位在高性能计算领域,那么通过TOP500测试,进入前十就是一种策略。而浪潮天梭TS20000-DB定位在高端应用,主要面对的是后台数据库,而在后台数据库方面Oracle是一个非常大的玩家,因此,和Oracle合作,通过Oracle 10g RAC测试认证是浪潮必然的选择。
当然如果服务器厂商在某一个用户群里有很强的主导地位,那么在这个领域里选择和哪些厂商合作,怎样合作就很容易占据主动。正如有人感慨说,“我能主导客户,那么我就能主导这个游戏规则”。话虽如此。但做到这一点,目前国内服务器厂商还很难企及。浪潮集团副总裁王恩东曾为国内服务器企业画出了一条成长轨迹,他说在没有绝对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要善于把握相对的竞争优势,争取在某一细分市场打赢局部战役,再将局部战役胜利扩大到更广范围。这也就是说,国内服务器企业的发展必然是通过下游市场来影响上游厂商,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营造整个服务器产业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