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时装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雪之
  2013年本科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后继续留校深造
  制瓷工艺是让中国人很有优越感的一件事,其中的理由不用在此赘述。在那段辉煌的历史中,有很多被记住的名词,比如:“景德镇”、“青花”、“白瓷”……当我这样叙述,而你也觉得心有戚戚时,只能证明一件事,就是我们对传统陶瓷的印象不但有些刻板,也显得太根深蒂固了。所以新想法的出现,包括由此引发的探索,并最终打破传统,让一些事物得以产生新的面貌,就变得非常重要。
  2013年夏天,在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毕业展上,有一组作品《Clay Catwalk》,给陶瓷带来耳目一新的活力,也让观众印象非常深刻,它的设计者是刘雪之。她很有创意的把时装裁剪缝制的技巧结合到陶瓷创作中,这样看来,倒有点跨界的意思。这组作品在视觉上摆脱了瓷器中常见的中规中矩的安静形态,几乎营造出了一种如同衣料般柔软的质地,上面还形成了许多自然折叠的纹理。所以,刘雪之可以说是借由陶土,给自己开了场毕业“时装秀”。
  在此之前,刘雪之并没有服装设计的基础,只是凭着自己对服装和配饰的兴趣想到了这个奇妙的灵感。早在大一的时候,她就做过类似尝试,用陶瓷做了一双芭蕾舞鞋,试图用白色瓷片营造出织物和动态的感觉。而这次的毕业设计,就是这个思路的继续尝试。“我阅读了很多关于服装裁剪和制版的书籍,当时完全看不懂,但也正因为一窍不通,才让我感到好奇和不被局限。”创作时,刘雪之先把书上的版型画在瓷土上,不限定每片的尺寸,之后的工序就像服装设计师把裁剪好的布料放在人型台上一样,她把画好的瓷片不规则地贴在模型上,再通过一些简单的缝纫技巧,将它们拼合起来,就形成了现在这些陶瓷时装的雏形。
  和服装设计不同的是,陶瓷时装还需要经过高温的烧制。由于瓷片质地很薄,又要保持中空自然的形态,这就给瓷土的配比和烧制增加了难度。“土其实分很多不同的类型,有些土是很难控制的,但高温烧过后却很坚硬。而土本身也是有记忆的,如果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好好善待它,它在烧制后可能会变形。”这是存在未知性的过程,却也因此让刘雪之变得更加兴奋。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瓷胚放进窑的时候,认真考虑它们的位置,因为位置不同也会影响到形变的程度,剩下的就是等待出窑那一刻。
  刘雪之15岁时就到英国上学,最初也是在英国接触到陶瓷。在她所接触到的西方现代陶瓷设计中,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陶瓷形态和功能,瓷器在西方已经拥有很广,也很自由的创作空间。刘雪之不想过多限制自己的创作,因此她更愿意把自己称作“Conceptual Designer”,而不只针对陶瓷设计。可能正因如此,她才能不断进行大胆的尝试,把各种陌生的技巧结合在自己熟悉的陶土中。现在有很多设计师和艺术家也在自己的创作中探讨陶瓷更多的可能性,回头想想,陶瓷制作中原本存在的不确定性,其实早暗示已我们这一点。
其他文献
韩冬  学习过雕塑,曾设计过很多博物馆,後将精力投入到首饰设计上  现今,有的人在到处找钱,有的人在找有钱人,有的人在找属于自己的房子,有的人在路上找别人,有的人在找自己。我们到底是谁?哲学家或许会想一想然後告诉你一个谁也听不懂的答案。每个人潜意识中都会多多少少闪现过这样一丝念头——我是谁,我在这里做什么?韩冬在他的首饰设计中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是谁?”,并用数年时间做成系列作品,他说这个问题还没
期刊
白琼如  思维跳跃,灵感贯穿古今中外,追求最本真的设计  设计师白琼如是一个身体和大脑都停不下来的姑娘,她既热爱用双脚丈量世界,也喜欢透过书本穿越时空。她给自己的设计品牌取名“Toutan”,用来纪念她第一次旅行时驻足于金字塔前的激动心情,而埃及神秘悠远的历史文化,也是她设计灵感的重要来源。  白琼如的设计总是体现出一种旅行者的灵动与广袤,“香料地图”系列饰品的灵感,即来源于旅途中的感悟。气味是一
期刊
书籍  《JEWELRY-concepts and Technology》  金工宝典,喜爱金属创作的人不可或缺的一本书。介绍了各种围绕金属的经典好设计。书中知识非常全面,赏心悦目,值得推荐。  电影  《舞动人生》  一部英国的励志电影,描述一个小男孩学习芭蕾舞的过程。理由很简单,我很喜欢看芭蕾舞剧。Billy第一次在父亲面前踢踏起舞步,积压的泪腺一下全崩溃,他边跳边望着父亲坚毅的眼神,久久难忘
期刊
小然  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玻璃艺术工作室,毕业后从事玻璃产品设计至今  当植物破土而出的时候,娇嫩的新芽伸展着半透明的身体,我们仿佛能看到光线透过它直达瞳孔。加上晨露反射出的七彩光芒,似是整个世界都欣欣向荣。而正是这种感觉打动了玻璃产品设计师小然的心,她用透明的玻璃,把这个生机勃勃的早晨还原了。  “小世界”系列作品可以算是玻璃艺术品中的另类,相较于追求繁复和逼真造型的传统玻璃摆件,
期刊
城市对生活者无时无刻不产生着强大的刺激,城市里的建筑、空气、语言都对人构成某种程度的刺激,有些人敏感地作出反应,而有些人毫无怀疑地接受。Ania Eichler是一位来自德国柏林的首饰设计师,两年前由于丈夫的工作调动,她随同来到上海居住,相比七年前初次来上海的短暂旅行,这一两年来的异国感受让她无法停下创作,她说上海对于她来说没有任何一个时候的感受是同样的,每一寸空气都是不同的味道,看到上海的每一眼
期刊
Laura StraBer  德国的陶瓷设计师,毕业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大学。2008年成为独立设计师,在魏玛和柏林都开了工作室,主要和德国、丹麦和中国台湾的设计公司合作  跟大部分因为陶瓷本身独特的特质而选择陶艺作为自己设计方向的设计师不一样,Laura StraBer喜欢陶瓷这种材质是因为它总是和食物相关。Laura是来自德国的陶器设计师,2008年毕业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大学,就此开始了自己独立
期刊
张陈婷(左)胡卫权(右)  张陈婷 生于榕城福州的80后可爱女孩,热爱手工,独立设计品牌“张可爱的喵星小宇宙”创始人  胡卫权 创意品牌“生活演绎”产品研发总监,“张可爱”的合作设计师之一  帽子,对于很多人来说好像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在整体的装束上属于加分项,没有也不会扣分。但最近网上有一个越来越火的品牌,立志要将帽子这么一个鸡肋的物件做成装束中的亮点,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佩戴者的喜怒哀乐。这就是“张
期刊
姚继侃  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其间在中央美术学院金属首饰工作室学习。2013年,硕士毕业于法国AFEDAP(Association de Formation et d’Enseignement des Arts Plastiques),当代首饰设计  谈到爱,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个轻松的话题,因为它涉及我们生活中最为亲密的人,也因为这种亲密关系,往往让爱承载着很大的信息量,期望、责任、宽容
期刊
徐徐  “后构想”的裁缝之一,在法国巴黎高级时装公会学院学习法国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后回国创立“后构想”设计服饰品牌  “国王”和“巫师”是设计师徐徐养在公司里的两条鱼,她和公司设计部的同事们伺候着很多生命体,包括各种植物与动物,他们把公司的走廊用热带阔叶植物盆栽打造成了一片热带雨林,并起名为“亚马逊河”,他们还养了一缸鱼作为“亚马逊”的灵魂主宰,而“国王”和“巫师”是其中最强势的两条鱼。“它们常常
期刊
80年前,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描绘了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香格里拉。从此以后,那个有着雪峰峡谷、神秘的庙宇、宁静的湖泊、美丽的草原及牛羊成群的地方就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  Nova Chiu(赵媛媛)就出生在香格里拉,大自然的赋予让她从小就对色彩极为敏感,而香格里拉那淳朴的康巴人民风也深深融入了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