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们的荣辱人生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n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从她们身上可以细细地读出让我们有些困惑的历史和现实。
  
  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夫人)
  克鲁普斯卡娅不但是列宁的生活伴侣,还是列宁身边忠实的革命追随者。在十月革命的艰难岁月里,她以夫人和革命者的形象坚强地站在列宁身边,当时的声誉可以说超过了沙皇时代尼古拉二世的皇后。可是在列宁逝世后,她的境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斯大林的暴政,很多人选择了沉默,然而,克鲁普斯卡娅却毅然站起来,公然指责斯大林的行为。她坚决反对斯大林对不交出粮食的农民采取镇压的政策;特别是斯大林对党内的清洗,使很多在十月革命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们不是被处死,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令她极其愤怒。在和斯大林面对面的较量中,斯大林竟然对她说:“你再乱说什么,我马上就可以宣布你不是列宁的妻子。”
  
  娜杰日塔·阿莉鲁耶娃(斯大林妻子)
  1932年11月9日,30岁的耶娃在卧室里举枪自杀。在她的身后,死因一直有两种版本:一种说法是因为她所在的单位相继有几个重要人物失踪,她隐约感到是斯大林干的,回到家里最终在斯大林嘴里得到证实后,在失望和痛苦中饮弹自尽。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耶娃终于知道自己是斯大林的私生女,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在绝望中选择了死亡之路。
  
  婉容(溥仪的皇后)
  溥仪迎娶婉容的时候,虽然已经退位,但是仍然以皇帝大婚形式隆重举行了婚礼。后来在伪满洲国期间,婉容一直追随在丈夫身边。在婉容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出她的雍容华贵和内在修养,绝非一般女子,据说她的英语极其地道,甚至和溥仪在宫中天天见面还用英文写信互诉衷肠。在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时候,婉容和溥仪逃往吉林通化,后来溥仪丢下婉容独自乘飞机逃跑,婉容被联军俘获,据说最后在病中死去,身边没有亲人。现在在东北的长春公墓里有婉容的墓碑,也是仿造的衣冠冢而已。
  
  宋庆龄(孙中山夫人)
  宋庆龄非常令人敬佩,国共两党都把她放在崇高的地位。她一直被称作“国母”,在中国近代史上似乎没有任何女子可以和她比肩。她那高雅的姿态,仁爱的胸怀,在时事起伏中始终保持沉默,在书画陪伴中度过自己的晚年,无不让我们感慨万端。
  
  李秀文(李宗仁原配夫人)
  1910年和李宗仁结婚,1992年6月18日去世,享年102岁。在李宗仁戎马生涯的日子里,李秀文始终在家抚养幼子李幼邻,即使在李宗仁担任国民政府代总统期间,李秀文还是在世人面前保持低调,其人生修养和高尚品质一直被人赞颂。由于李宗仁的声誉,李秀文晚年颇受政府和媒体重视,可是老人仍然执著地坚守自己平民般的生活,自然恬淡。
  
  宋美龄(蒋介石夫人)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以105岁高龄在美国去世,世界各大报纸都大篇幅地报道了这位跨越了三个世纪的杰出女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宋美龄以她流利的英语在美国国会上进行讲演,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她不但唤醒了海外华人坚决支持祖国抗战的决心,而且赢得了美国上下以及北美其他国家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随即以陈纳德将军为领队的美国飞虎队无偿地支持中国抗战,飞虎队的成员都是美国民间的志愿者,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光美(刘少奇夫人)
  作为中国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在刘少奇主席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王光美曾以夫人和秘书身份陪同出国访问。她曾是辅仁大学的高材生,说一口标准的英语,在陪同刘少奇主席出国访问期间赢得所到国家的赞誉。在之后那个非常的年代里,王光美受到残酷的冲击,被侮辱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在监狱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和自己的孩子分别将近十年。她在晚年置身于解救和帮助中国贫困母亲的活动,并且捐出个人的全部积蓄,闭口不谈个人荣辱。
  
  江青(毛泽东夫人)
  作为毛泽东主席的妻子,始终没有在正式媒体和公开场合被承认过。毛主席去世时,江青献的花圈的缎带上缀名:“学生和战友”。1976年10月她被中央政治局审查。1977年7月,江青被永远开除出党。1981年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1991年5月14日,在北京保外就医的江青在其住地自杀身亡。
  
  希拉里(克林顿夫人)
  在很多人眼里,希拉里似乎就是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事件的受害者。希拉里在克林顿任职期间也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她当时在美国医疗改革特别委员会工作,在她参与下的美国医疗改革比以往更加完善,甚至逐渐覆盖旅居美国的非美国绿卡人士,还涉及到美国旅游的游客医疗问题。希拉里在任期间所做的工作受到了美国各界的认同,后来在克林顿卸任之后,希拉里仍然在政界做着自己能够胜任和喜欢的工作。在莱温斯基事件发生的时候,希拉里坚定地站在克林顿一边,使克林顿度过了被弹劾的难关,并且连任美国总统。
  
  南希(里根夫人)
  南希和里根认识的时候,两人都是好莱坞的演员,在他们结合后的日子里,南希陪同里根走上了从政之路。从里根担任加州州长到连任两届美国总统,南希皆伴随里根左右,经历了里根出任总统期间的两次遇刺,还有总统卸任后的病痛折磨。里根在晚年被老年痴呆症折磨得不认识任何人的情况下,依然能认出身边的南希。当美国“里根号”航空母舰宣布入海那一刻,我们看到并难忘南希精神抖擞的表情,还有她那嘹亮坚定的声音:“里根号起航了!”
  摘自《辽沈晚报》编辑/乃清
  
其他文献
除了诗人与企业家的头衔,他还是慈善大家—— 因累计捐款两亿元排在“2008年胡润慈善排行榜”第12位。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    我想,所谓冠军,就是要“不甘平庸,与众不同”。你不要像大多数人一样,毕业了有一个好工作,然后有个好家庭,有一套好住房,有一辆好车,有一笔存款就满足了。人生不是这样的。当然我不反对这样。我认为在中国社会发展得这么平稳的情况下,这个目标在十年内,你们绝对都能达到。但是又
期刊
所有的艰辛成了无以言说的个人回忆,而对他人期望的辜负则成了魂牵梦萦的自责。      我梦见他,说要买衣服送我同学求她帮忙……  十几年前,他读初三的儿子头痛。小地方医院确诊是脑瘤。是保守治疗还是做风险很高的开颅手术,医院各说各的。他忽然找到我,把一大卷病理胶片寄给我,委托我找北京的医生给他看看。我很怕去医院,但事关一个年轻少年的生命和一个父亲的绝望,我硬着头皮排队去挂专家号,把医生的意见告诉他。
期刊
我成长的年代,《读者》《女友》是生活情感类杂志的佼佼者。前者讲“真善美”,后者说“爱”。我某个时期的文章,出现在《读者》《女友》上,表达最多的就是“真善美爱”。对这两本杂志,我的感谢也是最深的。  正是这两本旨在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的杂志,给我的人生打下了“真善美爱”的底子。  但是,当今世界,似乎5年就是一代人了。比如,同是80后,你会发现85年也是一个分水岭。20年的《读者》,15年以上的《女友
期刊
爱情,人类永恒探索的主题。后现代,纵使情深深,也要雨蒙蒙。暧昧,游离,空虚,飘逸,我们把爱情演成了舞台剧,观众只有自己;精神,感觉,肉体,柏拉图的飘渺,弗洛伊德的逻辑,我们赋予爱情过多的内涵,这样的爱情,把我们自己都搞晕了……    当女孩问男孩“敢不敢”的时候,男孩必须说“敢”,这是游戏的规则。    男孩女孩,两小无猜。  女孩说:你敢不敢去勾引那个女孩,我要她的耳环!  男孩说:你敢不敢把内
期刊
林格,著名学者,现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组长。  保护好学生的主动性  启迪:您的教育名著《教育是没有用的》已经在广大教师和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些人反对您的提法,但更多认真看过这本书的人非常同意您的观点,请问您用“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样一句有些“雷人”的话来做书名想传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呢?  林格:现在教育界
期刊
“绵羊”谢弗   沃尔夫于1885年创办《柏林日报》,到20世纪30年代已经成为德国最好的报纸。为了延续《柏林日报》的精神和自己的办报宗旨,以人格独立著称的沃尔夫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选中了目光犀利的分析家、政论家谢弗为接班人,对他大加栽培。  1933年纳粹上台后,谢弗放弃《时代》杂志鲁斯待遇优厚的邀请,从美国回到德国,他说:“我亏欠沃尔夫,我该回去继续他毕生的事业。在我从大战的壕沟归乡时,是他
期刊
思想战线这块阵地,我们不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随着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化,工作领域扩大化,信息传播现代化,社会经济成分、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消极因素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思想政治工作不得法,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政工显优势,四两拨千斤。思想政治工作只要真正做到点子上、火候上,就能发挥其强大的政治优势。    一、有的放矢,注重组织性,实施中枢工作协
期刊
1886年,20岁的孙中山,在广州美国人嘉约翰创立的博济医院学医,结识一位同学郑士良,郑士良是他最早的政治上的同志,是洪门中人。洪门起于明末,对外称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后来清廷势大,逐渐转为地下组织,并流传至海外。  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件中曾说:“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最大原因还在于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于有武力的别人。”“有武力的别人”者,袁世凯、苏联、日本等,当然也包括洪门
期刊
街边,垃圾桶很漂亮。  蓝色的,绿色的,黄色的,很鲜艳。  小孩问,爸爸,垃圾桶为什么这么漂亮?  爸爸说,是为了让人看起来愉快。  不要去想垃圾本来的样子。  小孩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垃圾?  爸爸说,因为人多了,垃圾就多了。  小孩问,动物和植物会有垃圾吗?  爸爸说,也会。但是有区别。  几乎所有动植物的垃圾,都可以开出美丽的鲜花。  可是很多人的垃圾,却会让开着的花儿死亡。  小孩问,每个
期刊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    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问我如何克服寂寞。她跟我刚来美国时一样,英文不够好,朋友少,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家、图书馆、GYM,几点一线。”   我说我没什么好招,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我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