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能力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b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日益体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拥有、配置和调控能力,尤其体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和运用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加快建设和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能力,已经成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决策。 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全社会做出共同的努力。目前,我国企业从总体上看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我国中小型企业约占全部企业的99.6%,普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动力;即使是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大多数其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同类企业相比较也存在很大差距。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仅为25%;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即使是大中型企业也仅为0.71%。
  1985—2005年期间,我国国内企业中提出专利申请的仅占1.4%,而且企业提出的专利申请总量中,有22%的申请是来自外商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从企业提出的专利申请的类别上来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占45%,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35%,而最能体现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申请仅占20%。截至2005年底,我国国内60%的企业没有注册商标;出口商品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仅占10%。
  目前,我国国内企业中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的企业,仅占全部企业的万分之三;在制造业的多数行业中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基本上依赖国外,存在着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我们对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状况,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实现“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战略目标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必须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全面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能力,需要一个精心培育和支持发展的过程,需要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社会舆论环境与文化氛围,需要一个创新友好型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需要政府有力的引导和有效的服务。
  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不能单纯从技术层面上去看待,要着眼于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实现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主流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四位一体,使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若将这四种创新割裂开来,自主创新就会缺乏良好的制度基础、社会环境和文化底蕴,自主创新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实现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主流文化创新、科技创新都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息息相关。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上。
  培育和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能力,需要做以下几项工作:一要切实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功能,以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自主创新、支持自主创新、保护自主创新的社会风尚。二要加快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形成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文化。三要加快完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创造、管理、运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为鼓励自主创新和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四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快建设面向全社会的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平台、科技信息和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咨询服务平台,使我国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通过共享先进的研发、试验、检测设备,方便、快捷地检索和利用科技、知识产权以及市场信息,降低研发成本,缩短新产品的研制和上市周期。五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优化公共财政投入结构,完善经济、贸易、科技、知识产权以及财政、税收、金融等领域政策的统筹协调和综合配套,充分发挥政府对我国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的导向作用。六要突出重点,分清层次,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扶持、信息服务、社会保险,鼓励我国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参与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帮助市场经济主体、科技创新主体降低和规避自主创新的风险,支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作者系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其他文献
出于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和环境等多方面利益的考虑,欧盟近期在能源方面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相对于1990年水平,至少减排温室气体20%;通过提高能效实现节能20%;实现生物燃油占全部燃油用量10%的约束性目标;实现可再生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耗量20%的约束性目标。这一目标显示出欧盟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和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决心。  欧委会发布能效行动计划的目的是落实到2020年实
期刊
一、2006年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6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生产和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均保持较快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产品更新换代和结构调整不断加快,投资规模较大幅度增长。高技术制造业总体呈现发展比较快、效益比较好、后劲比较强的良好势头。  (一)生产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  2006年,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
期刊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节能降耗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1.23%,这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是一个拐点,净实现节能3000万吨标准煤,这个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但是,要清醒地看到,节能降耗仍面临很大压力,主要原因是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依然偏快;节能降耗投入不足,一
期刊
深圳市按照统筹协调、分步推进的要求,全面启动了事业单位改革。2005年10月,成立了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市事改办”),市编办、改革办为日常办事机构。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已于2006年基本完成);第二步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2006年7月7日,召开了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动员大会,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一、分类改革的主
期刊
一、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持续增加的可能性较小    2007年1—2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幅虽然有所增加,但综合多指标分析,预计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幅持续增加的可能性较小。  第一,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增幅大幅下降,在继续收缩信贷和其他融资渠道难以创新的政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开发融资艰难制约了房地产投资增幅持续增长。2006年第3季度以来,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增幅迅
期刊
据中国盐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原盐产量5511万吨,同比增长8.9%,其中:海盐产量3094万吨,同比增长7.6%;井矿盐1931万吨,同比增长10.3%;湖盐487万吨,同比增长5.9%。  全国共销售原盐5425万吨, 同比增长10.7%,其中:两碱工业用盐4200万吨,较上年增长15%。原盐进口量200万吨,较上年减少了一倍以上;出口65万吨,较上年增长30%。  目前,海盐区原
期刊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的后续产业。对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拓宽农民增收的空间,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势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落实中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体现,对新阶
期刊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沈阳市委、市政府努力推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    一、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    沈阳市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工业立市思想,在工业立市、“三业”并举、平衡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在为城市发展配套上下功夫,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沈阳于洪家具
期刊
公用事业改革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组建以来,在加强改革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的基础上,重点推动了公用事业领域的重大专项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改革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做法    重庆作为一座山城,城市公交客运是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主城区公交出行率达到85%,远远高于平原城市,一个健全完善的公交系统对重庆具有重大意义。重庆直辖以来,公交客运市场发展较快,基本满足了主
期刊
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企业效益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工交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增速同比加快1.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1.7个百分点,为1999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前两个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932亿元,增加893亿元,增长43.8%,增幅同比提高22个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