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专业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新模式的探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wangyo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生物专业传统野外实习所存在的弊端,提出了选择良好的实习基地,改革野外实习的内容与教学、考核方式等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活动的新模式。
  关键词:植物学 野外实习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a)-0183-02
  
  Explore About New Teaching Model for Botany Field Practice
  ZHANGGui-fu
  (Chemical and life sciences College,Xianning University,Xianning 4371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disadvantages 0f the old model of botany field practice.The author put forward:In the new model,suitable working sites have been carefully selected.The field practice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reformed.Andmethods of assessment should be changed.
  Key Words:Botany;Field practice;New model
  
  1 傳统的植物学野外实习模式的缺点
  传统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习项目单一,一般只停留在植物分类学的水平上,以标本采集和制作为主要内容,仅对实习基地的植物种类进行基本认识,缺少有关环境综合知识、植物数量统计方法等内容;二是实习模式呆板,“老师领、学生走,老师讲、学生记,学生问、老师答”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老师带领学生到达实习基地,沿相对固定的路线采集、识别标本,返回驻地整理、制作标本及完成后续工作,整个实习内容基本就算完成;三是实习过程疲惫,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老师总是被多层包围圈所包围,无片刻闲暇,相当辛苦,学生由于拥挤,在第一现场不能及时获得知识,积极性大为降低,相当郁闷;四是实习效果欠佳,这种固定的单一的验证性旧模式使学生得到的是表面的、零碎的知识,知识层次浅,面较窄,技能的训练也非常有限。
  
  2 新模式的探讨
  新模式的主思路从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建设入手,以植物形态、分类学为基础,生物多样性为导线,结合土壤学、生态学、环境保护、风景区管理等内容,将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让学生得到完整的植物形态、分类学和生态学知识以及技能的全面训练,同时还可完善教学科研标本,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加具针对性,使管理体系更加科学,使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更加规范。
  2.1 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建设
  选择一个良好的实习基地是搞好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教学经费有限,选择较远距离的实习地点不太现实。我院自2002年生物专业招生以来,一直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作为我校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南部地区,属幕阜山系九宫山脉中段,地理位置为东经114°23’35”~114°43’24”,北纬29°19’27”~29°26’52”,海拔高度200~1,656.7m,鄂南第一峰老鸦尖海拔1656.7m,为保护区的最高点。九宫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0,105hm2,其中,森林总面积18,224hm2,森林覆盖率90.64%。植物资源丰富,群落结构多样化,是咸宁市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宝贵天然植被资源。风景名胜区内维管束植物共有209科、857属、1,983种(包括16亚种、152变种和11变型)。其中蕨类植物共35科、74属、174种(包括9变种、1变型);裸子植物共6科、19属、39种(包括1变种、2栽培种);被子植物共168科、764属、1,770种(含16亚种、142变种和10变型)。占湖北总科数86.7%,总属数59.0%,总种数32.7%,占全国总科数59.2%,总属数27.0%,总种数7.1%。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成份丰富,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特点。国家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十分丰富,区内天然分布有3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4种(I级2种,II级22种),国家珍贵树种15种(一级3种,二级12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25(2级10种,3级15种)种。同时这里有便利的生活设施和交通条件,是一个极为理想的植物学、生态学野外教学实习基地。
  2.2 改革野外实习的内容与方式
  2.1.1 重视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
  植物形态学是研究植物的发育、形态与结构,并根据其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来解释现存各种植物的形态与结构变化的植物学分支学科。是植物生物学野外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进行植物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在野外实习中,需要正确掌握和熟练使用植物的外部形态术语,将所学理论知识与野外植物的实际相结合。通过实习,应能初步掌握常用形态术语,并在植物分类、描述、标本采集和植物生态学实习中反复运用,以巩固已学的知识。例如各种植物由于其芽的性质和活动情况不同,所产生的枝的组成和外部形态也不同,因而分枝的方式各异,那么植物的分枝形式一般有哪些方式呢?通过野外观察发现:杨树、云杉等树木,由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主轴,侧芽长成侧枝,但不及主轴粗、长,这种分枝称为单轴分枝,也称为总状分枝;桑树、榆树等树木,其顶芽只活动一段时间便死亡,或生长极慢,或为花芽,而由紧邻顶芽下方的腋芽伸展,代替原来的主轴,每年同样地交替进行,如此多次变换,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合轴分枝;而泡桐、接骨木等植物,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后,由它下面对生的两个腋芽发育成两个外形大致相同的侧枝,呈二叉状,每个分枝又经同样方式再分枝,如此形成许多二叉状分枝。但它和由顶端分生组织一分为二而成的二叉分枝不同,只是外形相似,故称之为假二叉分枝,这样通过野外实习,可使课本枯燥、繁琐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
  2.2.2 注重分类学基础知识的巩固
  分类学是植物学的基础,而实习则是将理论知识感观化的最好途径。但基础的巩固并不在于简单的物种识别,而应是系统地识别和有效方法的掌握。在识别新物种的时候,应先学会寻找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尤其是科的所属,而后逐级识别。当我们在野外采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全部特征,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特征,运用已学过的各个类群的主要分类依据,采用层层缩小的方法,去鉴别这种植物到底应属于哪一科、哪一属的植物。如果见到这种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形成果实),那肯定是属于被子植物;如果这种植物具有羽状脉,花的基数又是4~5数,直根系,那它一定是双子叶植物。其次,可观察该种植物的营养体和花、果的特征,如果我们看到的这种植物是一种具卷须的草质藤本植物,而且是单性花,子房下位、侧膜胎座,瓠果等特征,就可以确定它是属于葫芦科植物了。
  2.2.3 生态学知识不容忽视
  生态学知识主要是研究植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中了解植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实习过程中首先向学生介绍实习地的大概情况,如地理位置、地质、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类型和植物区系等,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如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于我国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区,自然植被保存良好。其间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多样,以森林植被为主,尤其是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占相当大的面积,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植被类型的典型代表。九宫山由于没有受到冰川时期的严重影响,所以这里的植物一直在比较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存发展,在这里可见到一些古老的孑遗植物和我国特有属。如篦子三尖杉、南方红豆杉 大血藤、香果树等植物在九宫山都有分布,这些珍贵的植物资源,是我们国家宝贵财富,在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同时,要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实地调查,将生物与环境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植物界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2.2.4 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植物学野外实习模式呆板,学生主动性差,教师也相当疲惫,为克服这种状况,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根据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编写实习指导书,使学生胸中有杆称。实习指导书应包括实习基地的常见植物种类、重点科植物的特征、实习地的植物群落类型等内容。其次结合教材和实习地的实际情况拟出一些论文小题目供学生选择,论文题目可放宽,既可是植物资源调查、植物生态分布等方面的内容,也可与植物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的保护、风景名胜区的经营与管理等内容挂钩,做到实习过程有的放矢,实习总结有据可依,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三是利用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影机将实习基地常见科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生境、植物群落类型拍摄下来,制作成电子标本和学习光盘或网页,供学生实习前预习,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四是在实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海拔测高仪、温湿度表、体视显微镜等仪器和检索表、图鉴、植物志等工具书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学习方法。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变讲授为主为诱导为主,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植物识别与鉴定、仪器的操作、科研等方面的能力。
  2.3 改革野外实习的考核方式
  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评价,是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是实习工作的必备环节,也是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措施。传统的考核方式局限于认识植物、制作标本、实习总结三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全面考察学生,为此我们增加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实习地代表物种检索表的制作等内容,从中考核学生守纪律情况、吃苦耐劳与合作精神等以及运用植物学的术语描述植物的基本特征、掌握识别植物的基本技能的能力。这样通过多方面的考核,学生们不仅巩固了植物学理论知识,增加了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学会了标本制作、仪器操作等方法与技能,还培养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培养了吃苦耐劳与团结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模舜,李钧敏.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與探讨[J].生物学杂志,2003,20(3):43~45.
  [2] 冯志坚,周秀佳,马炜粱等.植物学野外实习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 沈显生,尹路明,李树美等.研究型野外实习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02(3):22~25.
  [4] 黎桂芳,王海舟.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52~53.
  [5] 程周旺,汪立祥,方建新.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2007(6):157~159.
  [6] 程霞英.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新模式探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6~37.
其他文献
在湿纺腈纶生产中,因设备的腐蚀而造成的各种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由于其介质NaSCN具有强腐蚀性,凡是接触NaSCN的设备、管线、阀门等,均需采用含钼不锈钢材料316或316L,即00Cr1
摘 要:目前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滞后理论课一学期,学生先预习后实验。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大学物理实验学生预习的四个层次,做到这四个层次的学生实验时都是滞后理论课一学期,学生先预习后实验。较顺利,至少杜绝了实验完全进行不下去或进行到一半不知所措的现象。  关键词: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学生预习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a
《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规划初步研究》;《水资源危机的对策探讨》;《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水资源管理工作》;《挪威水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漓江流域水资源危机探讨》。
自2012年阿根廷和中国签署植物检疫协议之后,中国首次进口了阿根廷的玉米。阿根廷是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国,它将给中国提供美国之外的替代选项。
本文介绍了国内200MW机组发电机定子主要的吊装方案,分析本单位能承受的充分调动和利用有限的资源制订的一种可行方案,并成功地付诸实施。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高校的图书馆的发展也日益智能化,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学生一旦过多就得排队借书、还书,图书管理人员在进行图书的盘点时过于繁琐,使得图书核对量无法精确计算,甚至还会出现图书被窃的情况等等,已经跟不上高校学生学习的要求,因此图书馆的建设要结合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智能化建设,该文针对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时代,从图书馆的智能化对图书馆的功能的实施的重要性出发,对高校的图书馆智能
电话回访是我科今年开展的温馨护理活动的延伸,是一项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是对我科的产妇和患者在出院后进行电话定期回访,以了解出院后的护理问题和康复情况,对患者愈后康复情况给
1定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fmary afcfosteronlgm(hyoeraldosteronism),PA]为1955年Jerone W.Conn首先报道,故又称Conn综合征,是由肾上腺皮质病变引起盐皮质激素[醛固酮(ALDO)]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