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理论视角下科里根的感情危机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爱尔兰裔美国作家科伦·麦凯恩的代表作,在“9.11”小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刻画了一位饱经创伤的修士——科里根,从小就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中生活,父爱的缺失,让他变得叛逆,家庭创伤产生的危机让他转而追求精神寄托,他开始信仰宗教,变成了一名修士,在爱上艾德丽塔后,他的精神寄托也出现危机,同时,他又患了一种特发性的病——紫癜,生理又出现了危机.在这三重危机下,科里根变得绝望,一度濒临崩溃.最终,一场意外的车祸,结束了他近乎赎罪而又悲惨的一生.本文立足创伤理论,分别从科里根家庭创伤下的感情危机,精神创伤下的感情危机,生理创伤下的感情危机三个部分研究他短暂的一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刚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也特别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较好,但随着英语知识越来越难,部分学生开始出现厌学、排斥等多种不良学习情绪,导致成绩下降,进而引发“两极分化” 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结合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探讨其具体解决措施,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两级分化;改变;教育方式  “两级分化”这一教学问题是教师教学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文学作品反映了战后日本的时代特色、文化内涵和国民情绪.作品不仅体现了日本社会当时的审美风向,还为读者展现了人类政治、社会和文化演变等丰富内容
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终结的感觉》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特征.在后现代语境下,主要依据“后现代主义之父”伊哈布·哈桑(Ihab Hassan)的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