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思考和改进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生物探究实验,实验的成功与否对学生探究兴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该探究进行了思考和改进。
  关键词:探究 鼠妇 思考 改进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人教社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探究活动,其中第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生物探究实验,实验的成功与否对学生探究兴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实验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学习生物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第一次实验就失败,这对刚刚接触生物学和探究实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在上这堂课时,我按4 5人和学生的各种情况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步骤和要求操作,结果效果都不明显。通过多次课堂探究和查阅相关资料, 发现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下面谈一谈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和总结的一些改进方法。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土壤对实验的影响和改进方法
  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所以在本实验中应该为鼠妇提供一个潮湿的环境。但是在实验中发现,有的学习小组洒水过多使湿土会黏结成块;有的学习小组用的是沙土,其中摻杂着较大的石块或土块,导致有些鼠妇钻到石块或土块下面不再活动;有的学习小组洒水过少土壤很松散,有些鼠妇就直接钻到土里去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取的土要取鼠妇生活之地的土,并把土辗碎,不要大的石块。在实验时洒水要适量,在铺完湿土后,用手掌轻轻的将土壤压实,这样土壤中就不会存在土块和空隙。
  二、鼠妇“假死”现象对实验的影响和改进方法
  鼠妇分布广泛,极易寻找。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实验课堂上都异常兴奋,本实验又是学生在生物学科上接触的第一个实验,当各学习小组展开探究时,有的学生由于激动或惊奇大声喧哗,导致鼠妇受到惊吓后蜷缩成球,陷入“假死”状态。鼠妇的“假死”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甚至有个别鼠妇直到实验结束也没有恢复正常运动,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其实,鼠妇是小型陆栖节肢动物,隶属于甲壳纲,等足目,是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在全世界广泛分布,有150种以上。在我国分布广,种类较多,常见俗名有西瓜虫、潮虫、鼠负、负蟠、鼠姑、地虱等,在南方一般称其西瓜虫的,大多指能卷球的鼠妇,因为当其受到惊吓时蜷曲成球,形似西瓜,但同时有不卷球的鼠妇。这两种鼠妇在同一环境中都可以找到,我们可以选取不卷球鼠妇作为实验材料,来避免鼠妇受到惊吓后产生“假死”现象。如果不卷球鼠妇数量实在有限,观察还发现,个体小的能卷球鼠妇比个体大的行动能力快,因此我们也可以选取个体较小的能卷球鼠妇。而且,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应该保持安静,交流时可用手势等防止对鼠妇造成惊吓。
  三、收集鼠妇的容器对实验的影响和改进方法
  学生在收集鼠妇时如果用的是透明的容器,如用矿泉水瓶,用透明玻璃瓶等,在做实验的时候,会发现鼠妇总是喜欢往光亮的地方爬。鼠妇的这种现象会大大地延长了其探寻最适环境的时间,这样一来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实验结果也不准确。原来,鼠妇虽然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但如果长时间处于明亮的环境中,它就会对明亮的环境产生适应性。因此,在收集鼠妇的时候,建议选用暗色、不透光的容器装鼠妇,从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在做实验之前,应该将容器放置在阴暗的环境中,以减小鼠妇对光的适应性。
  四、鼠妇的放置位置对实验的影响及其改进方法
  课本要求把鼠妇分别放在明亮和阴暗环境各5只,然后盖上盖子2分钟后的每分钟末计数。我发现学生在把鼠妇放置时不小心容易把鼠妇弄死或把鼠妇弄伤,或使鼠妇受到惊吓,从而让鼠妇放置后短时间内不能恢复,不再行动。为此,我把问题提出来,“鼠妇还可放在什么位置?怎样放置更好?”交给学生讨论,学生提出以下解决方法:①把鼠妇全部放置在明亮环境;②把鼠妇全部放置在阴暗环境;③把鼠妇全部放置在明亮和阴暗环境的交界处。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认为第三种效果最好,它能体现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中“唯一变量”这一条件。并且学生进一步提出,实验前,先把10只鼠妇提前0.5-1小时放在小盒子中,实验时只需要把其倒出即可。
  五、盒子的选择对实验的影响及其改进方法
  在进行实验时,课本没有提到如何选择盒子,在学生的实验中,我发现有的学习小组使用的盒子太深,从而使其明亮部分的边角部分形成光照不到的“特区”。导致鼠妇容易躲在那里(实际上,那里要属于“阴暗”的环境条件了)。有的盒子内壁太粗糙,鼠妇就会在内壁上班爬上爬下,浪费了实验的时间。后来,我发现本处学生使用一种木制的文具盒,下部长约20cm、宽约6cm、深约1.2cm,内壁也较光滑。用这种盒子,很好地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实验效果较好。
  通过以上的改进,改进后实验的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明亮”和“阴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得出的实验结果更加有说服力。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质疑和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成功的探究活动也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今后的探究活动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点明了课堂提问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应用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因此,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就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充满朝气活力,更充满了叛逆,用什么来融化叛逆的坚冰。唯有教师的关爱、理解、尊重、包容、信任、等待、责任最重要。可以采用观察预防,赏识期待,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和期待是创造“奇迹”的教育智慧,是学生成功的催化剂和发动机。  关键词:观察 赏识 方圆 策略  全国著名十佳优秀班主任段惠民说:“教就是教做真人,育就是育人心灵。”理性的爱是教育的灵魂,带着这份沉甸
期刊
摘要:教育都对“后进生”的爱同,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面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只要我们以宽阔的胸怀、博大的母爱去关心、爱护他们,用真情去感化他们,最终会融化他们的自卑、冷漠、对立之心,使他们逐渐亲其师,感其情,听其言。其实学时很多不经意的小事,当我们自己早已淡忘,但是孩子却已铭记在心。爱,是教师心中永恒的一抹阳光。  关键词:爱 后进生 沟通  最近我
期刊
书法,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美化环境、装饰物品,还是欢庆节日、书写标语等等,都不难发现各种书法的神姿。中国书法,源源流长,博大精深。它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书法,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由此,书法教育的成败与否,关系到书法
期刊
一、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是课文解读的“催化剂”有助于“听读”水平的提高,阅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说写”水平的提高,阅读是一种高尚精神享受,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阅读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规范化程度。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来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
期刊
摘要:作为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模式。以问题的提出为核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完成教学发展的最终目标。但研究中发现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实则多流于形式,实际收益甚微,小组合作学习全面开花,但华而不实,本论文将通过实际课堂的分析,对如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
期刊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小理想是做一名教师,因此十分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这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而学习、探索、奋斗一生。  题记: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雅斯贝尔斯  在每个班级中总有几个让老师很头痛的孩子,他们或调皮活跃或沉默不语,他们的成绩拖在班级最后,他们被成为“后进生”。我在教学中也遇到很多这样的孩子,所以我一直在困惑,一直在
期刊
学好语文,提高交际水平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一个过程,即从敢于说到有所说,再到善于说,通过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训练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其收效相当明显。  要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敢于说,没有这个胆量,就谈不上他们有所说和善于说。学生不敢大胆说话,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自己说话的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怕说错了被人讥笑
期刊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鲁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二课时《行政区划》。本节教材主要讲述的内容:引导学生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本节课是对疆域的进一步学习,是在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民族、历史、自然和军事等要素的基础上确定下来。它是国家实行有效管理、实现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进一步认识区域差异、区域发展
期刊
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因此,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学校应担负起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创新型学生的责任。学生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学生敢于置疑,善于置疑,敢于推陈出新的问题意识和不迷信权威的勇气;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具有直觉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归纳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有进行科学创新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即课程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