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区别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存在着诸多的不一样,这就要求高一學生在学习物理时要打破初中学习物理的习惯,建立起崭新的学习高中物理的学习体系。要实现这一转换,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当我们的初中生进入高中,上好高中物理第一课非常重要和关键,对高中物理的后期的教学效果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中物理;初中物理;有效链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48-01
  由于我们学校是完中,本人一直从事初中和高中物理的教学,我们学校的高中生源主要来自自己的初中部,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总是看到这种现象:老师和学生都是初中那一批,课程的内容也是电力热磁光原子物理。到了高中,很多初中物理优秀的孩子突然不会学物理了,学生总是反映物理比初中难学得多。到高二高三,甚至不选理科,放弃物理。因此,高一物理教师必须做好初高中物理的有效链接,上好高中物理第一课,为学生以后学好高中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多年的经验分析如下,作为一个高中物理老师,要充分了解高中物理的特点和初中物理的特点。
  一、知识体系构成不一样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两者的最大区别就是高中物理所学的物理知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都是相对独立的,几乎是毫无联系的。比如,在初中物理对速度、力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独地对速度和力分开来介绍,并没有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首先是学习各种力,接下来学会研究多个力的效果,也就是合力,由于合力而产生加速度,最后来研究合力与速度变化的联系。由此可知,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的研究都是独立的、毫无联系的个体。我们学的高一物理,第一章讲述力的知识,为动力学做准备。第二章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加速度。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讲述了。第四章则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平衡的规律。
  二、高中物理更注重知识深层次的理解
  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简单浅显的知识,高中物理则更注重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物体的机械运动,初中较多关注匀速直线运动,对速度的概念,仅仅知道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度即可,而高中对速度的概念,不但要掌握速度的比值定义,而且要理解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理解速度是矢量,掌握匀速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图像。再进一步看,在变速运动中由于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不同,所以又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加速度,它是高中力学的重点概念,而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加速度还有正负之分,这都需要理解到位。又如,初中虽然学过力,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标志是什么?力究竟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的大小跟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有什么定量关系?这些问题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都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再例如,我们学过了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要产生感应电流,但是感应电流的大小怎样确定?是不是仅有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才能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除右手定则外还有没有更普遍使用的方法?等等,我们在高中也将进一步来探究。
  三、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
  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物体则注重定量分析。毋庸置疑,定量分析比定性要难,当然也更精确。初中物理对物理现象,过程的阐述基本上属于定性的,即使涉及到数量关系,也比较简单中物理尽管对物理现象,过程的定性分析和阐述也很重要,但大都要在定性讨论的基础上,做较为精确的定量分析和研究,并常常要应用理论论证和数学推导,对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要求比初中高得多。物理不仅仅包含一系列物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包括探究自然规律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同学们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积累,学会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要适量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多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常常以数学函数公式和数学符号形式(包括图形,图线和图表)来表示。许多物理定律都可以表示为简明的数学公式,把物理量分成标量和矢量,这是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一个明显的跃变。
  四、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它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从而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初中物理中的大多数问题看得见、摸得着。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学便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领域过度。从目前的教材来看,这个台阶是较高的。如高一物理教材中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瞬时速度,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等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高中物理更多关注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习物理学不仅能学到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学到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物理学习对于同学们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创造才能,养成科学态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同学们日后从事任何工作都将终生受益。物理现象和过程本来是相互联系的,极为复杂。高中物理的思想方法是在研究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有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在不同的内容中会多次反复出现。
  五、结语
  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分地利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让学生打牢基础,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上课做好引导,把初高中物理连接起来想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的顺利链接,物理教师必须发挥其巨大的指导和教育的作用。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以及顺应,一定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也就是把新知识和新学习的物理规律有效地融入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中去,从而达到丰富和扩展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目标。顺应就是在同化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做进一步的重建和更新。
  上课时,在教授物理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物理方法和物理能力的培养。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而言,只有让学生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完成解题任务。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物理所谓提高能力,说白了就是提高解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好以上才可以让学生学好高中物理。
  参考文献
  [1]李小红,李桂.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8,(14):51-52.
  [2]付士辉.高一物理入门浅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7,(10):28.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ZigBee技术研究一种精准农业综合监测系统。系统分为上位机、主控器、网络协调器、子节点网络,主控器由基于STM32F103系列微型控制器设计,网络协调器及各子节点由基于集成51单片机内核的CC2530芯片设计。子节点网络节点连接多种传感器采集空气质量、水质、土壤信息参数,经ZigBee网络把数据发送至网络协调器,最终主控器接收处理数据并发送至上位机服务器存储,用户可远程实时访问上位机传感
【摘 要】本文以高三数学复习课程为出发点,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探讨,并针对目前学生复习现状提出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8)33-0040-01  在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做题”占据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这是巩固知识、强化方法的必要手段.但是如果学
《美亚》事件是指以杰菲为首的《美亚》编辑与以谢伟思等人为首的政府官员被牵涉到非法传递政府机密文件的事件。《美亚》事件被认为是二战之后美国历史上一系列间谍案的开端
一、课程定位与价值  STEAM是科学(Science)、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五门学科的总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STEAM教育并不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的叠加,而是要将五门学科内容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新精神与践能力[1]。目前,国内比较多的是如何进行STEAM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目的]研究拉萨地区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方法]以拉萨地区林地、耕地、草地、沼泽、荒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重铬酸钾氧化-硫酸消化法对样品进行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较深土壤中一般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亦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临界值(20 g/kg)土样占90.86%,处于较高含量水平(≥30 g/kg)仅为2.67%。拉萨地区
【摘 要】中职教育非常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但是当前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非常落后,毕业生的英语水平难以在人才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对此应该注重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建立科学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安排,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还要强化实训教学,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本文主要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
【摘要】及时的批评教育是必要的,批评学生时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真正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的心灵,而是为学生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使学生改变不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批评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272-02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