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下应用加速康复理念的效果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qiangw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结合加速康复理念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意义。方法:抽取本医院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40例入组实验,抽取时间段设定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设置为营养组,利用加速康复理念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护理,并选取既往病例40例作为常规组,不实施营养支持,效果反馈:护理有效率、临床指标。结果:营养组临床指标相比于常规组,具备较强数据差异及优势(P<0.05),营养组、常规组护理有效率比较中,优势小组为营养组(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结合加速康复理念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有效性,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关键词:围手术期;胃肠道恶性肿瘤;营养支持;加速康复理念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093-01
  腹腔镜根治术会引发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产生生理功能应激,临床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理念对于患者的应激反应具备改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机体尽快康复。本次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理念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时间选定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在此期间共选择40例本医院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入组为营养组,纳入标准:患者无手术禁忌症、家属同意参与此次研究者;排除条件:临床基线资料不完全者。另选取既往病例患者40例作为常规组、营养组,营养组中男患入组22例、女患入组18例,年龄46-80岁,平均(60.22±2.23)岁;常规组男患入组19例、女患入组21例,年龄45-82岁,平均(60.46±2.11)岁;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结果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为P>0.05,不具备显著年龄、性别及身体状况等对比差异,可进行两组研究指标对比。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为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基础护理及健康宣教。营养组实施加速康复理念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护理: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方案:术前1周予以患者肠内营养粉每日100g,术前12小时应禁食,6小时禁水。术后24小时需要少量、多次服用温开水。术后24小时如明显等并发症可以将胃管拔除,同时为患者给予,将10g安素融入到50ml温水中保持均匀口服,一日2次,后续每日可增加20g,上限为100g/天。患者排气后直到出院前可逐步提高口服饮食量,同时每日需要服用安素100g。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①构建康复护理小组:小组内需要根据成员不同工作职责实现层级护理,展开针对性护理措施。②护理干预及培训:对于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流程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对护理的相关内容及工作职责进行有效了解,确保能够实施有效护理服务。③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执行过程中应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对于患者负性心理进行有效疏导,使患者能够改善不良心理状况,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积极交流等方式,对于患者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信息进行搜集,并为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心理评估,指导患者能够正确掌握自主负面情绪宣泄方法。④护理流程规范:通过现阶段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总结,对于危险因素进行及时记录,并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⑤出院护理:患者治疗完成后至出院前护理人员应进行积极健康宣教,叮嘱患者日常注重休息病,对饮食进行控制。⑥营养护理:营养支持能够帮助患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使患者维持胃肠道完整度,增强自身免疫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护理指标:临床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护理有效率。护理有效率:患者护理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切口愈合情况良好为显效;患者护理后胃肠功能改善,切口部分愈合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护理有效率最终结果=(入组患者总例-无效病例)/小组患者总例×100%。
  1.4统计学方法
  加速康复理念护理分析研究数据采用SPSS23.0实施计算,通过n,%进行护理有效率表示,应用卡方实施检验,应用()实施患者临床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表示,应用t实施数据检验,计算检验得到P<0.05结果即代表本次指标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为无意义。
  2.结果
  2.1常规组、营养组护理效果对比详情
  营养组、常规组护理效果比对,营养组护理有效率具备较强指标优势(P<0.05),见表1所示:
  2.2营养组、常规组临床指标分析对比
  临床指标主要为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常规组间指标,营养组各项指标均处于优势地位(P<0.05),见表2所示:
  3.讨论
  营养不良属于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常见病,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进而引发死亡。临床各项研究中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实现氨基酸、维生素等微量元素补充属于营养支持的重要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自身不良情况改善,使其机体免疫能力提高,同时对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实施积极调节[1-2]。加速康复理念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护理在腹腔镜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具备较高的护理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机体营养指标水平,使其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同时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使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加快,具备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3-4]。
  本文研究显示,营养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与常规组比较,指标差异性较强(P<0.05),营养组、常规组护理有效率对比结果差异较大(P<0.05),因此,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理念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
  综述,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理念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時间缩短,使患者临床治疗费用降低,使护理有效性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娜,陈芳.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6):53-54.
  [2]陈垂丽,翁少文,符致明,赵居云,吴嫚.围术期应用肠内营养制剂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及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04):144-146.
  [3]黄骞.从围手术期外科之家角度审视复杂肠外瘘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02):133-136.
  [4]陈铭铭,马晓春,丁仁彧.普通外科重症病人围手术期处理新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02):210-21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079-01  患者女,44岁,4年前无意中发现颈部正中一包块,不伴疼痛,未予重视,近1年来颈部包块逐渐增大,遂来就诊。颈部软组织超声显示:颈前区见一不规则实性低回声团块,约28mm×27mm×33mm,边界欠清晰,内部实质回声不均匀,见多发的点状钙化强回声(图1a),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 Dopp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技术在T_(1b)和T_2期胆囊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T_(1b)和T_2期胆囊癌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差异分组,对照组开腹胆囊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治疗,对2组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_(1b)和T
期刊
摘要:目的关于中医健脾祛瘀法应用于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54例。甲组实施常规治疗,乙组实施中医健脾祛瘀法治疗,对比两组胃癌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结果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82.11%,显著低于乙组的9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现代医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男性病人导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需导尿男性患者160例,通过乱數表法均分入观察组和常规组中,一组80例。其中常规组行石蜡油润滑导尿,观察组行利多卡因凝胶导尿,比较2组导尿成功率、导尿阶段HR、血压变化、疼痛程度、血尿以及烦躁率。结果:观察组导尿成功率76例高于常规组62例,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10月~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98 例突发性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静脉滴注组(32 例)、鼓室注射组(33 例)以及耳后骨膜下注射组(33 例)。静脉滴注组患者采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的给药方式,鼓室注射组患者采取经外耳道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的给药方式,耳后骨膜下注射组患者采用耳后骨膜下注射地塞
期刊
摘要:目的:介绍经皮内镜下胃手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改善危重病人的营养,为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 3例经ICU治疗的经皮内镜下胃静态瘘管。结果:21例发生吸入性肺炎,上消化道出血2例。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2例,伤口1例,食物反流1例。例。术后成功治疗原发性肺炎和消化道出血18例,Dis 11例,成功经口插管5例。平均泌尿时间56天,最少2天,最长2年。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某院治疗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检测水平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适宜技术五根汤治疗风寒感冒的效果。方法:选取风寒感冒新发患者92例(发病1-2天)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五根汤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氨咖麻敏类感冒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18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5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7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五根汤治疗风寒感冒具有显效、经济、便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C臂X线机监视下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骨折患儿43例。术后所有患儿均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骨折愈合情况、伤口情况、肢体长度、膝踝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步态等。结果所有患儿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钛制弹性髓内钉折断、骨骺损伤、下肢各关节功能异常等并发症;2例后期出现钉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临床传统的开腹手术探查与腹腔镜急腹症探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进行对比和对照,评价有无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方面的差异之处。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肠胃外科急腹症患者群体中,抽取70例开展研究,按照其所使用探查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一样情况下,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剖腹探查,而观察组则使用腹腔镜手术,对两组分别开展临床干预之后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