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方三文:用互联网改造私募

来源 :陆家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j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球创始人方三文,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南方报业集团和网易公司工作。2010年创立雪球公司。
  截至目前,雪球公司先后获得三轮融资。2011年,雪球获得红杉资本300万美元A轮融资。2013年5月,雪球获得来自晨兴资本、红杉中国的1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4年9月,雪球完成4000万美元C轮融资,由人人集团领投,晨兴资本跟投。
  方三文本人热爱投资,喜爱钻研各类公司价值。在他眼中,雪球本身是一个离钱很近的“社交投资网络”,具有巨大价值。
  在接受《陆家嘴》采访时,方三文回顾了雪球的创业经历:缺乏文学作品中追求的大起大落的冲突,仅仅是保持着一种追求模糊的正确的状态。
  这种克制的姿态,同样深植在方三文个人投资原则和公司经营理念中:投资要尽量少做交易;公司要尽量少开新业务、尽量少铺设新品类,尽量不创新……直到最近,雪球着力开拓私募业务,打算谨慎地用互联网的方式改造投资。
  《陆家嘴》:回顾创业历史,从传统媒体人,到资讯网站,后来又做了雪球社区,怎么做到成功转型的?
  方三文:传统媒体写稿,或者叫PGC(专业产生内容),相当于时间换产能,实力再强的人时间也有限。
  世界上很多人也都在生产内容,内容像一片海洋,你再去生产内容,就是给太平洋舀了一勺水,不能说没价值,但是对整个市场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如果让互联网用户来生产内容,或者叫UGC(用户产生内容),基础数量是非常多的,那可能就会形成一个湖泊,相对来说价值就大了。我就是看准了这一点。
  《陸家嘴》:很多人也能看到这个趋势,但从PGC转型UGC平台的公司,后来真正成功的没几个。有些团队甚至给用户发钱,用现金激励他们生产内容,但是也没做起来。具体来说,你觉得雪球当时做了什么正确的事?
  方三文:首先是要坚持、坚信自己的判断。你不能同时既做PGC又做UGC平台。这两个事情同时做,会很难。
  如果你下定了决心要做平台,至少就得具备基础设施。比如说开发网站技术要过关。做平台,就要方便用户使用,他们才愿意生产内容。他们生产的东西容易被别人看到,形成及时反馈,用户就会获得激励,他们才会持续生产内容。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思考用户体验。我觉得这方面很多人都做不到,或者是只做了一个形式,外表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用户真的上手还是不好用。用户觉得不好用,那这个东西就夭折了。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也涉及到运营的问题,一个互联网社区,要依靠运营才能成功。在互联网公司中,运营团队的分量是很大的。一个社区有运营,才能具备自己的特质,就能够聚集一批人来。我们能够把社区运营出一个独特的气质,可能就是跟我们团队有关系。
  别人搞不起来,那可能大部分人在这个事情上,要么看法是错的,要么方法是错的。
  《陆家嘴》:长期泡在雪球APP中聊投资,对你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帮助?
  方三文:在雪球上,我的账号叫@不明真相的群众,简介中写着主业是陪聊,副业是“陪赌”。这两个就是我们雪球的核心业务。陪聊是什么?就是在线社区里的交互,社区里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希望用户之间的交互越多越好。我自己也是用户,参与讨论就叫陪聊。
  我们聊的内容就是做投资,买卖基金股票。我自己也是投资爱好者,也会买卖基金股票,我也发行自己的私募,所以戏称“陪赌”。
  我作为一个创始人,本身就是雪球的一个深度使用用户,那就比较容易了解用户的需求。
  《陆家嘴》:看到雪球目前推出了私募板块,雪球怎么想到从一个财经社交平台,转型发展私募的呢?
  方三文:我们的业务逻辑大概是这样的:雪球上有很多用户,他们通过雪球发帖子公开自己的观点,或者发布自己的投资组合,展示投资能力。
  如果是能力强的高手,投资组合会获得优秀的成绩。在社区中,就会有一些人因为高手的投资表现关注他。
  这个投资高手,也想把自己的认识能力变现。现在最合法合规的办法,就是成立一个自己的私募基金,然后用私募基金去市场中验证“高手”到底有没有投资能力。
  如果这位投资高手能验证投资能力,并通过互联网,建立起别人对他的信任,他的粉丝就可能变成他的投资人,这个模式就运作起来了。这就是雪球私募的运转模式。当然这里也会有合格投资人门槛等等保障。
  雪球上目前运营着200多只私募基金,大部分基金的经理都是雪球用户。
  《陆家嘴》:现在投资市场上,也有不少创新。比如说有量化策略,人工智能辅助等等。雪球私募会考虑引入这些工具吗?
  方三文:完全没有你说的那些时髦的概念。
  我认为用互联网来改造金融这个行业,是可行的,但具体怎么做我们必须非常谨慎。
  传统的私募产生,规则相对刻板,入口很窄。一个典型的传统私募是这样设立的:你有很好的学历背景,比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然后你有很好的工作经历,比如在华夏基金从业几年;等到你功成名就,积累起一定的信用了,你就可以出来做自己的私募。
  学历和工作经历,证明基金经理是有投资能力的。
  但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投资能力是一种极其稀缺的能力。虽然通过高学历、相关的工作经历,可以筛选出一部分有投资能力的人,但并不一定是充分必要条件。
  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让有条件、有意愿做投资的人,都来试试看,然后用互联网的方式,验证他到底有没有投资能力。我们雪球的核心,就是让每个用户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投资,真的跑出投资业绩来。
  《陆家嘴》:雪球本身在这个商业模式中盈利靠什么呢?   方三文:现在私募基金监管实行备案制,门槛降低了。在成立阶段,我们会帮助合格用户,完成合规的私募基金设立工作,降低私募基金成立成本,通过互联网的链接作用,提高募资能力,加速发展。其中提供的咨询服务也能产生价值。
  我愿意用传统金融机构之外的方法做私募,一开始大家也是存疑的,现在我们证明,这个方法也是行得通的。
  有些个人投资者,通过这种模式,变成了一个机构。这是非常神奇的。
  《陆家嘴》:听说你自己也发了一个私募?
  方三文:我们雪球的思路就是让用户都来玩,我自己也是雪球用户,也愿意一起玩。别的用户发帖子,我也发帖子,别的用户买基金,我也买基金。别的用户发私募,我也发……
  我自己发的这个私募,就是实现自己投资的想法。
  仔细想想,我们在投资上能做的事情,本质上是非常少的。
  我们判断不了别的投资者会做什么,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捕捉住市场的波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
  所以我们不要老想赚市场的钱;我们能确定的是赚好的公司的钱。
  想要赚好公司的钱也不容易,如果大多数人和你一样,都知道这家公司是好公司,那它的市场价格已经很高了,你是赚不到钱的。我们需要投资于一些自己能建立认知优势的公司,只有你比大多数人有更深的认识,才有获得超额利润。
  同时,你能力越小,就需要在越宽的范围内去找,才可能找到为数不多的能建立认知优势的公司。这个公司的挑选范围有时候我们需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去找。
  建立认知优势以后,主要就是跟踪这些公司,持有这些公司。其他的我们也做不了什么。
  简单说,我的私募基金,就是要实践这种投资想法。
  《陆家嘴》:做投资和运营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方三文:本质道理其实是一样的。我常说,要尽可能维持一种模糊的正确。
  比如说在投资方面,我们有可能搞不清楚某家公司的质地,有可能搞不清楚商业模式的变迁,搞不清楚市场怎么波动。
  在投资中,你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必须尽可能少做交易。对于想要交易的标的,必须尽可能深入研究,即使是深入研究后,你也得提醒自己,有可能看法还是错的。
  投资需要拿真金白银去做,投资的成败又是建立在你的判断之上,所以你对自己的判断准确性,就必须保持谨慎和敬畏的态度。
  运营一家公司也一样,我们也可能搞不清楚用户的需求,或者了解到一些需求,但是实现需求的方法不对,招聘的员工可能也不对。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我在管理公司上的方法和投资是一样,里面的基本道理就是保持模糊的正确。
  在运营公司的过程中,我坚持做出的决策要尽可能少。同时,要把做决策的权力,尽可能给到接近第一线用户的员工手里,而不是老板在上边拍脑袋。这个和投资是一样的。
  《陆家嘴》:如何保持这种克制的态度?
  方三文:很簡单,因为它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不光是投资,从我们认知世界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认知能力,无论是智力、体力都是非常的有限。无论如何去努力,我们认知到的世界都只是一个局部、一个片段。
  人对于自己的认知能力,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也买过很多错误的公司,比如说富士康,这个股票我亏了很多钱。我曾经认为我对它有认知能力,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很好地认识到手机行业的变迁。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富士康的大客户后来都没落了。
  我曾经在2009年春天的时候,用一块钱的价格买过很多花旗银行,后来四块就卖掉了。当时感觉自己挣了一点小钱。但是我现在回头看,我其实对花旗银行并没有很深入的认识。
  《陆家嘴》:未来,你觉得用科学技术改造投资行业还有哪些空间?雪球会推出哪些新业务?
  方三文:我们经营公司的理念就是经营的业务尽量少,品类尽量的少,尽量不创新。
  回溯公司一路发展,看起来有不少创新,但都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们是看到用户有这个需求,同时我们也有一个比现有的方案更好的解决方案,然后团队才会去做这个东西。我们喜欢这样的创新。
  并不是市场上有什么新的东西出来,马上就去跟风搞创新。比如说现在时髦的区块链技术,我们还没有看到有什么应用它的地方。
  我自己是一个雪球深度用户,习惯在使用中发现用户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来创新。我们的效率提升,体验改善,积累起来后,外部看也是一种创新。
其他文献
2015年9月30日,在英国还拥有欧盟正式成员国资格的那些遥远日子里,时任欧盟专员的乔纳森·希尔(Jonathan Hill)宣布启动一项名为“资本市场联盟”的新动议。欧盟建构已近60年,却仍然未能创造出任何近似单一投资市场的体系,同时许多欧盟国家的资本市场依然处于贫弱不发达状态。希尔写道,这一动议的价值在于“找出那些阻碍跨境投资流动的障碍”并“研究如何一步步克服它们”。  自那以后大量流動性资金
期刊
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关键词:降准 信贷结构优化  热度指数:89  2018年一季度,受宏观经济整体平稳、经济结构继续改善、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和监管加强等因素影响,表外融资表内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继续增强;“三农”、小微等薄弱领域扶持力度增加,普惠金融不断加码;房地产贷款增速总体下降,居民融资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总体来看,信贷投放结构有明显改善,“脱实向虚”基本得到遏
期刊
首先我想分享一些对于价值力量的理解。以前的互联网非常容易形成一个价值,是什么呢?价值主张。也正是得益于互联网人对于价值主张的敢想,对于价值主张能够回到问题的原点,去设想、去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才有了上一代的互联网。  我们发现光有价值主张,如果没有价值交互能力其实也不会成为一个长久的公司。对于价值交互和行业结合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医疗行业里,如果你仅仅停留在产品,对于用户、商业和产业的价值是非常有限
期刊
4月27-5月4日,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火热举办,新能源汽车成为车展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新造车公司爱驰汽车也携旗下首款高品质智能电动SUV U5 ION及全球首款赛道级电动跑车RG Nathalie参展。U5 ION极具未来感的内外饰设计、智能科技和RG Nathalie浓厚的赛道基因,引起众多业内人士和车友的关注。此前,爱驰汽车于4月15日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沙钢集团、上海浦茵实业有限
期刊
威马汽车2015年成立于上海,公司创始人沈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科技的伟大不是超级,而是普及。威马要打造起步价位于20 万元区间,大众用得起、用得爽的国民智能电动车,服务更广大的用户。”  两年多的成长过程中,威马汽车已披露完成融资百亿,成为一家造车新势力的“独角兽”。去年年底,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EX5在威马自建的工厂正式试装下线。这款全车交互纯电SUV在近期开启预售,并计划于2018年下半年大批
期刊
人工智能为传统行业打开了一扇大门,它正在改变金融、医疗健康、个人助理等领域,而在视频文娱方面,创业者们也正在行动。  今年四月,专注于AI+文娱的极链科技Video++获阿里、云锋基金等机构3.49亿新一轮融资。极链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董慧智,在接受《陆家嘴》采访时诠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视频领域的新进展。  《陆家嘴》:Video++做视频领域人工智能的初衷和契机是什么?  董慧智:在201
期刊
表面上看,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希泽尔(Robert Lighthizer)在3月22日发布的所谓对华301条款报告似乎已被办成了铁案。在这份详尽无比的182页文件中——光文中那1139个脚注和五个附录就足以使任何法律团队感到自豪了——美国贸易代表对中国多项不平等贸易行为(涵盖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等方面)的指控看似既迫切又有理有据。这份报告也因此跃升为特朗普总统政府近几个月来对中国发起多项关税
期刊
开鑫金服由国家开发银行发起设立,秉承开发性金融理念,为企业提产品设计、系统开发、风险控制等金融科技服务。成立以来,开鑫金服通过赋能小额贷款公司、改造供应链金融信息系统、优化小微企业票据融资服务等创新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近期,开鑫金服向汽车物流上市公司长久物流开放金融科技、风险控制、系统搭建、产品设计等服务能力,成功帮助长久物流供应链上游承运商实现了精准融资,
期刊
围绕区块链创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有人坚称区块链技术将彻底颠覆互联网价值;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区块链行业遍地大忽悠。  撇开资本的泡沫,关注技术本身,或许能帮助我们看清这种新事物的客观现状。近期,《陆家嘴》联系到一位“技术流”的区块链领域连续创业者,前IBM区块链核心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家曹锋博士,请他聊一聊区块链创业路的方向。  曹锋博士曾3次获得IBM全球杰出技术成就奖,发表22
期刊
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减税与就业法案》已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根据新法案,企业税率将从35%降至21%。如何评估和预判减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同时,由于美国经济已经进入复苏轨道,如此大幅度的减税举措无疑将加大“顺周期因素”,对整体经济又会带来何种效应?  德勤全球主席David Cruickshank接受《陸家嘴》采访时表示,从1986年以来,美国32年未进行任何大规模税改,其税收的结构与世界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