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55周年纪念活动通告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y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寄生虫病[1].血吸虫病在中国的流行已有2100多年历史.20世纪70年代,分别在湖南长沙出土的西汉女尸和湖北江陵出土的西汉男尸体内查到了血吸虫虫卵,证实了早在西汉时期血吸虫病就已经广泛流行[2-3]。
期刊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疾病.人间布鲁菌病是由畜间传染来的.农十师一八一团1990-2000年期间,畜间布鲁菌病无暴发流行,人间无新发病例.但近几年来,畜间每年连续不断出现点状暴发流行,人间布鲁菌病逐年增多,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将一八一团2003-2007年人间布鲁菌病点状暴发的流行情况作出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纳米材料是指物质结构在三维空间内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1](0.1~100 nm,1 nm=10-9m),或由纳米单元构成的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这一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国家纳米计划(NNI)提出来的.这些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纳米材料,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将带来的潜在影响,目前已经引起公众、科学界以及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随着纳米技术的完善和应用规模的扩大,纳米材料将被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
期刊
杨浦区位于上海市东北翼,据疫情统计分析,近年来外来人口传染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本区居民,随着我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改造和经济发展,大型建筑工地大量的外来民工涌入本区,为了解这些特殊人群的重点传染病感染状况,解决外来人员传染病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笔者选择了本区城乡结合部的大型建筑工地民工为调查对象,开展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的血清学检测,为进一步做好外来人群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几年,由于畜牧业的发展,周边地区已有病例报告.以牛、羊、猪为其主要传染源,人的感染主要是接触病畜传染所致[1]。
期刊
在我国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已经全面开展,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VCT服务.但是对男男性行为者(MSM)VCT服务的需求情况了解很少.为此,笔者在北京对MSM进行了VCT需求调查.
期刊
由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编写,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预防医学专业案例版教材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系列教材共14本,全套教材在不改变现有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以真实、典型案例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引领当代医学教育教材的最新发展趋势,强调了学科间的联系与结合、强化理论向实践的过渡。本套教材配套教育部教学大纲,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遭到巨大改变.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务院提出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全国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深入四川地震灾区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由解放军疾病控制研究所、海南省卫生防疫队、吉林省卫生防疫队和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组成汶川县三江乡灾后防疫联合工作队,在当地开展"生态防疫、保护家园"模式的防疫工作。
期刊
为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M1(glutathione-S-transferase M1,GSTM1)基因型及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与肝癌家族聚集的关系,笔者选择广西肝癌高发县扶绥县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期刊
重庆市万州区赴川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的工作地点为紫坪铺水库临时码头,具体负责传染病流行病学筛查和厕所、环境等消毒工作,并及时收集当日抗震救灾卫生防疫信息。截至2008年5月24日,万州区赴川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出动防疫人员70人次,使用杀虫药品7450ml,累计杀虫面积约82000m^2;使用各种消毒剂73.8kg,累计环境消毒面积55760m^2;对灾区往来人员进行消毒及传染病流行病学筛查、健康教育